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練到肌肉酸才會瘦?一起看看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量

雖然科學說, 運動二十分鐘後就開始消耗脂肪,

運動不超過一個半小時比較適合健康。

可是, 科學時間內每個人身體的感受都大不相同啊!

走進健身房, 有大神跑步機上一霸佔就是倆小時,

大氣都不喘,

所以常有大神覺得肌肉不酸就跟沒鍛煉一樣,

也有運動初階者, 小杠鈴舉了沒兩下就想洗洗回家了,

還產生了肌肉已經酸疼就是運動有效果的錯覺。

那麼, 肌肉酸痛到底能不能用來衡量運動量呢?

到底怎麼科學衡量運動量來配合自己的減重計畫呢?

首先, 小編要強調, 用肌肉酸疼衡量合理運動量, 純屬空穴來風, 毫無科學依據。 在一項實驗中, 兩組試驗者都做腿部器械鍛煉, 一組循序漸進, 緩解肌肉酸疼, 另一組則高強度訓練, 肌肉酸疼達到最大化, 你猜結果如何?兩組實驗物件, 減脂效果相同, 增肌效果也相同。 那麼何苦要折磨自己練到肌肉酸痛呢?

要想避免肌肉酸痛, 我們要先弄清肌肉會酸的原因。

急性肌肉酸痛

急性肌肉酸痛, 就是運動過程中和運動後立即產生的肌肉酸痛, 尤其是高強度運動。 這是由於運動時消耗大量氧氣, 形成無氧代謝, 產生大量乳酸, 使局部肌肉產生酸痛感。

延遲性肌肉酸痛

延遲性肌肉酸痛, 顧名思義, 就是運動後幾小時或一夜之後才出現的肌肉酸痛, 往往伴有疲倦乏力, 甚至會出現肌肉痙攣、僵硬等症狀。

這種酸痛會在運動後的24-72小時內達到頂峰, 原因是高強度運動中肌肉纖維或結締組織損傷。 但還是區別於肌肉拉傷的, 肌肉拉傷是突然產生, 也不會慢慢緩解。

當然如果你運動長時間肌肉都不酸也不是就完美, 這可能是你對動作已經適應, 需要更換動作才能保持運動效果。

其實, 正確衡量適宜運動量的標準就是——心率。 目標心率可以估算出熱量消耗, 兩者相關度高達87%, 基本可以準確代表熱量消耗了。 大家可以自己算一下, 目標心率=(200-年齡)×(60%~80%)當目標心率在60%~70%時, 最適用於減脂。

另一方面, 最大心率可以判斷出合理運動負荷和運動強度, 最大心率=208-0.7×年齡, 健康人群的有氧鍛煉強度要最低保持在最大心率45%, 才有效果。 小編建議大家低強度和高強度運動結合訓練, 在中高強度運動時, 最大心率要達到60-90%最合適。

既然酸與不酸運動效果都一樣,

那不如減少肌肉酸痛, 增加運動時間, 減少肌肉拉傷。

今天小編就介紹四個避免肌肉酸痛的原則。

1

熱身運動必須有

運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讓肌肉活動部位的關節放鬆, 加速血液迴圈, 提升體溫和心率, 並要適當進行拉伸, 伸展活動肌群。

2

循序漸進,避免不熟動作

在增加運動量時要遵循10%原則,即每週所增加的強度、時間、總量,不該超過之前活動量的10%。從事不熟悉或不常從事的運動形式,也會更容易發生肌肉酸痛的現象。

3

規律運動,適可而止

平時很少運動,偶爾運動一次很容易就累到不行,運動時期,不僅是規律運動,還要規律睡眠,休息能減緩肌肉酸痛的現象,還可以促進血液迴圈,能加速代謝產物的排除。運動要有計劃地去堅持,而不是抱著一次運動就頂一周的想法。

4

產生酸痛後,低強度運動緩解

如果已經產生酸痛,可以適當做一些低強度運動。比如拉伸、瑜伽、太極,這樣較低強度的運動,可以幫助你增加血液迴圈,促進營養傳輸,增強肌肉功能。

總之運動還是循序漸進比較好

剛開始千萬不能用力過猛!

相信持之以恆的努力

一定會讓夢想中的好身材越來越近

2

循序漸進,避免不熟動作

在增加運動量時要遵循10%原則,即每週所增加的強度、時間、總量,不該超過之前活動量的10%。從事不熟悉或不常從事的運動形式,也會更容易發生肌肉酸痛的現象。

3

規律運動,適可而止

平時很少運動,偶爾運動一次很容易就累到不行,運動時期,不僅是規律運動,還要規律睡眠,休息能減緩肌肉酸痛的現象,還可以促進血液迴圈,能加速代謝產物的排除。運動要有計劃地去堅持,而不是抱著一次運動就頂一周的想法。

4

產生酸痛後,低強度運動緩解

如果已經產生酸痛,可以適當做一些低強度運動。比如拉伸、瑜伽、太極,這樣較低強度的運動,可以幫助你增加血液迴圈,促進營養傳輸,增強肌肉功能。

總之運動還是循序漸進比較好

剛開始千萬不能用力過猛!

相信持之以恆的努力

一定會讓夢想中的好身材越來越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