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少兒體適能|進行平衡訓練應遵循的原則

支撐面積由大到小

訓練時支撐面積逐漸由大變小, 即從最穩定的體位逐步過渡到最不穩定的體位, 開始時可以在支撐面較大或者使用輔具器具較多的體位進行訓練,

當穩定性提高後, 組建減小支撐面和輔助器具的使用。

身體重心由低到高

例如先是仰臥位的訓練, 逐漸過渡到坐位、手膝位、雙膝跪位、再進展到立位等, 身體的重心隨著訓練體位的改變而逐漸提高, 訓練的難度也逐漸增大。

從靜態平衡到動態平衡

首先恢復患者保持動態平衡的能力, 即能獨坐或獨站, 當患者有良好的靜態平衡後, 再訓練動態平衡。 訓練動態平衡時, 讓其能夠保持獨坐或者獨站時, 訓練人員從前、後、側面或對角線的位置推或拉患者使其失去靜態平衡從而誘發動態平衡。

逐漸增加訓練的複雜度

再平衡訓練中先做一些簡單的坐位平衡訓練, 逐漸過渡到站立位的平衡訓練,

可以先進行雙下肢再逐漸過渡到單側下肢的訓練, 再訓練時告訴患者需要保持平衡。

從睜眼到閉眼

視覺對平衡功能有補償作用, 因而開始訓練時可在睜眼狀態下進行, 當平衡功能改善後, 可增加訓練難度, 在閉眼下進行。

因人而異, 循序漸進

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訓練方案, 不可生搬硬套, 但無論何種都要在安全的前提下進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