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烽火張垣」察南抗日根據地的創建和發展(一)

烽 火 張 垣

編者按

張家口地處太行山、燕山和陰山山脈交匯處, 是華北平原與蒙古高原交界之地, 是連接蒙古高原地區與中原的唯一要塞, 獨特的地理位置, 決定了張家口這座城市重要的經濟、軍事、文化地位。 翻開張家口這座城市的發展史, 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戰爭史, 一處處聲名遠揚的昔日戰場, 一座座閱盡滄桑的要塞故壘, 一段段氣若長虹的長城古垣, 訴說著從上古民族融合到解放戰爭最後決戰期間50多場著名的戰事, 承載著歷代前賢、愛國將領、仁人志士的豐功偉績。 張垣方志按西元紀年梳理了曾在張家口地區發生的重要戰事以及相關內容,

以饗讀者。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 八路軍在華北地區建立了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為堅持抗戰、牽引和消耗日軍發揮了重要作用, 察哈爾省也先後建立了平西、平北、察南、察北等抗日根據地。 今天張垣方志向大家推送察南抗日根據地的創建和發展, 歡迎您在文章後與我們互動留言。

察南抗日根據地

平型關戰役後, 八路軍一一五師楊成武獨立團, 於1937年10月10日夜襲淶源城, 當晚收復, 10月15日, 獨立團在廣靈、靈丘的馮家溝設伏, 殲滅日軍第五師團第二運輸大隊100多人, 並一度收復廣靈、靈丘、蔚縣、陽原、淶源、渾源、易縣7座縣城, 隨後向平西(平漢路北段)、平綏路東段挺進。

獨立團收復蔚縣的第三天, 團長楊成武與方國華、鐘蛟蟠等部隊的同志同中共蔚縣地下黨組織的代表賈吉平、楊普澤、鄒嘉甫等人見了面, 並及時在蔚縣召開了有各界代表2000多人參加的大會。 大會選舉成立蔚縣抗日自衛政府, 鐘蛟蟠任縣長(後由張蘇接任),

還選舉以趙凡夫任主任的抗日救國會。 會後, 楊成武作了動員講話, 他闡述了共產黨的抗日主張, 揭露控訴了日軍的侵華罪行, 分析了盧溝橋事變以來國際國內的形勢, 介紹了平型關大捷的戰況, 號召全縣人民有錢出錢, 有槍出槍, 有人出人, 積極投入到抗日救亡的偉大鬥爭中。 會後, 楊成武又主持召開了部分有名望、有民族氣節的愛國紳士座談會, 動員他們以民族大義為重, 為全民族的解放事業盡一份責任。 蔚縣首富王朴激動地表示, 國家興亡, 匹夫有責, 自己雖不能效仿前方將士衝鋒陷陣, 但願捐些錢物, 以表抗日愛國之心。 他當場捐獻5萬銀元, 報名參加了縣抗日救國會。

察南冀抗日根據地

蔚縣抗日政府成立後, 及時召開了公捕公判大會, 處決了一批漢奸、惡霸, 震懾了敵對勢力, 大大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抗日積極性。 僅一個月時間, 全縣收集槍支1500多支, 4000多名青壯年參加了八路軍和地方工作, 出現了父送子、妻送郎、兄弟爭相上戰場的可喜局面。

獨立團也由1700多人很快發展到7000餘人, 10月底奉命擴編為獨立第一師。 獨立團到蔚縣時, 正值秋末初冬季節, 戰士們還穿著破爛的單衣, 蔚縣人民用捐獻的錢物及時地為戰士們解決了棉衣、棉被、鞋帽等, 裝備了這支抗日軍隊。

11月上旬, 擴編的獨立一師副團長陳正湘與一營營長曹保堂帶領兩個連及從蔚縣抗日自衛政府、救國會抽出的武建民、張紹武、梁濟民、劉一鳴等十幾名地方武裝人員, 組成了武裝工作隊去陽原縣開闢工作。 工作隊出蔚縣城, 渡壺流河, 經五岔峪, 到揣骨町, 再過桑乾河到達陽原。 陽原縣城內駐有偽員警和保衛團200多人。 開始時, 他們緊閉城門, 準備抵抗, 後經武工隊開展政治攻勢, 知道是八路軍正規部隊, 未敢抵抗。武工隊隨即進城,一批偽警人員乘武工隊入城之機向西逃竄,其餘偽警人員被繳械。武工隊進城後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宣佈成立陽原縣抗日自衛政府,由武建民任縣長。第二件工作是動員陽原縣的知名人士、知識份子參加抗日救國會,選舉蘇瑞東為主任兼鋤奸委員。第三件工作是召開群眾大會,宣傳中國共產黨抗日主張和平型關戰役的勝利,號召“有錢出錢,有槍出槍,有人出人”,全力支援抗戰。另外,武裝工作隊還發動群眾鋤奸反特,將沒收的漢奸衣物、傢俱分給貧苦群眾,還沒收了敵偽的一部分錢財,募集了一部分現款,解決了部隊的部分冬裝。

察南冀抗日根據地

日軍為保證其後方及鐵路運輸的安全,不久便對剛剛建立的晉察冀根據地進行了大圍攻,北路日軍從平綏線南下,撲向陽原。由於敵我力量懸殊,陽原縣的群眾還尚未完全發動起來,加上獨立團奉命去廣靈接替防務,武工隊在進駐陽原的第七天夜裡便撤出縣城,過桑乾河到揣骨町返鄭家窯,後又撤到蔚縣的湧泉莊,停留一夜回到蔚縣城,兩天后南撤到靈丘縣的上寨。這次組建的蔚縣、陽原縣抗日自衛政府和抗日救國會,時間雖短,但是宣傳了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救國政策,在政治上有較大影響。(未完)

(文章摘選自《張家口市志》《河北抗日戰爭簡志》《張家口事典》《細說張家口》《張家口軍事志》《張家口歷史文化叢書》《中共張家口地方史》《近代察哈爾軍事問題研究》《張家口文史·抗戰專輯》《赤城英烈》《聶榮臻: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創建和發展》,國防部網站,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八路軍太行紀念館網站等資料)

未敢抵抗。武工隊隨即進城,一批偽警人員乘武工隊入城之機向西逃竄,其餘偽警人員被繳械。武工隊進城後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宣佈成立陽原縣抗日自衛政府,由武建民任縣長。第二件工作是動員陽原縣的知名人士、知識份子參加抗日救國會,選舉蘇瑞東為主任兼鋤奸委員。第三件工作是召開群眾大會,宣傳中國共產黨抗日主張和平型關戰役的勝利,號召“有錢出錢,有槍出槍,有人出人”,全力支援抗戰。另外,武裝工作隊還發動群眾鋤奸反特,將沒收的漢奸衣物、傢俱分給貧苦群眾,還沒收了敵偽的一部分錢財,募集了一部分現款,解決了部隊的部分冬裝。

察南冀抗日根據地

日軍為保證其後方及鐵路運輸的安全,不久便對剛剛建立的晉察冀根據地進行了大圍攻,北路日軍從平綏線南下,撲向陽原。由於敵我力量懸殊,陽原縣的群眾還尚未完全發動起來,加上獨立團奉命去廣靈接替防務,武工隊在進駐陽原的第七天夜裡便撤出縣城,過桑乾河到揣骨町返鄭家窯,後又撤到蔚縣的湧泉莊,停留一夜回到蔚縣城,兩天后南撤到靈丘縣的上寨。這次組建的蔚縣、陽原縣抗日自衛政府和抗日救國會,時間雖短,但是宣傳了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救國政策,在政治上有較大影響。(未完)

(文章摘選自《張家口市志》《河北抗日戰爭簡志》《張家口事典》《細說張家口》《張家口軍事志》《張家口歷史文化叢書》《中共張家口地方史》《近代察哈爾軍事問題研究》《張家口文史·抗戰專輯》《赤城英烈》《聶榮臻: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創建和發展》,國防部網站,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八路軍太行紀念館網站等資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