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亮劍》絲毫不弱于李雲龍得他——楚雲飛,在別人眼中是這樣的

縱然是敵眾我寡, 縱然是身陷重圍, 但是我們敢於亮劍, 我們敢於戰鬥到最後一人。 一句話, 狹路相逢勇者勝。 亮劍精神, 是我們國家軍隊的軍魂。 劍鋒所指, 所向披靡。 這是李雲龍的亮劍精神, 曾進一度讓人熱血沸騰, 當時特別佩服李雲龍, 認為他就是整部《亮劍》的唯一人物, 但後來發現其實有一個人, 其實在每一個方面都不比他弱, 甚至還強於他, 這個人就是他的老對手楚雲飛。

楚雲飛畢業於黃埔五期, 山西人, 既有智慧, 又有勇氣。 是個將民族和國家利益放在首位的愛國將領, 印象最深的是李雲龍在圍攻平安縣城時, 不明情況的他判斷出日軍增援部隊是為了解圍, 當機立斷命令國軍阻擊增援的日軍, 特別是那句“不管是誰在攻打平安縣城, 我358團都一定幫個場子!”

他和李雲龍英雄惜英雄, 卻因為處在不同陣營只能刀兵相見, 解放戰爭時期受傷蘇醒後, 第一時間問的就是李雲龍的安危, 感歎說到“戰場一別, 今生, 估計都很難再相見了”。 魯迅先生曾經這樣寫過“我們從古以來, 就有埋頭苦幹的人, 有拼命硬幹的人, 有為民請命的人, 有捨身求法的人, ……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 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

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現在我卻認為還應該加上楚雲飛這樣的人。 他說過, 文死諫, 武死戰, 有這種武將, 民族甚幸, 國家甚幸。 每每提及民族, 總是國家利益高於一切。 民族大義高於一切, 試問從民族角度講, 我們有什麼對這種人口誅筆伐, 質疑其的政治角度呢?況且他也說過, 武將不過問政治不懂。 這也表現出, 作者對於軍人的態度, 民族的利益高於一切。 執正義之劍, 為天下蒼生, 真正當的英雄就該這樣。

楚雲飛是一員悍將, 黃埔軍校畢業, 論戰術運用, 絲毫不輸于李雲龍, 可能還要略勝一籌, 文化素質自然沒的說。 總的來說, 亮劍這部劇楚雲飛其實也是一個真正的亮劍精神傳承者。

李雲龍口中的“漢子”, 日本指揮官眼裡“有點虛榮心, 喜歡幹些驚天動地的事情, 不為立功揚名, 只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的國軍優秀將領, 最後只能落寞地捧一把泥土離開自己拼命保衛的土地跑到臺灣。 “我自狂歌空度日, 飛揚跋扈為誰雄。 ”是楚雲飛生命的寫照。 這個英氣滿溢的男人, 這個儒雅風流的男人, 這個肝膽豪情的男人, 這個清醒睿智的男人, 這個殺伐果斷的男人, 這個深深地熱愛這片國土的男人, 我曾深深為你折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