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武則天夢見一隻鸚鵡,但鸚鵡兩隻翅膀都斷了,於是她想到了一個人

雖然武則天當皇帝這些年政績斐然, 整個國家的國力都在提升, 但是這無法掩蓋現在坐的王朝並不是她的的事實, 這天下, 終究還是李家的。 所以隨著殺伐果決的女皇年歲漸長, 繼承人的問題就變得越來越重要, 而她在這件事情上也並不能果斷的下決定, 而是猶豫了很久。

本身她因為嚴刑峻法就已經留下了“暴君”的名聲, 若是候選人再選不對, 那麼她的身後名還不一定會變成什麼樣子, 所以接班人這件事一定要考慮好。 狄仁傑跟她說一定要選自己的親生兒子, 而她也確實是這麼想的, 畢竟親兒子有血緣關係,

比起其他人來都要近一層。 這樣自己不僅能夠長久的得到供奉, 自己的子孫還能接下去發展事業, 一舉兩得。

武承嗣

最初的時候, 女皇露出了要將武承嗣立為太子的想法, 為了給太子鋪路, 她甚至殺掉了反對冊立他的丞相岑長倩、格輔元。

但是儘管如此她對武承嗣和武三思這兩個人還是心存忌憚的。 這兩個人是她的侄子, 但是他們的父親僅僅是她同父異母的兄弟, 年少在家時沒少欺負她, 所以在武則天掌權後將他們兩個流放到了偏遠地帶, 二人不長命, 死在了那裡。

她雖然留下了兩個侄子的命, 但是畢竟與他們有間接的殺父之仇, 萬一他們心懷怨恨, 現在裝聽話, 將來成了太子、成了皇帝報復她怎麼辦?所以她對這兩個人並不放心。

睿宗

武則天不姓李, 她當了皇帝無異于篡位, 所以她對一切有可能搶了自己權的人都十分忌憚, 包括自己的親生兒子。 畢竟他們才是有著李家血統, 名正言順的繼承人。 為了徹底清除掉威脅自己地位的隱患,

她將兩個兒子送上了斷頭臺, 還遠遠的貶謫了一個, 剩下的一個識時務, 聽話的留在她身邊, 但是這樣依然不能打消她的疑心, 時不時的打壓一下自己的兒子, 甚至有時候還會將他拘禁起來, 連他的兩個妃子都被殘忍的殺害了。

這般迫害自己的親骨肉她心裡不是不難受的,

但是畢竟是她搶了孩子的東西, 她怎能不心虛呢?

其實, 就算是給兒子又怎麼了, 他們雖然有李家的血統, 但是也是她的兒子不是嗎?要是她早定下自己的兒子之一擔任皇位, 也不會有後來這麼多事情了。

廬陵王

一旦武則天去世, 那麼她的兒子們再爭奪皇位就不是和她了, 而是爭奪她的皇位, 所以自己百年以後, 兒子們只會是她的繼承者而不是競爭者, 那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又有什麼問題呢?想通了這一點, 武則天糾結的主要問題也就解決了。 關鍵的是, 她還在重要時刻做了一個夢, 讓事情有了轉折。

她夢見了一隻大鸚鵡, 但是鸚鵡的兩隻翅膀都折斷了。 狄仁傑聽聞此夢, 給她解釋說,

鸚鵡鸚鵡, “鵡”不就是“武”嗎?這支鸚鵡就是您啊, 那兩隻翅膀就是您還活在人世的兩個兒子, 要是您啟用這兩個兒子, 那翅膀自然而然的不就長好了嗎?

當時她也就只有這兩個兒子了, 而狄仁傑的一番話恍若驚醒了夢中人, 讓她立自己兒子當皇帝的想法越來越清晰, 更何況狄仁傑還建議她就用自己的兒子,這血脈是一脈相承的啊!狄仁傑說的在理,這夢也來得及時,武則天的心思開始搖擺不定起來,是立同姓的侄子還是立異姓的親生兒子,在她的心中有了一個輪廓模糊的答案。

男寵助攻

武則天晚年的生活比較放縱,明目張膽的養了幾個男寵,但是隨著她年齡的增長,最受寵的男寵張易之、張昌宗不禁開始擔憂起自己的前程來。女皇一旦逝世,那他們就沒有了庇護傘,還不知道會有什麼下場,為今之計,就是趕緊為將來的皇帝立個功,遞交一份投名狀。

這時,大臣吉頊趁機勸導兩人,讓他們說廬陵王的好話, 現在武氏諸王都沒有被立為太子的苗頭,那大位不外乎是在她兩個兒子中間選,你們勸說女皇把廬陵王接回來,這樣百年以後你們也能免除一場禍患,保個富貴啊!

兩人聽了也心動了,於是經常向女皇進言,說應該把廬陵王接回來,讓兩個兒子當她的臂膀,這樣一來,身邊所有的人物、跡象似乎都表明天命所歸,於是武則天也不再想著讓侄子當太子的念頭了,而是將廬陵王——李顯接回來了。

更何況狄仁傑還建議她就用自己的兒子,這血脈是一脈相承的啊!狄仁傑說的在理,這夢也來得及時,武則天的心思開始搖擺不定起來,是立同姓的侄子還是立異姓的親生兒子,在她的心中有了一個輪廓模糊的答案。

男寵助攻

武則天晚年的生活比較放縱,明目張膽的養了幾個男寵,但是隨著她年齡的增長,最受寵的男寵張易之、張昌宗不禁開始擔憂起自己的前程來。女皇一旦逝世,那他們就沒有了庇護傘,還不知道會有什麼下場,為今之計,就是趕緊為將來的皇帝立個功,遞交一份投名狀。

這時,大臣吉頊趁機勸導兩人,讓他們說廬陵王的好話, 現在武氏諸王都沒有被立為太子的苗頭,那大位不外乎是在她兩個兒子中間選,你們勸說女皇把廬陵王接回來,這樣百年以後你們也能免除一場禍患,保個富貴啊!

兩人聽了也心動了,於是經常向女皇進言,說應該把廬陵王接回來,讓兩個兒子當她的臂膀,這樣一來,身邊所有的人物、跡象似乎都表明天命所歸,於是武則天也不再想著讓侄子當太子的念頭了,而是將廬陵王——李顯接回來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