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3次考舉人都名落孫山的盛宣懷,是如何一躍成為大清豪門的

盛宣懷家族從晚清中下層官僚一躍到大清豪門, 前後花了近百年時間。 盛宣懷運氣好, 趕上了歷史潮流, 他27歲時經友人推薦走入了李鴻章的幕府, 並很快獲得器重。

盛宣懷精明過人, 在李鴻章操辦洋務的背景下, 他既是官場中的商人, 又是商人中的官吏, 集官商於一身。 在辛亥革命之前, 盛宣懷家族的財富也達到了頂點。 不過盛極而衰, 作為清朝末代鐵道部長, 盛宣懷國有化鐵路的政策激起的反抗最終淹沒了大清朝。 而他自己也成了大清的掘墓人, 家族也很快衰落。

盛宣懷出生於1844年11月, 據說那年春天, 盛隆夢見常州老宅庭院中的杏花開得燦爛如錦, 覺得是個吉兆。 結果, 兒子盛康這年不但中舉, 又喜得貴子。 盛隆就給孫子取了個字型大小“杏蓀”。 說也奇怪, 此後盛家果然發達起來。

當然“吉兆”只是傳說而已, 盛氏家族的發達是靠抓住機遇。

時任江蘇巡撫的李鴻章是盛康的同年,

建議盛康回常州後開幾家典當行, 定可賺錢。 盛康本來也就閑著, 聽了李鴻章的意見, 一回常州就積極籌辦此事。 沒想到生意好得出奇。 盛康看出這是一生財之道, 接下來在常州、南京、江陰、無錫、宜興、常熟大張旗鼓地開起典當來。 不到10年, 盛氏旗下的典當有了20多家, 盛氏私有帳號“愚記”的資產高達數百萬兩白銀。

從常州大戶到大清豪門, 這一跨躍是由盛宣懷來完成的。 盛宣懷只中過秀才, 參加三次鄉試考舉人都名落孫山, 後來乾脆管起了典當錢莊生意。 1870年, 李鴻章率軍前往陝西征剿回民起義軍。 經朋友介紹, 盛宣懷進了李鴻章幕府當文書, 從此跟隨李鴻章一步步從軍營文書做到一品尚書,

從典當掌櫃變為掌握大清十幾家壟斷企業的實業家。

李鴻章為何那麼器重一個連舉人也沒有考上的幕僚?李鴻章所以器重盛宣懷, 是因為盛宣懷的“經世致用”思想符合他的洋務強國宏圖, 盛宣懷的務實和精幹也符合他的用人要求。

但清王朝土崩瓦解的導火線也正是盛宣懷點燃的。

宣統三年四月, 郵傳部大臣盛宣懷突然下令, 把“官督商辦”的鐵路收歸國有。 這樣一來, 投資粵漢、川漢鐵路的股東們, 一下子被剝奪得兩手空空, 由此引發了四川劇烈的鐵路風潮。 綽號“屠夫”的四川總督趙爾豐實行武力鎮壓, 引起了更加激烈的反抗。

四川兵力不足, 清廷則派湖北的新軍到四川參與鎮壓, 由此造成湖北軍備空虛。 這一年農曆八月十九日武昌發生兵變, 辛亥革命爆發。 如此說來, 盛宣懷無意中點燃了辛亥革命的導火線, 他成了大清王朝的第一個掘墓人。

辛亥革命後, 盛宣懷的社會地位一落千丈。 他在常州、蘇州、杭州一帶的地產、當鋪均被沒收。 他逃往日本避難後,

致函各地的親朋為他藏匿財產, 真是愛財如命。

盛宣懷死時有一份冗長的遺產清單, 僅其家鄉的一處住宅就有 240間, 一個田莊有地3000畝。 他在上海的租界內的房產價值白銀1000余萬兩……

當年的盛宣懷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 他的正當收入已可滿足個人和家庭的一切物質需求, 為何還要無休止地斂財呢?我們研究一下自古以來那些貪官的歷史和劣跡,會發現他們有一種共同的心理疾病,那就是虛幻的佔有欲。

儘管他們早已豐衣足食,富得流油,但更多的佔有是心靈的渴望,這種渴望永遠沒有滿足的止境。

為何還要無休止地斂財呢?我們研究一下自古以來那些貪官的歷史和劣跡,會發現他們有一種共同的心理疾病,那就是虛幻的佔有欲。

儘管他們早已豐衣足食,富得流油,但更多的佔有是心靈的渴望,這種渴望永遠沒有滿足的止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