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人和日本人聊古代一夫多妻制:一個茶壺沒有多個茶杯怎麼配

熟悉中國古代歷史的人都知道, 我們的老祖宗是可以娶多個老婆的, 這種制度也叫一夫多妻制, 它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存在時間最長的制度之一。 它從原始社會時期的父系氏族社會開始出現, 一直持續到新中國成立之前。

一夫多妻制, 其實就是古代成功人士的身份象徵, 對於這種制度最早的歷史記載出現在司馬遷寫的史記中。

根據史記的記載, 中國的第一位皇帝是黃帝。 再根據唐朝宰相杜佑所著的《通典》記載, 到了黃帝的兒子帝嚳時代, 因為認為有四顆後妃星環繞著帝座, 便設置四個皇妃, 當中地位最崇高者稱為正妃, 其餘三人稱王妃。

中國人向來把所有的人事都歸諸於是上在的啟示, 在婚姻方面自然也是一樣, 而以《通典》所說的“開始時有一個男人和四個女人。 ”為出發點。

後來這種制度在歷朝相沿成習, 因此, 皇帝擁有四個王妃的命運,

也被認為是不容置疑的法則。

一夫多妻這種制度從它產生之日開始就和權力密切聯繫在一起。 在古代天下所有的財產和土地都是天子的, 自然, 天下所有的女性也都被天子視為己有。 所以到了唐朝的時候後妃則變成了182人, 這個規則的意思就是這182人都有自己的名份和頭銜。

而實際上不管哪個朝代, 皇帝身邊女人的數目都遠遠不止這些, 因為皇帝有權將天下聰明、漂亮、賢慧的女子全都選入後宮, 供自己淫樂。 甚至在晉武帝的時候後宮佳麗達10000人之多。

在古代一夫多妻這種制度並不僅僅只有皇帝能享受, 除皇帝廣召天下美女, 後宮美女多達數千人, 人民受到影響, 也以大量地取妾置妾為時尚, 諸侯的妻妾多達數百人, 豪富之人家為了體現身份, 也有歌女數十人, 使得社會上造成了許多的曠男怨女。

一夫多妻這種制度現在看來肯定是不人道, 違反道德與法制的, 但是古人並不這麼看, 有一則故事, 講的是二次世界大戰前, 有一個日本人問中國人, 中國過去為什麼不實行一夫一妻制, 結果, 中國人反問日本說:“中國所認可的婚姻制度是成套的, 就象一套茶具一樣, 世界上有哪有一個國家的茶具, 是只有一個茶壺和一個茶杯組合成的呢?”幾千年以來, 中國人對於婚姻的看法, 就是這種成套的思想。

當然,

古人一夫多妻雖然合法, 但正妻跟皇后一樣只能有一個, 其餘的妾在家庭中, 雖然承擔著生兒育女的義務, 卻享受不了妻的待遇;原因在於在等級森嚴的宗法社會, 妾大多出生於貧賤家庭, 甚至是戰敗方奉獻的禮品。 因此, 妻為“娶”, 妾為“納”, 娶妻時送岳家的財物被稱為“聘禮”, 而納妾時送之則稱為“買妾之資”。

在《唐律疏議》中更是明確規定:“以妾及客女為妻,徒一年半。”即假如把妾升為妻,就觸犯了刑律,要服刑一年半,而且服刑之後也必須離異。

在《唐律疏議》中更是明確規定:“以妾及客女為妻,徒一年半。”即假如把妾升為妻,就觸犯了刑律,要服刑一年半,而且服刑之後也必須離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