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隆昌VS威遠,哪裡的羊肉湯是您的心頭好?

羊肉湯是中華傳統經典美食, 在全國各地均有各具特色的地方吃法。 每年一入冬, 總覺得需要喝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 才能溫暖過冬。

但在內江, 特別是在隆昌和威遠, 你會發現, 羊肉湯一年四季都是老百姓的心頭好:早餐、午餐、晚餐, 甚至宵夜, 大大小小遍佈街頭的羊肉湯館, 總有絡繹不絕的食客……

記憶中的內江羊肉湯

上世紀30年代, 在內江城裡, 有一家叫“陳羊兒”的羊肉湯館比較出名, 從外出買羊到宰殺, 再到熬湯, 老闆都親力親為。

那時候是碗碗羊肉湯, 講究羊肉的原汁原味, 蘸碟只有鹽巴和豆油。

在往後二三十年的時間裡, 這變成內江羊肉湯的蘸碟“標配”。 內江人習慣了這樣的味道, 追求羊肉最本真的香醇。

上世紀60年代, 是實行糧票制度的計劃經濟時代, 內江羊肉湯館慢慢沒落, 幾乎找不到羊肉湯的影子。 直到上世紀80年代, 羊肉湯館才開始悄悄“複出”,

梅家山、河壩街等地相繼出現了數家羊肉湯館。 做法也演變成論斤賣, 顧客點好後, 老闆一鍋一鍋煮。

中國烹飪大師、內江餐飲烹飪協會會長李光前對於羊肉湯也有一段深刻記憶。 他的奶奶去世前, 家人問她還有什麼心願未了, 她小聲說道, “想再喝一碗羊肉湯。

”家人從1公里地外的羊肉湯館端回了一盅羊肉湯, 老人喝後直說“真好吃。 ”不久便安然離世。 對老人來說, 喝羊肉湯在那個年代就是最好的一種美食享受, 也是一種情懷。

市中區邱二娃羊肉湯館的老闆邱林, 一開始並沒有開羊肉湯館,

而是到遂寧、南充等地收購活羊, 然後運回內江賣給各羊肉湯館。 直到1994年, 他逐漸掌握了羊肉湯熬制秘訣後才開起了屬於自己的羊肉湯館。 他還記得, 很多年前大多數羊肉湯館都是在蜂窩煤上架了一口鍋, 擺上一排矮板凳, 食客就坐在矮板凳上大口喝湯、吃肉。

隆昌威遠羊肉湯齊齊上陣

威遠餐飲商會會長羅俊華說, 威遠自古以來就有喝羊肉湯的習俗, 同時還豐富了內江整個羊肉市場的“味碟”, 是威遠人最先將七星椒剁碎後加入蘸碟的。 而隆昌則是將豆瓣海椒淋上辣油, 蘸羊肉吃也別有一番風味。

近年來, 內江一些羊肉湯館還將新鮮無花果加入了羊肉湯內, 兩者搭配起來, 口感疊加出一抹鮮甜, 回味無窮。 無花果的蛋白酶和多糖, 會讓羊肉在燉煮過程中肉質變得更加細膩。

在食材的選擇上,隆昌和威遠是一樣的。隆昌東吳羊肉館廚師長范賢輝說,隆昌是採用本地飼養半年以上的山羊,都是在山上放養,是真正的綠色食品。範賢輝說,本地山羊不膩不膻,吃不出一點膻腥味。如果不蘸蘸水,直接將羊肉放進嘴裡,慢慢嚼,還會有一股回甜味兒。

隆昌威遠和內江城區羊肉湯館的區別在於,隆昌威遠的羊肉湯永遠不會“冷”,不論寒暑,不論早晚,一直都有羊肉湯喝。而內江城區的羊肉湯館只在冬季比較火爆,並且內江城區的人們也不習慣在早上喝羊肉湯。

佐料有差別但美味不減

在內江,幾乎每家羊肉湯館門口都要放上一個木架,上面並排掛著新鮮宰殺的羊,肉色鮮紅有光澤,肉細而緊密。生意最好的時候,一天賣十多隻羊都不在話下,現殺現煮,絕不使用凍羊肉。

在內江喝羊肉湯,是有講究的。一定要把羊肉“養”在碗裡,湯喝得差不多時,要提前喊老闆“漲水”(加湯的意思),這樣羊肉才更鮮嫩,湯汁也更醇正。

羊肉湯的蘸水分為"幹蘸"和"水蘸"。走進羊肉湯館,你會發現,門前案桌上都擺放了一排佐料,一般都有蔥花、香菜、幹辣椒面、鮮辣椒末、豆油、醋、花椒面和蒜泥。食客可以自己動手打蘸水,以滿足自己的口感需求。

逐步樹立內江專屬羊肉湯品牌

真材實料的本地山羊、貨真價實的碗碗湯、起早貪黑的熬湯師傅、幾十年口碑的品牌老店,都是成就內江羊肉湯的重要點滴。

內江人對味道很挑剔,有些人吃羊腸須吃肥腸,吃羊肚必須是大肚子以上的部分;有人愛吃羊肉蒸籠;有人愛吃羊肉包子。於是內江人在傳統羊肉湯的基礎上增加了蒸、炒、燒、燉等各種烹飪工藝,製作出酸辣羊血、燒羊蹄、炒羊肝等30餘道精緻味美的羊肉菜品,深受食客喜愛。

目前,內江不少羊肉湯館商家已開始“觸網”,將羊肉湯“打包”發往全國各地,香飄四方。

李光前表示,內江城區的羊肉湯品牌影響力還較弱,希望內江借美食之旅活動做出屬於自己的羊肉湯品牌,將名氣越做越大。

在食材的選擇上,隆昌和威遠是一樣的。隆昌東吳羊肉館廚師長范賢輝說,隆昌是採用本地飼養半年以上的山羊,都是在山上放養,是真正的綠色食品。範賢輝說,本地山羊不膩不膻,吃不出一點膻腥味。如果不蘸蘸水,直接將羊肉放進嘴裡,慢慢嚼,還會有一股回甜味兒。

隆昌威遠和內江城區羊肉湯館的區別在於,隆昌威遠的羊肉湯永遠不會“冷”,不論寒暑,不論早晚,一直都有羊肉湯喝。而內江城區的羊肉湯館只在冬季比較火爆,並且內江城區的人們也不習慣在早上喝羊肉湯。

佐料有差別但美味不減

在內江,幾乎每家羊肉湯館門口都要放上一個木架,上面並排掛著新鮮宰殺的羊,肉色鮮紅有光澤,肉細而緊密。生意最好的時候,一天賣十多隻羊都不在話下,現殺現煮,絕不使用凍羊肉。

在內江喝羊肉湯,是有講究的。一定要把羊肉“養”在碗裡,湯喝得差不多時,要提前喊老闆“漲水”(加湯的意思),這樣羊肉才更鮮嫩,湯汁也更醇正。

羊肉湯的蘸水分為"幹蘸"和"水蘸"。走進羊肉湯館,你會發現,門前案桌上都擺放了一排佐料,一般都有蔥花、香菜、幹辣椒面、鮮辣椒末、豆油、醋、花椒面和蒜泥。食客可以自己動手打蘸水,以滿足自己的口感需求。

逐步樹立內江專屬羊肉湯品牌

真材實料的本地山羊、貨真價實的碗碗湯、起早貪黑的熬湯師傅、幾十年口碑的品牌老店,都是成就內江羊肉湯的重要點滴。

內江人對味道很挑剔,有些人吃羊腸須吃肥腸,吃羊肚必須是大肚子以上的部分;有人愛吃羊肉蒸籠;有人愛吃羊肉包子。於是內江人在傳統羊肉湯的基礎上增加了蒸、炒、燒、燉等各種烹飪工藝,製作出酸辣羊血、燒羊蹄、炒羊肝等30餘道精緻味美的羊肉菜品,深受食客喜愛。

目前,內江不少羊肉湯館商家已開始“觸網”,將羊肉湯“打包”發往全國各地,香飄四方。

李光前表示,內江城區的羊肉湯品牌影響力還較弱,希望內江借美食之旅活動做出屬於自己的羊肉湯品牌,將名氣越做越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