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許知遠對話李誕

看了十三邀上許知遠對話李誕這一集, 想到這幾句。

這個世界上沒有不食人間煙火的人, 人人都要有物質需要, 也得有精神志向。

其實我感覺自己能理解一點李誕所說的“沒勁”“無所謂”的感受, 那是一種明明什麼都有了, 但是心理上已經喪失了感受力。 說白了, 幸福的目標是達到了, 但卻沒有幸福的能力。 而且最諷刺的是一位脫口秀演員在製造讓大眾開心的喜劇作品, 他自己本人卻顯得不怎麼開心。

這樣的事情似乎也很輕易讓人聯想到一些國內國外的喜劇藝人被曝出患有抑鬱症, 最甚者還以自殺結束了生命的事件,

在外人看來他明明早已是名利雙收的人生贏家了, 沒理由這麼看不開。

追求精神從來不是一條好走的路, 所以堅持的人寥寥無幾。

在世俗的追求理想的世界裡, 人人都會碰壁, 但每人的選擇不同。 一些人碰壁後就轉身去找最實際的捷徑,

也許就是來錢最快的一條路, 這樣的一條路得到的起碼都是貨真價實的物質回報, 空手而歸的可能性也比較小, 可以說是比較保險的一條路;可還有一類人, 就顯得比較冥頑不化, 即便遭遇失敗了, 他還堅持著自己認為的真理, 甚至覺得這個世界就是要靠像他一樣的一個個分子來守護, 儘管真實, 儘管正義, 他能夠心安理得, 不用刻意迎合誰, 卻必定格格不入, 可能顯得很“不社會”, 還讓人覺得此人不會來事兒。

和李誕一樣, 我的本科專業也是社會學, 有幸還是在所謂的名校畢業。 關於這個專業, 我想他還是搞錯了一些事。

社會學是讓人瞭解這個世界的規則沒錯, 可如果學習了這一套規則只是讓自己混得如魚得水,

以一副不真誠的甚至近於跳樑之人的樣子來做出自以為“外圓內方”的樣子, 那不叫懂社會, 那叫嘩眾取寵, 不值得社會尊重。

我想真正信佛的人不會張口閉口說佛, 像標籤一樣掛在身上, 更不會標榜什麼佛系, 佛陀教人不二法門, 沒有讓人善惡不分, 基本的對錯都混為一談。 你要找佛談, 估計佛只會看著你拈花一笑。

最荒謬的是他說的中庸。 中道是既沒有不及, 也沒有超過, 並且始終不離中心原則和底線, 離了底線, 那叫鄉願, 這種老好人比小人還次之。 而吐槽大會那種辱駡了別人, 再補一句“開玩笑”, 這樣和打一巴掌又給一個棗一樣, 這樣的真話即便說了, 性質已經是公開的嘲笑。 而大眾則用這種幸災樂禍的方式觀看這種所謂娛樂。

這樣的綜藝越多, 這樣的人越紅, 我就越覺得人們心底的惡意也越多, 人們無處發洩, 所以轉移到一台有具名具姓之人做靶子的節目上。 給人一種一切都是做戲, 不能當真的錯覺, 這難道不是自欺欺人嗎?如果是這樣, 那生活中的一切也都是逢場作戲罷了, 這樣的生活當然空虛無意義, 還有一絲真實嗎?還何談自我感受呢。

錢是可以做很多事, 但錢也對很多事無能為力。 錢沒辦法讓已成的事實改變, 錢也沒法讓時間倒流一秒, 彌補許多未竟的遺憾。 最重要的是錢永遠沒辦法讓一個人心安意足, 因為錢是如深淵一樣的欲望。

正如李誕所說, 這個時代值得他感激, 他這樣的人也憑著好口才和幽默感揚名四方了,

千千萬萬的少年成為他的追光者, 他說“我沒有讓他們學壞”, 可是你也沒有讓他們學好。 你讓他們笑, 放肆而無所顧忌地笑, 你把錢收入囊中, 他們笑過之後是無所適從, 你也只是無所謂地眯著眼, 歪七扭八地坐在一旁看著。

最濃烈的味道令人得到的刺激最生猛,可是辛辣褪去後是火燒火燎得胃痛;最平淡的白粥最無味,可是純淨中有最需要的溫暖。

寧要兩三行真話放在心間反復揣摩感受,不要三兩句戲謔博人輕率一笑。好的喜劇讓人笑,讓人哭,也讓人溫暖,讓人反思。很可惜,國內綜藝界追求的並不是這樣的喜劇,他們盡力迎合著一批想要輕鬆和歡笑的觀眾,最終也用一種淺薄的方式,多多少少影響和塑造著觀看節目的一批人的價值觀。

他們沒想到自己能改變世界,可還是無可避免地造成了這樣的效果。這可能也就是這樣一批人說不出口的野心了吧。

最濃烈的味道令人得到的刺激最生猛,可是辛辣褪去後是火燒火燎得胃痛;最平淡的白粥最無味,可是純淨中有最需要的溫暖。

寧要兩三行真話放在心間反復揣摩感受,不要三兩句戲謔博人輕率一笑。好的喜劇讓人笑,讓人哭,也讓人溫暖,讓人反思。很可惜,國內綜藝界追求的並不是這樣的喜劇,他們盡力迎合著一批想要輕鬆和歡笑的觀眾,最終也用一種淺薄的方式,多多少少影響和塑造著觀看節目的一批人的價值觀。

他們沒想到自己能改變世界,可還是無可避免地造成了這樣的效果。這可能也就是這樣一批人說不出口的野心了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