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全面創新改革推動高品質發展

——奮力書寫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的時代答卷規模可望達到1500億元。

聞風而動, 各通航企業現在已經開始制訂發展藍圖, 增加飛機, 開展飛行員培訓。

先行先試+全面推進

全面創新改革的“四川雁陣”

這是一個關於全面創新改革“逆襲”的故事。

1月18日晚, 總部位於攀枝花市的攀鋼釩鈦發佈了2017年業績預告, 全年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將超80億元。

歷經多年虧損後, 公司通過深入推進全面創新改革, 培育出全新的增長點, 同時正式跨入國家軍工科研生產准入體系, 一舉扭轉了長期虧損的局面。

幾天後, 省兩會上, 廣元代表團建議將廣元納入成德綿軍民融合發展示範帶, 推動成都—廣元—西安軍民融合產業帶建設。

“當主人, 不當看客”。 一南一北, 兩地的共同選擇, 折射四川心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今後一個時期軍民融合發展, 總的是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 豐富融合形式, 拓展融合範圍, 提升融合層次。

按照中央要求, 四川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 將依託成都、德陽、綿陽3個地區開展先行先試。

踐行總書記指示精神, 構建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 四川自加壓力, 將試驗範圍拓展到天府新區和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 其餘各市州亦積極對接成德綿先行先試的經驗和做法,

主動參與, 由此形成“3+2+N”的全面創新改革試驗佈局。

“全面創新改革沒有前後方。 ”省發展改革委負責人認為, 成德綿工業經濟基礎好, 區位優勢較突出, 推行全面創新改革效益最好。 但四川是一個整體, 全面創新改革不能落下一個地區, “只要支援得當, 哪裡都能迸發出將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蓬勃力量。 ”

以成德綿為依託, 重點推進加全省參與, 由此形成以成德綿為“頭雁”, 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和天府新區緊跟, 其餘市州全員跟上的“空間雁陣”。

從領域佈局看, 四川全面創新改革統籌了軍民融合的“點”與全面創新的“面”。

根據中央部署, 軍民融合是四川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最鮮明的任務。 這方面四川已不止一次走在全國最前列:在全國率先建立省級軍民融合發展領導機構、在全國率先成立省級軍民融合高技術產業聯盟、在全國率先與12家央屬軍工集團和中物院全面建立戰略合作關係……打破擋在軍工和民企之間的“壁壘”,

四川正加速軍民深度融合。

軍民融合是重點, 卻非全部。 四川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的“30條先行先試舉措”中, 有15項圍繞科技人員激勵、智慧財產權保護等非軍民融合主題展開;2016年9月, 我省發佈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9張清單”, 亦涵蓋了科技人員激勵、智慧財產權保護等多個領域。

“中央有重點, 四川無‘死角’。 ”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前方”與“後方”全體動員, “點”與“面”無縫銜接, 四川在頂層設計上構建起多層面、全方位的“四川雁陣”,

集聚所有創新力量、涵蓋各個創新方向, 共同推動全面創新改革在4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整體推進。

核心突破+協同保障

全面創新改革的“四川路徑”

按照中央部署, 軍民融合是四川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最鮮明的任務。

2017年初, 四川成立了軍民融合大型科學儀器共用平臺, 100多家軍工院所、企業和服務平臺的3000多台“閒置”的特色儀器, 被盤活了。

綿陽市賽思新能源有限公司就是受益者之一。 公司在產品研發過程中, 需要做電磁相容檢測, 自己買檢測設備需要上百萬元, 拿不出。 通過儀器設備共用, 企業的檢測成本節約了6成以上。

還有“意外”收穫。 在儀器共用過程中, 賽思結識了很多軍工企業,

達成了意向性合作協定。

爐邊燒火膛內熱。 通過儀器設備共用這個“邊門”, 人流、物流、資訊流實現了交融互動, 催生了更多意外財富, 這正是地方政府推進軍民融合最期待的狀態:從週邊切入, 不斷帶動核心。

共用平臺一石激起千層浪, 在科研人員中掀起創新改革的熱潮。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儀器協作網負責人黃姝珂說, 通過共用的方式, 不僅將儀器使用次數上升到每年幾十次甚至上百次, 還能讓大院內的研究人員更多關注市場和需求, 軍民融合的觀念不斷深入。

深入推進, 四川主動作為還有很多:搭載體——從2016年開始, 全省啟動十大軍民融合高技術產業基地建設, 加快推進大型低速風洞、轉化醫學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 為創建國家科學中心奠定基礎。作為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重要載體,第四屆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首次設立軍民融合館。連續兩年舉辦軍民融合專題推進會,簽約軍民融合重大專案200餘個,協定投資1600億元。

強保障——設立全國首個軍民融合產業基金、全國首個軍民融合科技支行、全國首家軍民融合保險支公司……截至去年底,已經建成科技支行7家、科技特色支行16家,金融機構對科技企業貸款逼近千億元。其中德陽設立4億元專項基金,對在當地創新創業的團隊給予最高2000萬元的補貼……

給支撐——以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為主攻方向,實行更積極、更開放、更有效的人才政策。我省先後四次赴北美、歐洲等地招才引智,雙創基金募集規模達到40億元,建成眾創空間等各類孵化器700多家。

中心也在抓緊突破。從一開始,四川就緊緊扭住體制機制,從制約發展最關鍵的問題抓起。

2015年11月,《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全面創新改革驅動轉型發展的決定》出臺,四川開創性提出綜合改革、軍民融合發展改革試點等“9張清單”,逐一明確主體責任、進度要求,實行掛圖作戰。

為解決中央在川單位深入參與改革試驗的許可權不夠、動力不足等問題,日前,國家有關部委下發通知,推動中央在川單位深度參與四川全面創新改革試驗。

對照國務院授權的30項先行先試改革舉措和中央“4張清單”,四川隨後系統梳理需中央單位支援、配合和參與的具體事項,深入研究重點工作安排及舉措建議。

2016年,四川省在全國率先成立省軍民融合發展推進領導小組,設立領導小組辦公室並編制完成《四川省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實施方案》《四川省“十三五”軍民融合發展規劃》,出臺《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 促進全面創新改革驅動轉型發展的實施意見》,從最核心的問題入手,推進全面創新改革。

不僅如此,在科技體制創新改革、智慧財產權管理等領域,四川也在大膽推進。其中,率先開展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推動國家啟動《專利法》第六條修訂工作,科技工作者創造熱情高漲、在全國率先探索智慧財產權綜合管理體制改革試點……

改體制、搭載體、強保障、給支撐……推進全面創新改革,四川打出一套“組合拳”。

自身動力+全國紅利

全面創新改革的“四川探索”

“營收再創新高!”剛剛過去的一年,成都嘉州新型防水材料公司收穫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而幾年前,這家企業當前的拳頭產品“隧道及地下工程噴膜防水材料”,還只是西南交大土木工程學院楊其新教授團隊抽屜裡的一疊技術資料。

從沉睡的資料變成年銷售幾千萬元的企業,轉捩點來源於西南交大職務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截至去年底,全校已經完成近200項職務科技成果智慧財產權分割確權,10多家高科技創業公司成立。

沒有的,有了!“雪中送炭!”2017年,當52歲的資陽市貴均衛生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呂貴均拿到200萬元貸款時,打開了緊鎖的眉頭。

之前,該公司由於缺抵押物拿不到貸款,公司經營一度陷入絕境。

最終,打開呂貴均緊鎖眉頭的“鑰匙”,是當地之前不久推出的一項名為“以票促貸”的改革探索:企業將發票作為新的抵押物向銀行申請貸款。通過這項改革,呂貴均的企業成功擺脫困境。

將死的,活了!同樣是在去年,四川省科學城江泰電子有限公司與四川長虹簽訂了一批小揚聲器訂單,急需找到資金用於再生產。

緊要關頭,公司抱著試一試的想法進入長虹的供應商管理系統並提交了融資申請。長虹核心企業的財務人員對申請進行了確認,併發送給“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平臺將資訊發送給銀行。

由於有長虹的增信,銀行通過了這筆融資申請,這家小微企業在成長的關鍵時刻得到了幫助。

弱小的,大了!多了,活了,大了,千千萬萬個案例的背後,全面創新改革正演變成推動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

去年,四川科技對經濟的貢獻率超過50%,新專案新企業新產業等新動能對工業增長貢獻率超過50%。

兩個“超50%”,是四川持續轉變發展方式、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成果。“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新動能更足,增強了四川經濟的活力。”省統計局總經濟師熊建中表示。

新動能聚集。2017年,四川高精尖行業增加值“跑”出高增速。其中,航空、航天器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1.5%,鐵路機車車輛及動車組製造業增長75.1%。

新產品產能加快釋放。2017年,四川光伏電池、城市軌道車輛、移動通信基站設備等增長均在60%以上,積體電路、平板顯示器、新能源汽車分別增長57.9%、46.8%和31.6%。

新業態蓬勃發展。“1919”成為全國最大的酒類流通O2O電商平臺,全國體驗店達1031家;中藥材天地網全國連鎖資訊網站超過千家;紅旗超市、長虹、新希望、吉峰農機等通過線上與線下共振發力,發展模式不斷轉型升級。

變化不囿於四川。立足全國看,四川探索亦為全國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做出了積極貢獻——

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國地稅聯合辦稅、應收賬款融資、盈創動力模式、智慧財產權案件快審機制等取得突出成效;

集群企業住所託管的集群註冊模式、專利權質押融資新模式等舉措推動相關領域工作成效躋身全國前列;

軍民融合改革通過進一步擴大試點、出臺全省性檔等,將經驗成果進一步擴散和落地;

支持創新創造的3條稅收政策成效初顯,享受優惠政策的科技型企業和科技人員數量持續增長……

2017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指出要在全國範圍推廣軍民大型國防科研儀器設備整合共用、以股權為紐帶的軍民兩用技術聯盟創新合作、民口企業配套核心軍品的認定和准入標準3項創新舉措。這3項舉措均由四川探索並向國家推薦。

同月,國務院辦公廳發文推廣全面創新改革試驗13條經驗,其中有8條來自四川探索。四川探索的經驗迅速在全國推廣,轉化為全國全面創新改革的寶貴財富。

更大的藍圖正在展開。2018年是四川完成國家賦予的全面創新改革任務的決勝之年,四川將研究制定全面創新改革推動四川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方案,拓展深化全面創新改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科技與經濟、科技與金融結合取得重大成效;著力提升區域綜合競爭力、產業核心競爭力、企業創新競爭力。

新征程,旌旗在望。四川推進“一號工程”,快馬加鞭不下鞍!

為創建國家科學中心奠定基礎。作為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重要載體,第四屆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首次設立軍民融合館。連續兩年舉辦軍民融合專題推進會,簽約軍民融合重大專案200餘個,協定投資1600億元。

強保障——設立全國首個軍民融合產業基金、全國首個軍民融合科技支行、全國首家軍民融合保險支公司……截至去年底,已經建成科技支行7家、科技特色支行16家,金融機構對科技企業貸款逼近千億元。其中德陽設立4億元專項基金,對在當地創新創業的團隊給予最高2000萬元的補貼……

給支撐——以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為主攻方向,實行更積極、更開放、更有效的人才政策。我省先後四次赴北美、歐洲等地招才引智,雙創基金募集規模達到40億元,建成眾創空間等各類孵化器700多家。

中心也在抓緊突破。從一開始,四川就緊緊扭住體制機制,從制約發展最關鍵的問題抓起。

2015年11月,《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全面創新改革驅動轉型發展的決定》出臺,四川開創性提出綜合改革、軍民融合發展改革試點等“9張清單”,逐一明確主體責任、進度要求,實行掛圖作戰。

為解決中央在川單位深入參與改革試驗的許可權不夠、動力不足等問題,日前,國家有關部委下發通知,推動中央在川單位深度參與四川全面創新改革試驗。

對照國務院授權的30項先行先試改革舉措和中央“4張清單”,四川隨後系統梳理需中央單位支援、配合和參與的具體事項,深入研究重點工作安排及舉措建議。

2016年,四川省在全國率先成立省軍民融合發展推進領導小組,設立領導小組辦公室並編制完成《四川省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實施方案》《四川省“十三五”軍民融合發展規劃》,出臺《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 促進全面創新改革驅動轉型發展的實施意見》,從最核心的問題入手,推進全面創新改革。

不僅如此,在科技體制創新改革、智慧財產權管理等領域,四川也在大膽推進。其中,率先開展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推動國家啟動《專利法》第六條修訂工作,科技工作者創造熱情高漲、在全國率先探索智慧財產權綜合管理體制改革試點……

改體制、搭載體、強保障、給支撐……推進全面創新改革,四川打出一套“組合拳”。

自身動力+全國紅利

全面創新改革的“四川探索”

“營收再創新高!”剛剛過去的一年,成都嘉州新型防水材料公司收穫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而幾年前,這家企業當前的拳頭產品“隧道及地下工程噴膜防水材料”,還只是西南交大土木工程學院楊其新教授團隊抽屜裡的一疊技術資料。

從沉睡的資料變成年銷售幾千萬元的企業,轉捩點來源於西南交大職務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截至去年底,全校已經完成近200項職務科技成果智慧財產權分割確權,10多家高科技創業公司成立。

沒有的,有了!“雪中送炭!”2017年,當52歲的資陽市貴均衛生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呂貴均拿到200萬元貸款時,打開了緊鎖的眉頭。

之前,該公司由於缺抵押物拿不到貸款,公司經營一度陷入絕境。

最終,打開呂貴均緊鎖眉頭的“鑰匙”,是當地之前不久推出的一項名為“以票促貸”的改革探索:企業將發票作為新的抵押物向銀行申請貸款。通過這項改革,呂貴均的企業成功擺脫困境。

將死的,活了!同樣是在去年,四川省科學城江泰電子有限公司與四川長虹簽訂了一批小揚聲器訂單,急需找到資金用於再生產。

緊要關頭,公司抱著試一試的想法進入長虹的供應商管理系統並提交了融資申請。長虹核心企業的財務人員對申請進行了確認,併發送給“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平臺將資訊發送給銀行。

由於有長虹的增信,銀行通過了這筆融資申請,這家小微企業在成長的關鍵時刻得到了幫助。

弱小的,大了!多了,活了,大了,千千萬萬個案例的背後,全面創新改革正演變成推動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

去年,四川科技對經濟的貢獻率超過50%,新專案新企業新產業等新動能對工業增長貢獻率超過50%。

兩個“超50%”,是四川持續轉變發展方式、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成果。“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新動能更足,增強了四川經濟的活力。”省統計局總經濟師熊建中表示。

新動能聚集。2017年,四川高精尖行業增加值“跑”出高增速。其中,航空、航天器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1.5%,鐵路機車車輛及動車組製造業增長75.1%。

新產品產能加快釋放。2017年,四川光伏電池、城市軌道車輛、移動通信基站設備等增長均在60%以上,積體電路、平板顯示器、新能源汽車分別增長57.9%、46.8%和31.6%。

新業態蓬勃發展。“1919”成為全國最大的酒類流通O2O電商平臺,全國體驗店達1031家;中藥材天地網全國連鎖資訊網站超過千家;紅旗超市、長虹、新希望、吉峰農機等通過線上與線下共振發力,發展模式不斷轉型升級。

變化不囿於四川。立足全國看,四川探索亦為全國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做出了積極貢獻——

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國地稅聯合辦稅、應收賬款融資、盈創動力模式、智慧財產權案件快審機制等取得突出成效;

集群企業住所託管的集群註冊模式、專利權質押融資新模式等舉措推動相關領域工作成效躋身全國前列;

軍民融合改革通過進一步擴大試點、出臺全省性檔等,將經驗成果進一步擴散和落地;

支持創新創造的3條稅收政策成效初顯,享受優惠政策的科技型企業和科技人員數量持續增長……

2017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指出要在全國範圍推廣軍民大型國防科研儀器設備整合共用、以股權為紐帶的軍民兩用技術聯盟創新合作、民口企業配套核心軍品的認定和准入標準3項創新舉措。這3項舉措均由四川探索並向國家推薦。

同月,國務院辦公廳發文推廣全面創新改革試驗13條經驗,其中有8條來自四川探索。四川探索的經驗迅速在全國推廣,轉化為全國全面創新改革的寶貴財富。

更大的藍圖正在展開。2018年是四川完成國家賦予的全面創新改革任務的決勝之年,四川將研究制定全面創新改革推動四川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方案,拓展深化全面創新改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科技與經濟、科技與金融結合取得重大成效;著力提升區域綜合競爭力、產業核心競爭力、企業創新競爭力。

新征程,旌旗在望。四川推進“一號工程”,快馬加鞭不下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