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程生輝:家風造就了我

“家風”這個被中國人傳承了數千年的道德準則, 在今年春節期間被再次提及。

中國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 我們的孩子從年幼時就開始接受規範的家庭教育, 這是文化薰陶的結果。 不論孩子的父母文化程度如何, 出身如何, 都一樣教育他們要好好做人, 刻苦學習, 報效國家。 這是一個國家根深葉茂的文化力量, 從父輩相傳再到子輩, 生生不息。

從我的兒時憶起, 父母對我的教育無不滲透著換位思考的哲學。

父母是普普通通中國人的一員, 在對我的教育問題上, 他們沒有豪言, 沒有壯語, 只有一句:你希望別人怎麼對待你, 你就去怎麼對待別人。 上學後我才明白, 這就是換位思考的大學問。

小時候, 我經歷了物資匱乏的年代, 很少有豐富的食物和營養品。 那時我兄弟多, 大家在一起同甘共苦。 逢年過節, 遇到親戚們帶來的稀罕食品, 父母總是告訴我們弟兄幾個,

大家要共同分享不能吃獨食。 從一個蘋果, 一瓶罐頭中, 我學會了分享和謙讓。

上學後, 我比較淘氣, 和班裡的同學時有爭鬥, 大家經常會為了誰先看一本連環畫而互不相讓, 有時撕扯的力氣大了, 還會把書扯爛, 結果誰都沒法再看。 父親看到我氣呼呼的小臉時,

總會告訴我說, 一本書誰先看都可以, 平時都是好兄弟, 不能先為別人考慮嗎?當我把書送到小夥伴面前時, 大家都互相推讓, 都希望對方先看。 此時我們都會心地笑了。

參加工作後, 我總是設身處地為同事著想, 主動承擔搬抬扛運的重體力活,

還經常到有困難的同事家中幫忙。 看到別人有困難, 我總是想, 如果這個困難是我身上的, 我是多麼希望別人能來幫我一下。

正因為體會到了他人的艱辛, 我才會盡力幫助他人。

換位思考天地寬, 步入知天命的年歲, 我更加領悟父母的大哲學———時時處處為別人著想。

這也鍛煉了我的擔當意識和責任感。 我身邊的領導和同事們一次次對我認可, 把我推上一個個新的崗位, 才有了我今天的成績。

心有多寬廣, 舞臺就有多大。

你的心裡能裝下多少人的衣食住行, 就會有多少人願意在你的帶領下共同建設這個國家。 你的心裡如果只裝著自己的點滴小事, 那大家肯定不會把你抬得高高的。

家風, 讓我想起父母信任的眼神!!!

(最美祁縣公眾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