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制約企業發展的,說到底還是缺失“參與和分享”機制

業務諮詢:010-58752828轉817 , 010-58752828轉863

加入粉絲群及雜誌讀者群:後臺留言申請(姓名+公司+職務+聯繫方式), 審核通過後入群

作者:苗兆光 華夏基石集團副總裁

新刊預告

華夏基石集團原創知識平臺, 華夏基石《洞察》雜誌2018年第1期(總第46期)即將出版。 本期主要文章有:

20000字專題:“2018, 遇見未來——打破思維桎梏, 重新想像和定義組織!”

彭劍鋒萬字長文解讀蘇寧轉型變革成功的邏輯和啟示。

《回歸本源看績效》作者孫波最新著作, 詳解KPI和OKR的異同以及管理回歸到“人是主角”的時代趨勢。

重要啟事

11年來, 華夏基石堅持向中國企業家和企業高管定期免費贈閱《洞察》。

但由於印刷品郵寄週期長、投遞率較低, 很多讀者和客戶不能按時收到, 希望能用付費定閱的方式及時收到雜誌。

經慎重考慮, 公司堅持免費贈閱的方針不變!但為使真正喜歡《洞察》雜誌的讀者、客戶能按期收到刊物, 試行收費快遞投寄服務。

特別說明:本服務只針對《洞察》雜誌的贈閱對象:企業家、企業高層管理者!

需要用快遞方式收到《洞察》雜誌的客戶和讀者請點擊下方“進入原文”。

談合夥制, 首先需要轉變觀念

“新合夥制”首先是一種分享的觀念, 而不僅是一種管理制度安排。

“新合夥制”這個提法很好。 現在的合夥人機制已經跟過去不一樣了, 無論是它存在的背景、環境, 還是它的存在形態都完全不一樣了。

現在談合夥制, 首先需要一種觀念的轉變, 即合夥制不僅是一種管理層面的制度安排, 而是一種參與和分享機制。

多少年以來, 中國企業缺少分享觀念, 即便是有分享, 也分享的很不徹底。 當然, 我並不認為, 合夥人一定是分享股權, 分享在企業中有好幾個層次, 有的是分享股權, 有的是分享利潤, 有人分享收入, 有人分享成本節約的成果, 等等。 所以從創始人團隊到高管群體, 到中層經理, 直至班組成員, 其實都是合夥人, 在各個層面上的分享。 所以我想一定要搞清楚前提:今天我們討論合夥制, 本質上不是討論一種制度設計, 而是在討論一種分享的觀念。

新合夥制是對人的釋放。 無論是工業文明時期的西方國家,

還是在當前我國企業現實中, 普遍的做法是老闆雇傭工人, 一個強人(老闆)設計一個規則體系, 然後大家按照這個規則幹就可以了, 即便是高管, 很多時候也像是一個隨從, 其實他的才華是被約束的。 而合夥人制是建立在風險共擔、責任共擔、利益共用的概念上, 所以合夥人機制能不能實行的前提一定是觀念的轉型。

如果觀念上突破了, 在制度上其實沒有障礙。 現在, 制度手段很多, 每個層面都有很多工具, 很多成熟的做法。 這麼多年制約國內企業的升級發展, 其實都是機制的問題。 這從合夥制概念時下在我國大熱, 而在國外卻相反可見一斑——因為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 我們國家到了一個機制釋放活力的階段了。

那為什麼現在要強調機制的作用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越是處於混沌的環境, 機制的作用越突出, 領導的作用越突出, 而管理則很難起到作用。 因為環境很混沌時, 很難制定長期計畫, 所以指引方向和為達成結果而配置資源的機制就變得突出了。

2.越是不確定性的工作(如新業務), 機制越突出, 因為沒辦法管理, 就得奔著結果去。

3.越是創新性的工作, 機制越突出, 管理越弱化。

4.越是知識性的勞動, 機制越突出, 它沒辦法干預過程, 你只能確立目標, 設置機制。

當前, 經營環境變化越來越模糊和不確定, 創新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企業創新的壓力越來越大, 知識勞動越來越來占主導地位, 由此, 機制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這是合夥人制受到關注的一個突出背景。

合夥制發揮作用需要“三位一體”

合夥人制本身是機制層面上的問題。 我們理解, 企業組織層面有幾個要素。 一是領導, 二是機制, 三是管理。 領導解決的是方向問題, 比如紅軍當時在蘇區被剿了, 毛澤東振臂一呼, 到井岡山打遊擊, 於是有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要北上抗日, 於是有了兩萬五千里長征;這叫領導。 去北邊行不行並不清楚, 模棱兩可的時候, 有一個有號召向北, 這叫領導。 機制是解決目標問題的, 為目標調動資源。 機制本身的目的產生結果, 但在結果沒有發生之前只是目標。 那為了達到這個結果我們應該怎麼去做這件事, 這叫機制。 而管理是解決計畫層面的問題, 我有目標了, 要做一個計畫, 第一步做什麼,第二步做什麼,計畫跟現實條件不對稱時怎麼調整和協調,這叫管理。

當機制在組織體系裡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的時候,未來組織演變的方向就漸趨清晰了。

1.越是突出合夥人機制,領導的重要性越需要提高,企業越需要有強有力的領導。

合夥人機制本身不解決方向的問題,比如說在雇傭時代,領導人很強勢,可以通過管理的手段把資源調動到一個方向上,而在合夥人機制下,權力更分散,利益更分散,責任更分散,這時,強有力的領導越重要。彭老師剛才舉例說,做得不好的合夥人制組織有個特點,總開會,會議特別多。為什麼老開會?因為領導力缺位。

沒有人振臂一呼,說方向在那裡,往那裡走。當沒有人引導方向時,討論和合夥人機制就沒有發揮作用的前提。領導要定的是價值觀、原則、信任的氛圍、方向、願景,都是領導力要解決的問題,如果不能解決這些問題合夥人就沒有決策的前提,所以強有力的領導很重要。為什麼實踐中有些企業合夥人機制無效?是經營出問題了,而經營是需要領導解決的。合夥人時代最稀缺的資源應該是強有力的領導,沒有有效的領導力,合夥人機制就沒有根。

2.管理要抓住三個重要環節:計畫、執行、回頭看

機制釋放了以後,作為一個組織需要圍繞著業務方向把資源集聚起來,一旦管理沒有了控制手段,管理就被弱化,也就很難做出讓大家滿意的計畫,管理的協調職能也發揮不出來。而如果沒有協調職能,合夥人機制又很容易造成資源分散,這是業務發展的大忌。

我認為,管理最重要是抓住三個環節:計畫、執行、回頭看,實際上計畫週期越來越短,執行越來越快,“回頭看”這個環節越來越重要。我在跟互聯網企業如小米、360討論時,他們認為,在計畫環節能做的只有確定大致方向,然後在執行的過程中勤複盤,管理的重心放在了“回頭看”,不斷地快速調整資源配置。

3.組織結構向“任務中心型組織”變革

當業務前提改變了,機制的重要性突破了,領導的功能也改變了,就意味著決定這些組織結構的要素都在改變。組織結構的分類其實也有發展階段,早期叫科層制組織,無論是“直線職能制”,還是“事業部制”,本質上都是科層制,在第二個階段叫流程化組織,比如華為的“矩陣制”,這個結構的重心是流程化。

到了新合夥人時代,組織結構的重心是什麼?現在都在探索,出現生態組織、虛擬組織等一些新的概念。我認為,未來的組織可以統稱為“任務中心型組織”。

什麼叫任務中心型?就是一個業務系統一定有很多的經營活動,經營一定可以分解為若干個價值創造單元,若干個經營性的任務,以每個任務為中心,搭建組織結構。互聯網企業的組織結構都是“一坨”,看不清楚脈絡,但從頂層看卻很清楚,因為領導人明白,我要達成這個生意構想,有哪幾個關鍵性的任務,有哪幾個重要的項目,每個項目要指定幾個人去盯著,那麼這個專案的組織方式就是合夥人制。在互聯網企業裡,組織調整非常快,一旦有新的任務生成,就立馬成立一個任務組來做。

比如小米整合了那麼多生態鏈,每個生態鏈都是一個價值創造單元。將來的組織怎麼建?就是把價值單元獨立出來,儘量減少組織結構層級;在各個價值單元裡面,儘量的使用市場的法則,這實際上就改變組織發展的方向。

第一步做什麼,第二步做什麼,計畫跟現實條件不對稱時怎麼調整和協調,這叫管理。

當機制在組織體系裡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的時候,未來組織演變的方向就漸趨清晰了。

1.越是突出合夥人機制,領導的重要性越需要提高,企業越需要有強有力的領導。

合夥人機制本身不解決方向的問題,比如說在雇傭時代,領導人很強勢,可以通過管理的手段把資源調動到一個方向上,而在合夥人機制下,權力更分散,利益更分散,責任更分散,這時,強有力的領導越重要。彭老師剛才舉例說,做得不好的合夥人制組織有個特點,總開會,會議特別多。為什麼老開會?因為領導力缺位。

沒有人振臂一呼,說方向在那裡,往那裡走。當沒有人引導方向時,討論和合夥人機制就沒有發揮作用的前提。領導要定的是價值觀、原則、信任的氛圍、方向、願景,都是領導力要解決的問題,如果不能解決這些問題合夥人就沒有決策的前提,所以強有力的領導很重要。為什麼實踐中有些企業合夥人機制無效?是經營出問題了,而經營是需要領導解決的。合夥人時代最稀缺的資源應該是強有力的領導,沒有有效的領導力,合夥人機制就沒有根。

2.管理要抓住三個重要環節:計畫、執行、回頭看

機制釋放了以後,作為一個組織需要圍繞著業務方向把資源集聚起來,一旦管理沒有了控制手段,管理就被弱化,也就很難做出讓大家滿意的計畫,管理的協調職能也發揮不出來。而如果沒有協調職能,合夥人機制又很容易造成資源分散,這是業務發展的大忌。

我認為,管理最重要是抓住三個環節:計畫、執行、回頭看,實際上計畫週期越來越短,執行越來越快,“回頭看”這個環節越來越重要。我在跟互聯網企業如小米、360討論時,他們認為,在計畫環節能做的只有確定大致方向,然後在執行的過程中勤複盤,管理的重心放在了“回頭看”,不斷地快速調整資源配置。

3.組織結構向“任務中心型組織”變革

當業務前提改變了,機制的重要性突破了,領導的功能也改變了,就意味著決定這些組織結構的要素都在改變。組織結構的分類其實也有發展階段,早期叫科層制組織,無論是“直線職能制”,還是“事業部制”,本質上都是科層制,在第二個階段叫流程化組織,比如華為的“矩陣制”,這個結構的重心是流程化。

到了新合夥人時代,組織結構的重心是什麼?現在都在探索,出現生態組織、虛擬組織等一些新的概念。我認為,未來的組織可以統稱為“任務中心型組織”。

什麼叫任務中心型?就是一個業務系統一定有很多的經營活動,經營一定可以分解為若干個價值創造單元,若干個經營性的任務,以每個任務為中心,搭建組織結構。互聯網企業的組織結構都是“一坨”,看不清楚脈絡,但從頂層看卻很清楚,因為領導人明白,我要達成這個生意構想,有哪幾個關鍵性的任務,有哪幾個重要的項目,每個項目要指定幾個人去盯著,那麼這個專案的組織方式就是合夥人制。在互聯網企業裡,組織調整非常快,一旦有新的任務生成,就立馬成立一個任務組來做。

比如小米整合了那麼多生態鏈,每個生態鏈都是一個價值創造單元。將來的組織怎麼建?就是把價值單元獨立出來,儘量減少組織結構層級;在各個價值單元裡面,儘量的使用市場的法則,這實際上就改變組織發展的方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