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郭瑞娟:祝我的“娒”生日快樂

我的老家祁縣, 我們那個年代, 對母親統稱為“娒”(姑且用這個字代替吧, 讀mei平聲)。 在我懂事後, 才知道城裡人把娒喚作媽媽, 在我反復比較後, 越喚娒越覺得是土的掉渣的叫法, 於是我心裡夢裡演練過無數次“娒”改“媽”的場景, 越練越覺得自己洋氣, 整個人都趕腳比周圍的小夥伴高大上了。

終於某一天, 俺娒在院裡簸豆子, 我走到跟前, 表情高端字正腔圓地沖俺娒喊了聲:媽媽。 俺娒手裡的活計驟然停下, 回過頭來有點不確定的問我:喚甚了?我美美的重複:媽媽。 俺娒居然瞬間紅了臉, 略帶慍怒的留下一句:切鬼, 不應讓人笑殺。 就又繼續忙乎開了, 只留下一個俺娒覺得腦子不太闊量的我在沒有風的秋日裡淩亂。

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的農村, 城鄉差距很大, 普通話也沒有廣泛推廣, 有人要敢在村裡載點南腔北調的話, 是會被集體譏諷為:切鬼, 洋木炭, 並迅速在村裡串“紅”。 所以我那根超前感知國家未來普通話推廣趨勢的求知幼苗就從“改媽事件”給連根撥了。 今日到了城村傻傻分不清的年代, 普通話推廣之迅猛, 方言都快消聲滅跡了。 回到老家, 時下的年輕父母與孩子之間, 不僅稱呼變了,

連日常交流都沒幾個說老家話的, 可我總覺得缺了點啥味了——村味兒?家味兒?鬧不清了。 現在的我各種切換對母親的稱呼:媽、老媽、媽咪、娘, 不管我喚啥, 俺娒都嘻滋滋應著, 不會再說我是切鬼了。 可不管多洋氣的稱呼, 反而只有那從小喚的鄉土氣息濃濃的“娒”才更能膩歪出我對母親的親昵與依戀。

這個特別的日子裡, 謹以此段文字與俺娒共同回憶我的“二”時代, 慚愧已過不惑卻依舊不省心的自己讓母親牽掛惦記。 今天是俺娒的生日, 由於前段時間我身體出了點小狀況, 俺娒擔心我來回奔波吃不消, 一再拒絕我回家同賀的要求, 所以, 今日, 此時, 我只能隔空表達我的️:我最親愛的娒!生日快樂!我心中你最重!愛你!愛爸爸!愛我的姐, 我的哥, 還有我那比親姐妹還親的嫂子!願咱們一家人開心幸福平安健康永遠永遠……

(“最美祁縣”微信公眾平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