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有如酒的人生,也有如茶的人生,看你怎麼選擇了……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 我不是英雄, 也不指望自己能當個英雄, 我的身旁沒有滾滾長江, 只有平靜流淌的木蘭溪,

那東逝水浪花再翻卷, 也不會把我當做滔盡的物件。

壯懷激烈, 引吭高歌, 需酒;我不是魯迅所說的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人, 無需用酒去點燃激情, 引燃別人。 我的嗓子也嘶啞了, 只能偶爾有詞沒句地哼幾句, 自得其樂, 淺斟低唱, 這時候更適合斟一點茶, 獨自品味人生微微的苦澀和苦澀之中那淡淡的清和甜。

有如酒的人生, 也有如茶的人生, 看你怎麼選擇了。 舉杯抬頭可邀明月, 但人生有時也得低頭, 讓自己的身影投射在杯子裡。 可以在月明星稀時邀約很多人飲酒, 但別忘了在月色闌珊時約上自己喝茶, 品味自己的生活和人生。 最好的杯子都是心做成的, 斟茶斟酒, 只要順心適性就行。 杯具和洗具, 都是自己的, 要與自己一道品嘗。

人生不能整天仰天長嘯, 血脈賁張容易引發高血壓。 即使人生清冽如酒, 也不能整天對酒當歌, 喝多了, 傷肝。 如果是借酒銷愁, 那傷的還有心, 心中的塊壘, 酒澆多了, 就成了廢墟。

宿醉醒來, 昏天黑地, 腦中的日月攪合一起, 眼前金星直冒, 這時需一杯茶, 讓日月星辰重新沉澱下來。 解酒需茶, 有時覺得還是一杯茶好, 不傷肝不上腦不傷心, 一杯清茶下肚, 喧囂沉靜下來, 心頭的風塵平靜下來了, 脈管裡的雜質也澄清下來了, 舌頭上還留點苦澀, 清香已經冒出鼻孔, 彌漫到毛孔裡去了。 唐代有個叫盧仝的詩人, 還將這種感覺誇張為“兩腋生風”。

我收集了很多有關茶文化的資料, 比如魯迅說“有好茶喝, 會喝好茶, 是一種‘清福’。

”比如周作人先生說, 喝茶當於瓦屋紙窗之下, 清泉綠茶, 用素雅的陶瓷茶具, 同二三人共飲, “得半日之閑, 可抵十年塵夢”。 再比如于林語堂先生說, “只要有一隻茶壺, 中國人到哪兒都是快樂的”。 但我不想多列舉了, 周作人素雅瓷杯, 老家在閩南的林語堂用的是小巧的功夫茶杯, 而我只想用自己的杯子喝自己的茶, 品出自己的滋味和心境。 所謂的文化, 不就是文化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態的狀況反映麼?浙江“色綠、香郁、味甘、形美”的龍井茶也罷, 福建茶味甘滑、清香雅韻的烏龍茶也罷, 雲南紅濃明亮、醇厚回甘的普洱茶也罷, 我的杯子很小, 但我只用自己的杯子喝茶, 喝自己喜歡的茶。 我有個發現, 只要是好茶, 我是來者不拒,
相容並蓄的。 我想改動一下林語堂的另一句名言“捧著一把茶壺, 中國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質的精髓”, 我要把自己的人生煎熬到最本質的精髓。

我曾端詳自己手上的功夫茶杯, 上面有一行墨寫的字“可以清心也”, 當我轉動杯子時, 我驚訝發現這五個字有五種讀法:“可以清心也,

以清心也可, 清心也可以, 心也可以清, 也可以清心。 ”五種讀法揭示五種對待茶的態度, 也就是五種生活狀態和境界。 我目前處在“心也可以清”的層次, 還有點喧囂聒我耳, 浮躁擾我心, 有點雜質蒙我耳目, 一杯茶能讓我暫時寧靜下來, 變得清澈一點。

我的杯子很小, 但我只用自己的杯子喝茶。 已故的女作家三毛說:“人生如茶, 第一道茶苦若生命, 第二道茶香似愛情, 第三道茶淡如清風。 ”那是三毛用自己的杯子品出的人生滋味和感悟;雲南也有三道茶:第一道茶:稱為苦茶, 寓有清苦之意, 代表的是人生的苦境;第二道茶:稱為甜茶, 寓苦去甜來之意, 代表的是人生的甘境;第三道茶:稱為香茶, 因呈甜、苦、辣等味, 故又稱回味茶,代表的是人生的淡境。這是雲南人用自己的杯子品出的“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哲理和人生境界。他們不能代表我,對生命我有自己的讀法,我只用自己的茶杯喝茶,也只有我自己,才能品出自己人生的滋味和境界。

很多的人生哲理說出來就變味了,仿佛擱久了的茶葉。能把茶說得頭頭是道的,是品茶師或者茶葉經銷商。我只是燃沸自己的激情,然後在心壺裡沏茶,再倒進自己的杯子裡,我喝茶,只是喝一點自己的思緒和心境。說不出道道,也不認為是遺憾。

現在我就喝著茶,在茶氣的氤氳裡想到了趙州禪師的故事。師問新到:“曾到此間麼?”曰:“曾到。”師曰:“吃茶去。”又問僧,僧曰:“不曾到。”師曰:“吃茶去。”後院主問曰:“為甚麼曾到也雲吃茶去,不曾到也雲吃茶去?”師召院主,主應喏。師曰:“吃茶去。”

與其高談闊論一些別人的哲理,不如拿出自己的杯子,喝茶去。

故又稱回味茶,代表的是人生的淡境。這是雲南人用自己的杯子品出的“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哲理和人生境界。他們不能代表我,對生命我有自己的讀法,我只用自己的茶杯喝茶,也只有我自己,才能品出自己人生的滋味和境界。

很多的人生哲理說出來就變味了,仿佛擱久了的茶葉。能把茶說得頭頭是道的,是品茶師或者茶葉經銷商。我只是燃沸自己的激情,然後在心壺裡沏茶,再倒進自己的杯子裡,我喝茶,只是喝一點自己的思緒和心境。說不出道道,也不認為是遺憾。

現在我就喝著茶,在茶氣的氤氳裡想到了趙州禪師的故事。師問新到:“曾到此間麼?”曰:“曾到。”師曰:“吃茶去。”又問僧,僧曰:“不曾到。”師曰:“吃茶去。”後院主問曰:“為甚麼曾到也雲吃茶去,不曾到也雲吃茶去?”師召院主,主應喏。師曰:“吃茶去。”

與其高談闊論一些別人的哲理,不如拿出自己的杯子,喝茶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