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年前綜合征”不能“慣”著

臨近年關, 部分工作人員的“年前綜合征”開始“發作”:還沒到假期, 狀態卻已“放假”, 經常把“過了年再說”掛嘴上, 讓辦事群眾心裡添堵。 “簽個到, 點個卯, 年前上班走一走瞧一瞧。 ”——這種現象似乎被部分工作人員預設為“慣例”。 “每年一到這個時候, 部分視窗工作人員就出現工作不在狀態的情況, 影響很不好。 ”西南某市便民服務中心主任李某坦言。

春節, 是我國最為重大的節日, 俗話說, “過了臘八就是年”。 人們忙了一年, 緊繃著的心情到鄰近年關之時難免鬆懈。 人之常情, 可以理解但是不能原諒。

本可以年前就辦完的事情, 卻非要“過了年再說”, 這樣的鬆懈行為被人們稱為是“年前綜合征”。 到現在這個時候, 學校基本上已經全部放假, 還有不少企業也已陸續放假, 但是有辦事訴求的群眾還是存在的。 事實上, 群眾選擇這個時間點還到政府機關辦事, 其所辦事項多少有一點急迫性。

按理來說, 真正的法定節日是從“三十”那一天開始放的, 此前的都是正常工作日, 但是這些正常工作日中不少部門的工作人員工作並不“正常”。 已經停止給群眾辦理業務, 讓群眾等到年後上班時再辦理業務, 就是安排部分機關工作人員值班, 讓辦理業務的群眾排長龍, 這儼然已經進入了放假狀態, 給辦事群眾造成了諸多不便。

由此可見, 一些機關單位年前不辦理業務, 拖到年後才辦理業務已經成了“慣例”, 與當下各地政府機關單位宣導的“馬上就辦”理念背道而馳。 如若放任這樣的現象持續下去, 會影響機關單位的辦事效率在人們心中的印象, 嚴重的則可能影響政府的公信力。

如果說由於一些單位已經有部分工作人員已經放假, 與之銜接的事項確實可能需要年後才能繼續, 也應當對辦事群眾耐心說明原因, 而不是胡亂以“年後再說”打發。

工作人員如此散漫的行事作風一定程度上也顯示出監督層面的問題。 為保持政府的公信力, 越是臨近放假之時越要以正常的工作態度迎接每一位辦事群眾。 “年前綜合征”也要“嚴格監督風”。 一方面, 各機關單位、服務視窗應該加強自我監督, 積極查擺整肅與“年前綜合征”有關的各類問題;另一方面, 辦事群眾如若發現工作人員有懈怠的情況也可想相關部門反映;另外,

基層服務單位的上級部門、紀檢部門、媒體等也該積極對“年前綜合征”予以監督。

文/王娜

圖/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