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詩風百家】譚維帖:到無錫,想去看看那株臘梅(組詩)

到無錫, 想去看看那株臘梅

文/譚維帖

黃鶴樓下

一路順水向東

沒有想那瘦瘦的煙花

也沒有等那半夜鐘聲遲到的客船

日曆上的日子是大雪

此時, 心已到無錫

想去看看那株臘梅

那片紅

那年那月那日

滿滿的梅園次第忙碌起來

張開笑臉的天是豔紅

相擁親親的風是桃紅

閉上眼睛的陽光是殷紅

遠望雪裡透紅

站在雪的跟前更是紅中添紅

朵朵臘梅染透了初戀的煙波浩渺

一別三十二年

那紅紅的熱度

沒有結冰

這不只有高山上的鷹

這不只有老家後院的竹和菊

低眉 蜷縮 揉碎

徘徊 跌落 血淚

全被花瓣如雨的梅一一掩埋

故土有詩

黑夜裡掏空黑色的凡塵

冬眠可以向梅作證

走過。 一步一步沒有停頓的走過

深不可測的間隙

2017.12.15夜

藏滿一棵樹裡欣欣的芳華

文/譚維帖

雷雨把大地鬆動了

還有半坡那片小樹的根

一股風令其俯首

歪和正只是樹一路的盤存

薪火向上就與藍天近了一點

而忘了與地底更近

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

一雙雙天眼犀利

鑒別活的倒下的深山裡的和廟堂之上的年輪

沒有想像那兩瓣幼芽的第一次冬雪

點擊電腦秒算精准概率

不是人之初的本性

舉臂之力 和善可親

在那一根一根母嬰臍帶上安然巡迴

索取, 等一百年

感恩應在每時每刻的呼吸之間

正如又藍又綠的日子

男人 女人

淚水 雪絨花

一條寬窄巷子

藏滿一棵樹裡欣欣的芳華

2017.12.25

繩索

文/譚維帖

西街老家後院的古井

顯眼的是井口四周的磨痕

相鄰的老人小孩還有小孩又成了老人

可用鐵杵和繡花針去理論

記得一朝的咬

十年後就成了一個童話迷人

不再結繩記下井口往事

也不用再從井口打水

井繩已掉落了

只是一遇到梅雨

井底的蛙便惶恐起來

羞于見到井邊那些草場鶯飛

2017.10.12

匆匆

文/譚維帖

西邊那滿滿的彩虹

誘人日行千里

沒有掐指一算的通靈

只想農曆七月七日

看她夢中流淚的笑聲

白馬過隙的匆匆

彈指, 揮一揮衣袖

父親的父親未曾一見

父親的身影早已匆匆遠去

兒子都說是他母親前世的夢

那兒子的兒子

見或不見

你看他陌生

他看你一樣的陌生

2017.8.26

中秋, 想著那匹馬

文/譚維帖

那匹馬就那樣站著

蹄下的草又黃了

栓繩不在而栓繩的那棵樹還在長

那匹馬就那樣站著

神象走了

神龜也走了

神路上的仙人們也再無仙蹤

那匹馬就那樣站著

村裡的小路加寬了許多許多

相馬的還沒醒來

月兒又圓了

此時, 母親的第八十九個中秋

還是一樣的姿勢站在那裡

想看那匹馬

能不能輕輕的眨一下

那雙月亮一樣的圓圓的眼睛

2017.9.15

腳印

文/譚維帖

嗩呐 皮鼓 銅鑼

紅黃綠白

色彩豔麗的吊子記載著遺憾和滿意的日子

老家門前唯一的一場合奏

此時, 水已斷流

新鞋不再落地

也就沒有了秋天採摘桔子的腳印

遇見的雨

把門前那塊青石板上留下的光影

一遍一遍磨成少女的嫩滑

沒有忘記街道的左右

還有街頭街尾

新的舊的

像落葉一樣卑微的笑臉

正午

陽光正好

站著。 腳下已看不見挺立的陰影

2017.11.24

等待

文/譚維帖

站牌下

郵政大樓的陰影落在門前

等待。 三路班車

向西

城市的邊緣

雨露新芽

車來車往

巨大的笑容塗滿公車上

品牌轎車除了紅燈一路不停

自由自在的摩托車電瓶車自行車

穿行在大街小巷

等待

沒有一趟載走孤鶩的思念

手機響起

嘰嘰喳喳的喧囂

在郵政大樓進進出出

站牌下

不見溫柔的目光

滿街全在窺探手機背後幽幽暗瘡

落霞漫天

一派行千里的日子

等待。 向西

霓虹滿街的姿勢誘人澎湃

望著一灣初月

站牌下

唯見六十秒

一遍一遍的閱讀

紅燈 綠燈

2016.12.12

組稿策劃:龔學明 束向紅(特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