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一位公務員眼中的“百萬年薪跳槽”:我們的身價是如何被決定的?

upleader 原創文章

0

1

故事還要從剛剛過去的元旦說起:利用好不容易盼來的假期, 按照醫生的要求, 每隔半年帶母親到醫院去複查一次。

母親2013年得了宮頸腫瘤, 也就是宮頸癌, 當時感覺晴天霹靂一般, 好在有驚無險, 歷經曲折且積極的治療, 最終虛驚一場, 目前已經康復, 但要按時到醫院去複查。

但這次去複查, 讓我倍感意外的是, 一直為母親精心治療和複查的主治醫生已經不在這家醫院工作了, 據說已經去了深圳某醫院工作。 結果, 這天來找他看病和複查的眾多病號和家屬無不感到惋惜和失落, 紛紛圍在一起訴說起這位醫生的種種“好”來。

看得出來, 大家對這位醫生都很認可、留戀和信賴。 說起這位醫生, 我在見過他幾次看病的“盛況”和場景後, 真心的感覺是果然名不虛傳, 也確實被他的高超醫療技術和良好的服務態度所深深折服。

幾次去複查都是這樣, 每到他坐診這天, 病號從屋內排到屋外, 足足有一兩百人。 當時, 他已經是這家省級腫瘤醫院的副院長、博士生導師, 可是卻一點架子都沒有。 不管自己多忙, 他從來不會發脾氣, 從來不會有一點的著急上火;不管你問的問題有多低級幼稚, 他都會及時給你通俗易懂的解答, 直到你明白滿意為止。

眾所周知, 人一旦得了腫瘤類的疾病, 心理都是極其脆弱的, 往往醫生的一句話,

都能讓患者倍感高興或者倍感絕望。 而他, 恰恰真正做到了從患者的心理去考慮, 去工作, 給患者以最大的理解和安慰。

當時, 我最大的感受是, 人真正的價值不是保持隨時可以離開的能力, 其實離開是簡單的、容易的!真正的價值是你離開之後、辭職之後, 你的服務物件、你單位、你所在的平臺感到惋惜、失落甚至價值受損。

比如, 這位醫院走後, 我感覺這家醫院, 對人們的吸引力就受損了。

02

從一家省級腫瘤醫院副院長、據說年薪已經數百萬元的位置上, 最終選擇離開到別的地方去發展。

讓我震撼的是, 一是他已經有一定級別和社會身份了;其次, 他的年薪和身價夠高了。 但他還是遠走高飛到深圳這樣的大城市、大平臺去了。

我相信, 深圳肯定是給予了他現在不能得到的東西, 更高的身價和更大的發展空間, 否則, 他沒有必要放棄現在別人看來羡慕得不得了的一切。

而且, 這位醫院歲數已經不小了。 他有了現在這麼好的生活, 還在繼續選擇跳槽, 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中,

這點, 當時對我觸動非常大。

當然, 給我觸動更大的是, 不論你多大年紀, 只要你有才幹, 都有人來挖你, 而且肯定是開出更高的條件挖你。

當時, 我是多麼羡慕, 什麼時候, 一個人具備了被別人挖的能力, 那比具備隨時可以離開的能力, 可厲害多了!

03

這位醫生能從一個省級腫瘤醫院副院長、據說年薪已經數百萬元的位置上的離開, 先不論其他的我們不得而知的原因, 但可以大膽猜測並且可以肯定的是, 他肯定感覺到現在的平臺還沒有達到他的理想, 那個新的平臺, 應該更能適合他的長遠發展, 更能給他想要的一些東西, 更能提高他的業務能力和實現自身的個人價值, 更能讓他“站的更高、看的更遠”, 當然,

經濟收入上也肯定會比目前要多。

由此可以看出, 一個高層次的平臺, 能夠給人的發展創造更多的條件, 不管是物質的、精神的還是其他的。

我們在體制內的工作也是一樣, 有些事情, 往往不是你靠努力就能夠決定的;你所處平臺的大小, 往往決定了你最後到底能走多遠, 能起多大作用。 你是一條蛟龍, 在一個水少的池塘, 也很可能無法施展你更大的抱負。

這點我體會很深, 最簡單的就是在基層“平臺”工作的時候, 我們往往從事的都是一些最基本的落實的工作, 沒有個人太大的發揮空間和餘地;但當你一旦通過了更高級別的遴選考試, 進入了更高的中央或省市級單位的工作“平臺”, 你從事的可能就是比較宏觀的對社會或民生政策的制定和出臺等方面的工作, 你的能力發揮空間往往就比較大了,和原來小“平臺”上的工作相比,肯定會有質的變化。所以,有些事情不是你不努力,而是要看你在什麼樣級別的“平臺”上努力,結果往往是不一樣的。

04

這位醫生,能被別的單位挖走,且敢於從一個省級醫院副院長、據說年薪已經數百萬元的位置上跳槽,肯定是有幾把刷子的,絕對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他每天門診時候的門庭若市和面對患者的病情談起來的頭頭是道,就是最好的見證。我帶著母親一路從縣級醫院、市級醫院到他所在的這家省級醫院治療,也確實感覺到了什麼叫“一級有一級的水準”。

先是老家的縣級醫院對母親的病已經不抱任何希望,然後到市級醫院的治療個差不多,但再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也無法對目前的恢復情況和今後進一步的治療有任何比較明確的說明;到最後找到這位大夫看後的充滿了希望和豁然開朗:他認真看了一遍以前的治療單子和動手檢查一番後,直接告知我“你不用擔心,市級醫院的治療效果還是不錯的,但用藥的劑量不夠,我再給她開三次“大烤電”(一種腫瘤療法的俗稱),治療完,一個月後來複查,如果病根沒有了,也就好了,如果還有個病根,我就動個小手術給她拿出來,也就沒事了,以後定期複查就行了。”

他還專門對我母親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話語進行了解釋和安慰。那天,我能感覺到是母親生病以來最開心的一次,也是我們全家最高興地一次。

我就在想,他之所以能到處被“挖”,之所以能那麼“值錢”,絕對還是源于他精良且高超的“醫療技術”,而絕非其他,因為他能給醫院帶來更實在的業績和效益。然而,對比我們很多的大學生畢業後卻連個像樣的工作都找不到,我們不得不思考,我們是不是正是缺乏一個像他這樣的“一招鮮,吃遍天”的技術和能力呢?

我們是不是該反思自己,自己上學讀書這麼多年,到底擅長什麼和能幹好什麼工作呢?如果我們也擁有像這位醫生一樣的一門本領和技術,還愁找不到一份工作?

縱觀我們體制內的工作人員,也是一樣,我們是不是將我們的一項工作技能,做到了極致,做到了無人能替,做到了爐火純青,做到了成為這方面的行家裡手?那麼,如果沒有,我們就有了很多可以努力的方向,寫作、演講、閱讀、執行、組織協調等方面都可以,抓住一個方向持續的堅持努力下去,我們就有可能讓自己變得很“值錢”,也就有可能被一些更高層次的單位和領導“惦記”。

05

“專業事,專人幹”。通過帶母親看病這件事情,讓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母親的身體之所以目前恢復的很好,我認為恰恰找到了幹這件事情“最專業的人”“最擅長的人”。回想一下,如果當初只是滿足於市級醫院的一般治療而不是徹底治療,那可能最後就會耽誤了大事。工作和生活中,對於同一件事情,找最專業和不是很專業的人幹,結果往往差距很大。找不是很專業的人幹一件事情,付出的代價其實並不一定小。正如看病,未必到大醫院花的錢就多,到小醫院花的錢就少。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有搬家的經歷,這件事情,我和很多朋友一起探討過,也做過對比,結果就是搬家時候,一定要找個正規靠譜的搬家公司來做,千萬不要奔著“省錢省事”的目的,自行尋找親戚朋友和車輛,自己動手幹,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一頓飯錢就趕上了搬家的費用,你還要欠著這些朋友一輩子的人情,搬家的效果也是大打折扣。

正如好多朋友想去參加考試,考前一般會選擇輔導,很多人往往關注的是價格,而對於實際效果怎樣,卻較少考慮,實際上,對於輔導考試類的,你一定要找到這個方面的頂尖級的專業的輔導機構和輔導專家來學習,這樣才能保證學習的效果和目標的實現。

曾經他人介紹過一個需要一對一輔導面試的學生,收費x百元每小時,但她感覺到有些貴,討價還價,我沒在乎,隨了她的價,但心裡想著還是用事實說話吧,經過四個小時的專業化的輔導和練習,她成功上岸。這可是她連續四次進面後的唯一一次通過,關鍵是,她馬上35歲了,馬上就不能考試了。

事後,她發來了很多感激的話語,高興感激之情溢於言表,並且發了一個大大的紅包,遠超她砍價砍掉的那個數額。所以,對於學習考試類的輔導,我的觀點是,一定要找專業的機構、專業的人來做這件專業的事。否則,看似省錢,結果也往往只能是白忙活。

06

這位醫生只所以讓這麼多病號念念不忘、交口稱讚,我想,不僅因為他良好的醫療技術,還有他那無微不至的高品質用心服務。我們都有去醫院看病的經歷,由於病人太多,工作壓力大,往往個別醫生的服務態度不是很到位,病人稍有囉嗦,可能會迎來幾句呵斥。

但這位醫生,恰恰不論任何時候,都沒表現出任何不耐煩的樣子,都是面帶笑容的問診、檢查,即使病情很嚴重,他也表現的很鎮定,然後給病人積極地鼓勵和關心,往往讓病人看到了希望,鼓起了治療的決心和勇氣。

所以,縱觀我們所有人,不管從事什麼行業,都應該具有這種良好的“服務態度”,這種發自內心的高品質的“服務態度”。對於我們體制內的工作人員,這種服務態度就更重要了,這不僅是組織和工作的要求,更應該是自我的一種“修煉”,一旦我們自身具有了這種良好的服務意識,可能機遇和機會也就來了。

一些人的提拔重用,一些人被領導看中選拔做了秘書,一些人被上級單位和領導看中被調動工作,往往很多都是由於不經意的良好“服務”。曾經,某上級單位到下級單位來檢查工作,工作的間隙,上級單位的一位元處長,讓下級單位的一位元小同志用電腦給他打個材料,這個材料的內容是檢查後在總結會議上進行工作點評的講話提綱,但這位小同志不只是簡單的把領導的話列印出來,還很好的快速進行了總結概括和加工。這位元同志的良好服務意識和較強的文字能力,獲得了這位處長的認可和讚賞。

不久,上級部門缺少這樣一位工作人員的時候,這位處長迅速想到了這位小同志,很快就向單位組織部門推薦,將他借調到上級機關工作去了。他的機遇之門也就這樣開啟了。所以,我想,不論做什麼行業,不論做什麼工作,不論服務的物件是誰,如果都能像這位醫生那樣具備良好的服務意識的話,回報都絕不會太差,運氣也不會太差。

作者簡介

劉富君,網路昵稱:和顏悅色,Upleader遴選網校創辦人。

你的能力發揮空間往往就比較大了,和原來小“平臺”上的工作相比,肯定會有質的變化。所以,有些事情不是你不努力,而是要看你在什麼樣級別的“平臺”上努力,結果往往是不一樣的。

04

這位醫生,能被別的單位挖走,且敢於從一個省級醫院副院長、據說年薪已經數百萬元的位置上跳槽,肯定是有幾把刷子的,絕對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他每天門診時候的門庭若市和面對患者的病情談起來的頭頭是道,就是最好的見證。我帶著母親一路從縣級醫院、市級醫院到他所在的這家省級醫院治療,也確實感覺到了什麼叫“一級有一級的水準”。

先是老家的縣級醫院對母親的病已經不抱任何希望,然後到市級醫院的治療個差不多,但再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也無法對目前的恢復情況和今後進一步的治療有任何比較明確的說明;到最後找到這位大夫看後的充滿了希望和豁然開朗:他認真看了一遍以前的治療單子和動手檢查一番後,直接告知我“你不用擔心,市級醫院的治療效果還是不錯的,但用藥的劑量不夠,我再給她開三次“大烤電”(一種腫瘤療法的俗稱),治療完,一個月後來複查,如果病根沒有了,也就好了,如果還有個病根,我就動個小手術給她拿出來,也就沒事了,以後定期複查就行了。”

他還專門對我母親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話語進行了解釋和安慰。那天,我能感覺到是母親生病以來最開心的一次,也是我們全家最高興地一次。

我就在想,他之所以能到處被“挖”,之所以能那麼“值錢”,絕對還是源于他精良且高超的“醫療技術”,而絕非其他,因為他能給醫院帶來更實在的業績和效益。然而,對比我們很多的大學生畢業後卻連個像樣的工作都找不到,我們不得不思考,我們是不是正是缺乏一個像他這樣的“一招鮮,吃遍天”的技術和能力呢?

我們是不是該反思自己,自己上學讀書這麼多年,到底擅長什麼和能幹好什麼工作呢?如果我們也擁有像這位醫生一樣的一門本領和技術,還愁找不到一份工作?

縱觀我們體制內的工作人員,也是一樣,我們是不是將我們的一項工作技能,做到了極致,做到了無人能替,做到了爐火純青,做到了成為這方面的行家裡手?那麼,如果沒有,我們就有了很多可以努力的方向,寫作、演講、閱讀、執行、組織協調等方面都可以,抓住一個方向持續的堅持努力下去,我們就有可能讓自己變得很“值錢”,也就有可能被一些更高層次的單位和領導“惦記”。

05

“專業事,專人幹”。通過帶母親看病這件事情,讓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母親的身體之所以目前恢復的很好,我認為恰恰找到了幹這件事情“最專業的人”“最擅長的人”。回想一下,如果當初只是滿足於市級醫院的一般治療而不是徹底治療,那可能最後就會耽誤了大事。工作和生活中,對於同一件事情,找最專業和不是很專業的人幹,結果往往差距很大。找不是很專業的人幹一件事情,付出的代價其實並不一定小。正如看病,未必到大醫院花的錢就多,到小醫院花的錢就少。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有搬家的經歷,這件事情,我和很多朋友一起探討過,也做過對比,結果就是搬家時候,一定要找個正規靠譜的搬家公司來做,千萬不要奔著“省錢省事”的目的,自行尋找親戚朋友和車輛,自己動手幹,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一頓飯錢就趕上了搬家的費用,你還要欠著這些朋友一輩子的人情,搬家的效果也是大打折扣。

正如好多朋友想去參加考試,考前一般會選擇輔導,很多人往往關注的是價格,而對於實際效果怎樣,卻較少考慮,實際上,對於輔導考試類的,你一定要找到這個方面的頂尖級的專業的輔導機構和輔導專家來學習,這樣才能保證學習的效果和目標的實現。

曾經他人介紹過一個需要一對一輔導面試的學生,收費x百元每小時,但她感覺到有些貴,討價還價,我沒在乎,隨了她的價,但心裡想著還是用事實說話吧,經過四個小時的專業化的輔導和練習,她成功上岸。這可是她連續四次進面後的唯一一次通過,關鍵是,她馬上35歲了,馬上就不能考試了。

事後,她發來了很多感激的話語,高興感激之情溢於言表,並且發了一個大大的紅包,遠超她砍價砍掉的那個數額。所以,對於學習考試類的輔導,我的觀點是,一定要找專業的機構、專業的人來做這件專業的事。否則,看似省錢,結果也往往只能是白忙活。

06

這位醫生只所以讓這麼多病號念念不忘、交口稱讚,我想,不僅因為他良好的醫療技術,還有他那無微不至的高品質用心服務。我們都有去醫院看病的經歷,由於病人太多,工作壓力大,往往個別醫生的服務態度不是很到位,病人稍有囉嗦,可能會迎來幾句呵斥。

但這位醫生,恰恰不論任何時候,都沒表現出任何不耐煩的樣子,都是面帶笑容的問診、檢查,即使病情很嚴重,他也表現的很鎮定,然後給病人積極地鼓勵和關心,往往讓病人看到了希望,鼓起了治療的決心和勇氣。

所以,縱觀我們所有人,不管從事什麼行業,都應該具有這種良好的“服務態度”,這種發自內心的高品質的“服務態度”。對於我們體制內的工作人員,這種服務態度就更重要了,這不僅是組織和工作的要求,更應該是自我的一種“修煉”,一旦我們自身具有了這種良好的服務意識,可能機遇和機會也就來了。

一些人的提拔重用,一些人被領導看中選拔做了秘書,一些人被上級單位和領導看中被調動工作,往往很多都是由於不經意的良好“服務”。曾經,某上級單位到下級單位來檢查工作,工作的間隙,上級單位的一位元處長,讓下級單位的一位元小同志用電腦給他打個材料,這個材料的內容是檢查後在總結會議上進行工作點評的講話提綱,但這位小同志不只是簡單的把領導的話列印出來,還很好的快速進行了總結概括和加工。這位元同志的良好服務意識和較強的文字能力,獲得了這位處長的認可和讚賞。

不久,上級部門缺少這樣一位工作人員的時候,這位處長迅速想到了這位小同志,很快就向單位組織部門推薦,將他借調到上級機關工作去了。他的機遇之門也就這樣開啟了。所以,我想,不論做什麼行業,不論做什麼工作,不論服務的物件是誰,如果都能像這位醫生那樣具備良好的服務意識的話,回報都絕不會太差,運氣也不會太差。

作者簡介

劉富君,網路昵稱:和顏悅色,Upleader遴選網校創辦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