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天下第一奇松到底有多奇?

提示:點擊上方"承德旅遊"↑免費訂閱

九龍松位於豐寧縣城西北方向15公里處的五道營鄉, 據專家考證, 此樹栽植於北宋中期, 歷經六朝,

距今已有980多年的歷史。 九龍松高9.1米, 圍2.8米, 枝幹最長達13米。 從其外觀看, 它有九條粗大的枝幹, 盤旋交織在一起, 九條枝幹, 枝頭好似龍頭, 樹身彎彎猶如龍身, 樹皮呈塊狀, 好似龍鱗, 九條枝幹條條像龍, 飛騰而起, 故當地百姓稱其為九龍松。 那麼, 為何它又有天下第一奇松的稱譽呢?因為它有幾奇, 在世界上也可以稱得上是絕無僅有, 獨一無二的。

1

第一奇

此樹如果從遠處看, 好像一個大的盆景, 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 其外觀迥然不同, 如從北朝南看, 此樹的輪廓和長勢, 同前面駙馬山山脈的輪廓走向完全一致,

更尤為奇特的是此樹層次分明, 錯落有致地分為上下四層, 與其對應的駙馬山也相應地分為上下四層, 山和樹遙相呼應, 相映成趣。

2

第二奇

此樹枝幹長勢奇特, 經過千年歲月, 此樹並沒有向高處生長, 而是向四處延伸伸長, 而且它所有的枝幹全部是盤旋,

彎曲, 翻轉著生長的。 它的長勢有以下四大特點:

首先, 樹不高, 覆蓋面積大。 其樹高9米有餘, 主幹高3.5米, 樹圍三人合抱, 覆蓋面積525平方米, 占地8分。 其次, 樹幹長勢曲曲彎彎, 有龍的形象。 再有, 某些枝幹長勢似有人工雕琢的意識。 還有, 樹幹長勢有分有合, 分合有致。

3

第三奇

此松歷經千年歲月, 依然年年向外生長, 每年結出松果。 松子在未成熟時潔白飽滿, 成熟後裡面只有一層皮。 經河北省林業廳多年實驗, 它的松子, 即使是使用最先進的技術和手段, 也育不出第二代松柏, 這一點可以稱得上是天下一絕。

4

第四奇

經過專家測定,樹周圍為一強大的混元氣場,如閉上眼睛,可感覺到某種東西,耳貼近樹幹,可聽到一種異常的回音;而且此松獨木成林,一縷微風掠過,也能響起松濤陣陣。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此樹沒有樹冠,卻仍能生長了近1000年,至今無法也找出準確的理由來加以解釋。

有此四奇,九龍松被譽為天下第一奇松當之無愧,即使黃山之松,孔府之柏也無出其右者,故在中國河北林業志的頭一章中,這神奇的九龍松又有了“中國北方的森林之王”的稱謂。

這棵樹是怎麼來的呢?民間傳說是從豐寧南面45公里處的白雲峽谷(即白雲古洞)中飛來一隻仙鶴途經此地歇腳時,嘴裡叼著一顆松子被風刮落落地生長而成,因此有一副對聯是這樣描述它的:

上聯是:鶴銜神籽落地生根看盡六朝雲雨。

下聯是:仙植奇樹蔽天降福引來一代風流。

有一首詩是這樣讚美九龍松的:“翠雲十丈一柱擎,老幹虯枝騰九龍,千載奇松驚看客,最佳還待雪初停。”因為隆冬時節,一場大雪過後,蒼勁的九龍松坡上皚皚白雪,九條枝幹如九條玉龍飛舞,更是神奇。

九龍松的發現者,傳說為清朝的康熙皇帝。據傳說當年康熙出巡塞外,狩獵木蘭圍場,聞說古北口外的鮑丘水境有一棵奇松,便欣然前往。到此後一見此樹木長勢之奇,歎為觀止,提筆親題了“九龍松”三個字,並令當地工匠刻了一塊匾掛在廟宇之上,還留下五百御林軍來保護此松。這五百御林軍經過世代繁衍生息和當地百姓通婚,逐漸定居,到現在為止形成了九龍松周圍毗鄰的五個村落。其下面三個村落分別為頭道營、二道營、三道營,上面的兩個村落分別為四道營和五道營。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當地百姓流傳著這樣幾句口頭禪:“到了豐寧城,必到四道營;看看九龍松,幹啥都成功;勝景如此美,看了不後悔;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樹下留個影,鶴壽又松齡;樹下走一走,能活九十九;摸摸九龍松,越活越年輕”。

往期回顧

徵稿啟事

承德旅遊是一個開放的平臺,無論你是承德土著還是外來遊客,都可以把在承德生活、旅行的點滴記憶時刻分享給大家。可以是美景故事、遊記心得、也可以是散文隨筆,我們期待與您一起分享在承德的美好時光!

4

第四奇

經過專家測定,樹周圍為一強大的混元氣場,如閉上眼睛,可感覺到某種東西,耳貼近樹幹,可聽到一種異常的回音;而且此松獨木成林,一縷微風掠過,也能響起松濤陣陣。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此樹沒有樹冠,卻仍能生長了近1000年,至今無法也找出準確的理由來加以解釋。

有此四奇,九龍松被譽為天下第一奇松當之無愧,即使黃山之松,孔府之柏也無出其右者,故在中國河北林業志的頭一章中,這神奇的九龍松又有了“中國北方的森林之王”的稱謂。

這棵樹是怎麼來的呢?民間傳說是從豐寧南面45公里處的白雲峽谷(即白雲古洞)中飛來一隻仙鶴途經此地歇腳時,嘴裡叼著一顆松子被風刮落落地生長而成,因此有一副對聯是這樣描述它的:

上聯是:鶴銜神籽落地生根看盡六朝雲雨。

下聯是:仙植奇樹蔽天降福引來一代風流。

有一首詩是這樣讚美九龍松的:“翠雲十丈一柱擎,老幹虯枝騰九龍,千載奇松驚看客,最佳還待雪初停。”因為隆冬時節,一場大雪過後,蒼勁的九龍松坡上皚皚白雪,九條枝幹如九條玉龍飛舞,更是神奇。

九龍松的發現者,傳說為清朝的康熙皇帝。據傳說當年康熙出巡塞外,狩獵木蘭圍場,聞說古北口外的鮑丘水境有一棵奇松,便欣然前往。到此後一見此樹木長勢之奇,歎為觀止,提筆親題了“九龍松”三個字,並令當地工匠刻了一塊匾掛在廟宇之上,還留下五百御林軍來保護此松。這五百御林軍經過世代繁衍生息和當地百姓通婚,逐漸定居,到現在為止形成了九龍松周圍毗鄰的五個村落。其下面三個村落分別為頭道營、二道營、三道營,上面的兩個村落分別為四道營和五道營。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當地百姓流傳著這樣幾句口頭禪:“到了豐寧城,必到四道營;看看九龍松,幹啥都成功;勝景如此美,看了不後悔;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樹下留個影,鶴壽又松齡;樹下走一走,能活九十九;摸摸九龍松,越活越年輕”。

往期回顧

徵稿啟事

承德旅遊是一個開放的平臺,無論你是承德土著還是外來遊客,都可以把在承德生活、旅行的點滴記憶時刻分享給大家。可以是美景故事、遊記心得、也可以是散文隨筆,我們期待與您一起分享在承德的美好時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