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牛奶千萬不敢這樣喝 七種喝法真的很傷身

1.牛奶越濃越好

有人認為, 牛奶越濃, 身體得到的營養就越多, 這是不科學的。

所謂過濃牛奶, 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 使牛奶的濃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標準。

也有人惟恐新鮮牛奶太淡, 便在其中加奶粉。 而如果是嬰幼兒常吃過濃牛奶, 會引起腹瀉、便秘、食欲不振, 甚至拒食, 還會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腸炎。 這是因為嬰幼兒臟器嬌嫩, 受不起過重的負擔與壓力。

2.加糖越多越好

不加糖的牛奶不好消化, 是許多人的“共識”。 加糖是為了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給的熱量, 但必須定量, 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

牛奶里加什麼糖好呢?最好是蔗糖。 蔗糖進入消化道被消化液分解後, 變成葡萄糖被人體吸收。 葡萄糖甜度低, 用多了又容易超過規定範圍。

還有一個何時加糖的問題。 把糖與牛奶加在一起加熱, 這樣牛奶中的賴氨酸就會與糖在高溫下(80℃-100℃)產生反應,

生成有害物質糖基賴氨酸。 這種物質不僅不會被人體吸收, 還會危害健康。 因此, 應先把煮開的牛奶晾到溫熱(40℃-50℃)時, 再將糖放入牛奶中溶解。

3.牛奶加巧克力

有家長以為, 既然牛奶屬高蛋白食品, 巧克力又是能源食品, 二者同時吃一定大有益處。 事實並非如此。 液體的牛奶加上巧克力會使牛奶中的鈣與巧克力中的草酸產生化學反應, 生成“草酸鈣”。 於是, 本來具有營養價值的鈣, 變成了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從而導致缺鈣、腹瀉、少年兒童發育推遲、毛髮乾枯、易骨折以及增加尿路結石的發病率等。

4.牛奶必須煮沸

通常, 牛奶消毒的溫度要求並不高, 70℃時用3分鐘, 60℃時用6分鐘即可。 如果煮沸, 溫度達到100℃, 牛奶中的乳糖就會出現焦化現象, 而焦糖可誘發癌症。

其次, 煮沸後牛奶中的鈣會出現磷酸沉澱現象, 從而降低牛奶的營養價值。

5.牛奶加雞蛋是最好的早餐

不少人以為, 牛奶和雞蛋營養價值都很高, 如果吃一份這樣的早餐, 肯定一上午充滿活力。 事實卻恰恰相反。 二者的蛋白質含量都較高, 飽腹感強, 吃完後往往吃不下別的東西。 這樣, 你就會在上午昏昏欲睡, 因為體內缺乏人們工作、學習所需的葡萄糖, 它是讓人保持頭腦清醒、精神振奮的動力源, 澱粉類食物(如麵包、餅乾、點心、饅頭等)和水果可以為人體提供葡萄糖。 所以, 牛奶和雞蛋還是分開吃比較好。 牛奶、麵包加果蔬或雞蛋, 麥片粥加果蔬, 都是比較好的早餐搭配。

6.空腹喝牛奶

很多人都有空腹喝奶的習慣,

這樣不好。 空腹時, 胃液濃度過高, 此時喝奶, 奶中的蛋白質就會在胃中凝結成塊, 會影響蛋白質的消化與吸收, 還會造成胃部不適。 所以, 最好在飯後喝奶, 或者在喝奶時吃一些澱粉類的食物, 以促進牛奶的消化和吸收。 有些人由於“乳糖不耐”, 喝奶後會腹脹、腹瀉, 這類人更不要空腹大量飲奶, 可以飲用優酪乳或加入了乳糖酶的低乳糖牛奶。

7.臨睡前喝奶助睡眠

關於喝牛奶的時間, 目前仍存在爭議。 日本營養專家指出, 牛奶中含有的酪蛋白通過分解能夠生成具有抑制神經興奮、促進睡眠作用的元素。 此外, 牛奶中含有的色氨酸也有精神安定的作用。 據此, 人們認為牛奶具有一定的促進睡眠的作用, 但普通牛奶中上述物質的含量很少,

因此牛奶是否促進睡眠還有待研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