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巴西柔術」足跟勾到底有多危險?

足跟勾, 可能是巴西柔術技術體系中最危險也最具爭議的一個降服動作。

足跟勾這一動作, 並非巴西柔術的原創, 在古希臘就有關於足跟勾的浮雕記載。

而巴西柔術中足跟勾的起源, 有幾個不同的傳說。 根據其中最為人所信服的版本, 巴西柔術中的足跟勾乃是由上世紀60年代著名的纏鬥大師Ivan Gomes發明。 巴西柔術大師Carlson Gracie在一次接受採訪時, 也認證了這一說法,

他(Ivan)曾經來裡約參加比賽,

當時他和我一起備戰。 之後不久他就開始周遊世界參加比賽, 並成為第一個在日本打出名堂的巴西格鬥家。 我們今天使用的足跟勾, 就是由他發明的。

隨著巴西柔術在上世紀70年代逐漸成為一項競技體育運動。 數位當時的大師級巴西柔術教練制訂了最初的巴西柔術競技規則和計分體系。 足跟勾和膝十字固以及攻擊脊柱的鎖技一起被打入冷宮。 當時的柔術大師們普遍認為, 足跟勾不僅粗鄙, 還是一個人缺乏技術的表現。 當時的柔術圈, 信奉的是“位置高於降服”的理念, 只有不擅長過腿的人“戀足癖”, 才會癡迷於各種鎖腿技術。

直到90年代, 隨著巴西柔術這項運動在國際上流行, 各國豪強尤其是美國選手的加入,

讓足跟勾逐漸回到了常見的武器庫中。 尤其是無道服纏鬥比賽的流行, 讓足跟勾成為了許多高手的必修課。

著名的足跟勾大師:

Joao Assis

Dean Lister

Jeff Glover

Ryan Hall

Tom de Blass

Garry Tonon

Eddie Cummings

Dave Terrell

Vinny Magalhaes

Rousimar Palhares

Keenan Cornelius

Gordon Ryan

足跟勾之所以危險, 是因為被鎖的是腳踝, 但是小腿的扭轉會將壓力傳導至膝蓋, 並對膝蓋韌帶造成傷害。

此外, 由於腳踝和膝蓋部位韌帶神經並不豐富,

等到拍的時候, 很可能被鎖的人已經殘廢了。

因此, 各位練習足跟勾和其他鎖腳技術時, 一定要小心, 點到為止, 不要使用爆發力。 畢竟練習不是比賽, 提高技術才是關鍵。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學習足跟勾這個技術, 極鬥App推出了“鎖腳狂魔”Lister的足跟勾教學專輯。

在極鬥App中點擊分類按鈕→在分類頁面中找到柔術→下拉找到感興趣的專輯即可開始觀看。

編輯推薦

微信公眾後臺發送下列關鍵字

巴西柔術 | 拳擊 | MMA | 街頭防身

泰森 | 李景亮 | 熊競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