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國城鎮化率升至58.52%釋放發展新動能

新華社北京2月4日電國家統計局最新發佈的資料顯示, 2017年末, 我國城鎮常住人口81347萬人, 比上年末增加2049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58.52%, 比上年末提高1.17個百分點。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是我國最大的內需潛力和發展動能所在, 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意義重大。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毛有豐說, 城鎮化發展有利於擴大內需, 提高生產效率, 促進要素資源優化配置, 增強經濟輻射帶動作用, 提高群眾享有的公共服務水準。

近年來, 黨中央、國務院就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

我國城鎮化水準快速提高。 統計顯示, 與2012年相比,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5.95個百分點, 城鎮常住人口增加10165萬人。 同時, 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 2017年,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高於城鎮居民0.8個百分點, 城鄉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2.72下降為2.71。

專家認為, 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距離發達國家80%的平均水準還有很大差距, 也意味著巨大的城鎮化潛力, 將為經濟發展持續釋放動能。

北京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所長陳玉宇說, 城鎮化率提升將帶來技術進步和效率改進, 帶動生產性服務業和消費性服務業強勁增長, 也更容易實現包容和普惠的經濟增長。 要借鑒國際經驗, 走一條能帶來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變化、人均收入提高的持續城鎮化道路。

毛有豐說, 一般認為, 城鎮化率由30%上升到70%的過程為經濟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如果再考慮到目前我國城鎮化率中包括了1億左右的常住城鎮的農民工, 以及城市基礎設施品質、人均擁有量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的差距等因素, 我國城鎮化進程所蘊含的經濟增長動力將更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