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波蘭首創隱身科幻坦克

美麗的波蘭在歷史上曾是歐洲強國, 後國力衰退, 並於俄普奧三次瓜分波蘭中亡國幾個世紀, 一戰後複國, 但不久又在二戰中被蘇聯和德國瓜分, 冷戰時期處於蘇聯勢力範圍之下, 蘇聯解體後, 加入歐盟和北約。

波蘭的軍事政治領導人近年來推行旨在保持國家軍事工業潛力、消除技術落後的政策, 而自90年代末起對軍事工業進行了大量的結構改革, 並優化了其管理。

波蘭軍事工業在結構上包括一系列部門:火箭-航天部門、航空部門、裝甲坦克部門、造船部門、槍炮部門、彈藥部門和無線電電子部門。

現在雄心勃勃的波蘭也在嘗試著攀登武器裝備制高點。 這不, 它已經首創了一款隱身坦克, 這就是2013年9月推出的PL-01。

PL-01的基本佈局還是常規的, 但具有隱身時代的多面體設計特徵, 連火炮都用菱形體包覆起來, 這是用來管理雷達反射的能量, 使得回波閃爍和不穩定。 不過 坦克面臨的戰場上, 雷達不是主要威脅, 紅外是遠端探測的主要手段, 在近距離上則是目視和音響。 PL-01可以用北約標準的105或者120毫米火炮, 但基 本車體以瑞典CV90為基礎, 這是瑞典的步兵戰車, 主要武器為40毫米炮, 但裝備大口徑炮後, 也作為輕型坦克使用,

包括“小車扛大炮”的CV90-120 型。

事實上, PL-01的裝甲也採用類似ADAPTIV的技術, 可以人工合成紅外圖像, 強化紅外隱身。 但ADAPTIV的基本問題沒有解決, 如何在不同視角的 情況下做到有效的背景融入?這個問題不解決, PL-01的戰場可行性就是空的。 恰巧這個問題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坦克所處的戰場實際上比戰鬥機更加複雜。 不僅周邊地形多變, 而且坦克本身是多車作戰環境, 敵人也是散佈開來的。

在任一時刻, 很可能有若干敵人反坦克小組或者坦克在同時觀察、瞄準一輛坦克, 友軍坦 克之間的相對位置也在行進中不斷交替變化,

即使不考慮工程實現問題, ADAPTIV這樣針對單一視角、單一背景的紅外隱身技術在概念上就裡戰場實際相差很 遠, 需要有 質的改進才有實用價值。

還有一個問題也和戰場實際相關。 這樣的電子蓋板的有效性在泥漿濺抹之後到底還有多少效果, 這是一個很大的疑問。電子控制的表面溫度被泥漿覆蓋後,肯定和設 定有所不同,合成圖像就失真了。但最大的問題是:能量守恆是沒法打破的。相對清冷的環境可以用表面溫控還模擬,但坦克作為一個系統是要發熱的,PL-01 的940馬力的柴油發動機發出的熱量是沒法隱藏的,只有儘量擴散。

但是,武器好不好只有經過實戰的檢驗才能知道。不知道這款看上去科幻感十足的坦克能不能經受住戰火的洗禮。

這是一個很大的疑問。電子控制的表面溫度被泥漿覆蓋後,肯定和設 定有所不同,合成圖像就失真了。但最大的問題是:能量守恆是沒法打破的。相對清冷的環境可以用表面溫控還模擬,但坦克作為一個系統是要發熱的,PL-01 的940馬力的柴油發動機發出的熱量是沒法隱藏的,只有儘量擴散。

但是,武器好不好只有經過實戰的檢驗才能知道。不知道這款看上去科幻感十足的坦克能不能經受住戰火的洗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