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揭開內江牛肉麵獨特魅力:麻辣味鮮,湯寬油大,食客驅車幾十公里品嘗只為滿足味蕾

內江麵條久負盛名, 歷史悠長。 從采青吃面的習俗, 到走街串巷的擔擔麵, 再到香味濃郁的牛肉麵及種類豐富的鴨腸面、排骨面、肥腸面……麵條,

已經成為內江極具文化底蘊的傳統特色小吃。

在內江城逛一圈, 不難發現, 麵館遍佈大街小巷, 僅市中區民族路就會聚了二十多家麵館。 另有北街的老麵館訴說懷舊時光, 漢安大道的新麵館融入新城風情……

歷史——內江小面的前世今生

“歷史上, 內江在正月十五元宵夜, 有踏青、采青、吃麵條的習俗。 ”中國烹飪大師、四川省烹飪協會副會長楊國欽告訴記者。

過去, 正月十五黃昏後, 市民會成群結隊到郊外農民菜地裡“采青”, 摘取青葉菜類, 以豌豆尖為主。 將當晚採集的豌豆尖下麵吃, 更覺愜意, 內江人對小面的喜愛, 由此延伸開來。

到了清朝, 美食經濟得到發展, 擔擔麵成為時興的經典小吃, 出現在大街小巷。

一根扁擔, 兩個籮筐, 一頭挑著麵條、調料, 另一頭挑著鍋、灶、木炭, 只賣素面。 三分錢一小碗, 五分錢一大碗, 用土罐子裝著, 蓋上蓋子, 這就是擔擔麵。

上世紀三十年代, 內江麵館較少, 桂湖街“才學會”擔擔麵和“張包包面”比較有名, “因為這個人頸子上長了一個包, 所以大家都叫他張包包。

”楊國欽笑說。

新中國成立後, 內江城的小麵館處處可見。 擀制的麵條分為寬、細兩種, 有的加堿, 更柔滑;有的不加堿, 加雞蛋, 分為金絲面和銀絲面。 面臊子多達數十種, 常見的有雜醬、三鮮、排骨、鮮魚、鱔魚、紅燒牛肉、幹牛肉等。

最著名的就是北街鐘富祥的“味中美”麵館和文英街黃炳成的“清林面店”。

“味中美”麵館種類豐富、齊全, 除了燉雞面、燉雞抄手, 還有白砍雞、蒸籠牛肉等特色菜。

“清林面店”的特色是牛肉毛面, 選用新鮮黃牛臀部肉製成的肉茸作臊子, 麵條撈起後不加湯, 油潤細滑、麻辣鮮香、濃郁爽口。

上世紀七十年代, 內江回族食堂是專門製作牛肉風味的餐館, 由外號“劉八爺”(劉俊清)烹飪的紅燒牛肉麵, 成為內江小面的一塊金字招牌。

上世紀八十年代, 內江獨具風味的紅燒牛肉麵、金絲牛肉麵、紅油小面……載入了《川味小吃》《中國小吃》等專著, 內江小面聲名遠播。

上世紀九十年代, 內江就已經有上百家麵館, 遍佈大街小巷, 紛紛打出內江紅燒牛肉麵的招牌, 經營內江人喜愛的紅燒牛肉麵, 形成了內江的一大景觀。

2000年以後, 內江的麵條種類更加豐富, 推出了兔子面、雞雜面等。

現在, 內江的麵條已經積澱成為一種底蘊深厚的美食文化, 它不僅是內江老百姓喜愛的食物, 更傳遞了世世代代內江人勤勞熱情好客的品格。

味道——經典內江牛肉麵

談及內江的麵食文化, 品類豐富, 享譽省內外, 其中最受歡迎的便是——內江牛肉麵。 麵條細滑, 牛肉鮮香, 麻辣味濃, 素有“巴蜀小吃之首”的美譽。 據說, 這是四川老兵以“小碗紅湯牛肉”改良而成。

校門口、商場旁、廣場後, 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麵端上來, 辣椒油、牛肉、豌豆尖、菜葉等各色香味混合在一起, 撲鼻而來, 拿筷子拌勻調料, 吹一吹熱氣, “嗞溜”一聲, 麵條進嘴, 香辣夠味,麵條爽滑,吃到最後,連湯也要喝個乾淨。

據楊國欽介紹,內江人製作紅燒牛肉麵有其獨到之處:一是將牛腩(牛的肋條肉)先用清水漂,洗去血水味,再放入開水中煮去血污,撈出瀝幹後切成2釐米見方的塊。二是下鍋加植物油,放入牛肉塊,待炒至牛肉塊的水分漸幹時,再下豆瓣、辣椒、花椒、泡辣椒、薑、蔥、蒜,爆炒至色紅油亮時摻水,投放香料包(八角、橘皮、香葉、三奈、草果、茴香等)。需注意的是,內江人用香料較多,因此燒制出的紅燒牛肉比其他地區味道更濃。三是內江人喜吃牛肉,也喜吃帶堿的水面,味道更香,麵條更柔滑。四是內江人吃面打碗底子扎實,調料放得多,麻辣味鮮,湯寬油大。

麵條做好後,再撒一點香菜葉,進行點綴,色香味俱全。

據說,內江牛肉麵也是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喜吃善做的麵食小吃之一。

在臺北的家中,張大千常常請友人吃牛肉麵。他做的牛肉麵分為兩種,一種是紅燒牛肉麵,另一種是清湯牛肉麵,麵條有寬有細,並準備了許多配料:蔥花、醬油、鹽、紅油辣椒、花椒等,以適應不同的口味。

楊國欽表示,張大千做的牛肉麵之所以好吃,最關鍵一點是因為湯里加了花雕酒和甘蔗節,炒豆瓣醬也是做紅燒牛肉時較關鍵的步驟,最後用小火燉4個小時。前往品嘗張大千牛肉麵的客人,無不稱讚他是烹飪家、美食家。

市場——三十多年內江老麵館

如今,每天清晨叫醒內江這座城市的,正是大街小巷的麵館。

民族路的寡婦面是一家開了37年的老面店。店主陳淑芝今年75歲,靠著開麵館,她將五個兒女養大成人。

“新中國成立前,我的父母就已經開始走街串巷,賣擔擔麵,很受歡迎。我在家裡常常看著他們做面,拌調料,慢慢也掌握了做面的訣竅。”

新中國成立後,陳淑芝從事外貿工作,每月工資三十多元。與丈夫離異後,她一個人要養活五個兒女,這點工資是遠遠不夠的。

想到父母從前賣面生意不錯,她毅然決然地辭職,於1981年在民族路租了一間店鋪,二三十平米,一半用於自己住,一半用來開麵館。

店裡只有兩張木桌,客人不夠坐,常常端著面,站在道路兩旁的街沿上吃,吃完後,將碗筷放在街沿上,陳淑芝每次去收碗,都要抱一大摞。

店內起初只賣8分錢一碗的素面,後來加賣1毛錢的炸醬麵和牛肉麵。那時候房租5元錢一個月,她每天從早上五點多賣到下午兩點多,平均能賣八十多元錢一天。

店鋪沒有招牌,且因店內常年只有陳淑芝和女兒在忙碌,大家就習慣將這家店稱為“寡婦面”。

許多人慕名前來吃面,有的人甚至驅車幾十公里,但因為店鋪在民族路經過四次搬遷,初來乍到的人往往難以一下找到。三年前,陳淑芝在老主顧的建議下,給店鋪掛上了一個“寡婦面”的招牌。後來,也收了一些學徒,內江的“寡婦面”店就越來越多。

現在,麵條價格已經從8分錢漲到了10元錢一碗,狹窄的街道變寬變亮,不變的,還是當初的麵條味道。

陳淑芝早已退居“二線”,她的大兒子和孫子常年在“寡婦面”店內忙碌,從清晨六點多一直到第二天淩晨三點多,每天能賣出四百多碗面。

在內江,這樣的老麵館不止一家。北街附近的“北街面館”和“回味麵館”,都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所開。三十年多來,店鋪從未搬遷,只是從竄架子土牆房變成了水泥鋼筋房。

退休職工阮渝莫上世紀80年代初曾到北街的“回味麵館”吃面,他說:“店內空間很小,只有兩張桌子,我只有坐在店鋪最裡邊的老式木床邊,碗放在旁邊的老式櫃子上。現在回想起來,恍如昨日。”

食客——難忘內江小面

對於內江本地人而言,對內江麵條的感情更為深厚。

86歲的周治平是土生土長的內江人,從小在河壩街長大。在他的記憶裡,新中國成立前,內江的麵條是五分錢一碗。他最愛吃朱包包做的油渣面,“雖然油渣放得不算多,但它香啊!回味無窮。”

除了油渣面,周治平對當時南街華北食堂的排骨面、蹄花面也記憶猶新。有段時間,他每晚必去華北食堂宵夜,每次要吃三兩面。

“後來我到外地去吃過的面,都沒有我們內江的面好吃。”周治平自豪地說。

今年46歲的蘭凱是市中區全安鎮人。他回憶,小學時經常和同學一起,在鎮上的麵館吃面,一元多一碗。每到中午,麵館的人就特別多,常常要排很長的隊伍。

現在,蘭凱在市中區箭道街開了一家棉絮加工店,街道附近的“水巷子麵館”開了二十多年,是他經常光顧的面店。“早上來不及做飯吃,就去麵館點一碗面,我最愛資中兔子面,每次連湯都要喝乾淨。”

內江人對麵條的熱愛拉動了麵食產業的發展,如今,大大小小的麵館已經達數百家,還延伸出了熗鍋面等獨具內江特色的麵食,引進和改良了鋪蓋面、蔬菜面等外地麵食。

為什麼內江人如此喜歡吃面?

“簡單、方面、味美!而且我們家幾十年來一直有這個習慣。”五十多歲的但群蓉經常在臨江社區菜市口買水面,她說,早上煮面節省時間。

像但群蓉這樣的市民不在少數,這使得市場上私人面坊越來越多。

記者採訪臨江社區菜市口手工面坊店老闆孫東海,他表示,他從小就喜歡吃面,所以才想到開面坊。“記憶中,過去村裡老面匠做的純手工面很好吃,面皮是手工揉的,筋道爽滑,有濃濃的麥香味。”

現在,孫東海每天要賣出四箱左右的乾麵,500公斤左右水面,供應幾十家麵館和許多個體消費者,其中包括資陽、成都的一些顧客。

隨著內江牛肉麵聲名遠播,享譽省內外,內江麵條市場越來越大。

每天清晨,無數相似的對話在內江城區進行。

“老闆,來二兩牛肉麵。”

“好嘞!馬上就來!”

香辣夠味,麵條爽滑,吃到最後,連湯也要喝個乾淨。

據楊國欽介紹,內江人製作紅燒牛肉麵有其獨到之處:一是將牛腩(牛的肋條肉)先用清水漂,洗去血水味,再放入開水中煮去血污,撈出瀝幹後切成2釐米見方的塊。二是下鍋加植物油,放入牛肉塊,待炒至牛肉塊的水分漸幹時,再下豆瓣、辣椒、花椒、泡辣椒、薑、蔥、蒜,爆炒至色紅油亮時摻水,投放香料包(八角、橘皮、香葉、三奈、草果、茴香等)。需注意的是,內江人用香料較多,因此燒制出的紅燒牛肉比其他地區味道更濃。三是內江人喜吃牛肉,也喜吃帶堿的水面,味道更香,麵條更柔滑。四是內江人吃面打碗底子扎實,調料放得多,麻辣味鮮,湯寬油大。

麵條做好後,再撒一點香菜葉,進行點綴,色香味俱全。

據說,內江牛肉麵也是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喜吃善做的麵食小吃之一。

在臺北的家中,張大千常常請友人吃牛肉麵。他做的牛肉麵分為兩種,一種是紅燒牛肉麵,另一種是清湯牛肉麵,麵條有寬有細,並準備了許多配料:蔥花、醬油、鹽、紅油辣椒、花椒等,以適應不同的口味。

楊國欽表示,張大千做的牛肉麵之所以好吃,最關鍵一點是因為湯里加了花雕酒和甘蔗節,炒豆瓣醬也是做紅燒牛肉時較關鍵的步驟,最後用小火燉4個小時。前往品嘗張大千牛肉麵的客人,無不稱讚他是烹飪家、美食家。

市場——三十多年內江老麵館

如今,每天清晨叫醒內江這座城市的,正是大街小巷的麵館。

民族路的寡婦面是一家開了37年的老面店。店主陳淑芝今年75歲,靠著開麵館,她將五個兒女養大成人。

“新中國成立前,我的父母就已經開始走街串巷,賣擔擔麵,很受歡迎。我在家裡常常看著他們做面,拌調料,慢慢也掌握了做面的訣竅。”

新中國成立後,陳淑芝從事外貿工作,每月工資三十多元。與丈夫離異後,她一個人要養活五個兒女,這點工資是遠遠不夠的。

想到父母從前賣面生意不錯,她毅然決然地辭職,於1981年在民族路租了一間店鋪,二三十平米,一半用於自己住,一半用來開麵館。

店裡只有兩張木桌,客人不夠坐,常常端著面,站在道路兩旁的街沿上吃,吃完後,將碗筷放在街沿上,陳淑芝每次去收碗,都要抱一大摞。

店內起初只賣8分錢一碗的素面,後來加賣1毛錢的炸醬麵和牛肉麵。那時候房租5元錢一個月,她每天從早上五點多賣到下午兩點多,平均能賣八十多元錢一天。

店鋪沒有招牌,且因店內常年只有陳淑芝和女兒在忙碌,大家就習慣將這家店稱為“寡婦面”。

許多人慕名前來吃面,有的人甚至驅車幾十公里,但因為店鋪在民族路經過四次搬遷,初來乍到的人往往難以一下找到。三年前,陳淑芝在老主顧的建議下,給店鋪掛上了一個“寡婦面”的招牌。後來,也收了一些學徒,內江的“寡婦面”店就越來越多。

現在,麵條價格已經從8分錢漲到了10元錢一碗,狹窄的街道變寬變亮,不變的,還是當初的麵條味道。

陳淑芝早已退居“二線”,她的大兒子和孫子常年在“寡婦面”店內忙碌,從清晨六點多一直到第二天淩晨三點多,每天能賣出四百多碗面。

在內江,這樣的老麵館不止一家。北街附近的“北街面館”和“回味麵館”,都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所開。三十年多來,店鋪從未搬遷,只是從竄架子土牆房變成了水泥鋼筋房。

退休職工阮渝莫上世紀80年代初曾到北街的“回味麵館”吃面,他說:“店內空間很小,只有兩張桌子,我只有坐在店鋪最裡邊的老式木床邊,碗放在旁邊的老式櫃子上。現在回想起來,恍如昨日。”

食客——難忘內江小面

對於內江本地人而言,對內江麵條的感情更為深厚。

86歲的周治平是土生土長的內江人,從小在河壩街長大。在他的記憶裡,新中國成立前,內江的麵條是五分錢一碗。他最愛吃朱包包做的油渣面,“雖然油渣放得不算多,但它香啊!回味無窮。”

除了油渣面,周治平對當時南街華北食堂的排骨面、蹄花面也記憶猶新。有段時間,他每晚必去華北食堂宵夜,每次要吃三兩面。

“後來我到外地去吃過的面,都沒有我們內江的面好吃。”周治平自豪地說。

今年46歲的蘭凱是市中區全安鎮人。他回憶,小學時經常和同學一起,在鎮上的麵館吃面,一元多一碗。每到中午,麵館的人就特別多,常常要排很長的隊伍。

現在,蘭凱在市中區箭道街開了一家棉絮加工店,街道附近的“水巷子麵館”開了二十多年,是他經常光顧的面店。“早上來不及做飯吃,就去麵館點一碗面,我最愛資中兔子面,每次連湯都要喝乾淨。”

內江人對麵條的熱愛拉動了麵食產業的發展,如今,大大小小的麵館已經達數百家,還延伸出了熗鍋面等獨具內江特色的麵食,引進和改良了鋪蓋面、蔬菜面等外地麵食。

為什麼內江人如此喜歡吃面?

“簡單、方面、味美!而且我們家幾十年來一直有這個習慣。”五十多歲的但群蓉經常在臨江社區菜市口買水面,她說,早上煮面節省時間。

像但群蓉這樣的市民不在少數,這使得市場上私人面坊越來越多。

記者採訪臨江社區菜市口手工面坊店老闆孫東海,他表示,他從小就喜歡吃面,所以才想到開面坊。“記憶中,過去村裡老面匠做的純手工面很好吃,面皮是手工揉的,筋道爽滑,有濃濃的麥香味。”

現在,孫東海每天要賣出四箱左右的乾麵,500公斤左右水面,供應幾十家麵館和許多個體消費者,其中包括資陽、成都的一些顧客。

隨著內江牛肉麵聲名遠播,享譽省內外,內江麵條市場越來越大。

每天清晨,無數相似的對話在內江城區進行。

“老闆,來二兩牛肉麵。”

“好嘞!馬上就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