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沒有偵察機,卻能知道對方對方實力

冷兵器時代, 戰爭的勝利幾乎取決於軍隊的多少, 當然也不是絕對的, 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例也不是沒有, 但在古代, 戰爭基本上就是“殺敵一千, 自損八百”, 在雙方軍隊數量差距不是太懸殊的情況下, 數量多的一方更加佔優勢。 實力弱小的一方戰敗的可能性大。 所以, 瞭解敵軍兵力的多少, 避重就輕的打擊對方成為了取勝的關鍵。 漢代的時候就設立“候騎”, 也就是“斥候”。

斥候實際上就是主要負責偵察敵情, 與反敵方偵察的機動靈活的偵察兵。 但因古代的分工沒有那麼細至, 所以斥候做的也不只是偵察敵情那麼簡單。 他同時要到戰地附近打探消息, 關於地形、地貌和地理環境, 可飲用水源, 在哪裡有可行的道路畫成軍事地圖, 是否要找先鋒隊有山開路遇水搭橋。 且他們對格鬥和武器的掌握強於其他人, 還十分善於隱藏。

在隊伍裡, 斥候的作用就是安靜的解決崗哨, 偷偷地潛入 敵後, 盜取重要的文件或刺殺敵人首領, 這都是他的工作範圍。 所以斥候也有現在特種部隊的作用。 直到後來分工明細了, 也就有了如探子, 刺客等名詞。 即便如此, 可能還會有人疑問, 究竟是怎麼知道敵軍數量的?

其實, 斥候所的出的敵軍數量不可能十分準確, 也不可能說是有十萬大軍, 結果卻只有五萬。 斥候所得出的大約數值與真實數值相差不會很大。 所謂外行看熱鬧, 內行看門道, 一個斥候, 經過長年累月的訓練, 通過隊伍的間距, 行走的時間, 以及行軍速度,

就可以判斷出敵軍的數量。 如果是駐紮的軍隊就更加簡單了。 通過敵軍所設大營、旗幟數量、糧草輜重就可以判斷出兵力的多少。 三國夷陵之戰, 陸遜不就是通過劉備的立營數量判斷出了劉備的兵力嗎。

說句題外話, 現在有了偵察機, 你也不知道對方兵力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