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除了731之外,侵華日軍還有四支鮮為人知的細菌部隊

說起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在中國境內設立的細菌戰部隊, 大家首先就會想到在哈爾濱的731部隊。 然而, 除了臭名昭著的731部隊之外, 日軍在中國境內其實還有四支鮮為人知的細菌戰部隊。

長春100部隊

100部隊前身是日本關東軍臨時病馬收容所, 1931年在瀋陽成立, 1933年搬遷至長春。 病馬收容所成立之初, 主要是為關東軍的軍馬防治馬疫。

1933年4月, 齊齊哈爾市附近流行馬的炭疽病, 日本懷疑這是是蘇聯秘密發動的細菌戰。 於是, 關東軍獸醫部指令病馬收容所成立畜類細菌戰研究室。 這與731部隊的成立幾乎同時, 731部隊是1932年在中國東北成立, 1933年在哈爾濱背蔭河建成“中馬城”細菌實驗場。

1936年8月1日, 關東軍正式設立軍馬防疫廠, 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後, 該部隊改用秘密番號“第100部隊”。

100部隊研製的細菌武器主要是針對牲畜和農作物的, 也有作為謀略武器的植物性毒藥。 100部隊在研製細菌武器過程中,

也大量使用了人體活體試驗。 到1945年, 100部隊研製的細菌武器已經可以殺死150萬頭牲畜, 還能傳染土壤細菌使其無法耕種。

1945年8月, 蘇聯遠東軍出兵東北, 關東軍下令銷毀細菌戰痕跡。 100部隊被解散, 人員撤退到朝鮮, 長春孟家屯100部隊基地被迅速摧毀。

北京1855部隊

該部隊全稱日本華北派遣軍“北支”(甲)1855部隊, 由於隱藏極深, 日本投降時有足夠時間銷毀罪證, 造成世人對其內情和罪惡都很少瞭解, 其主要成員也都喬裝打扮逃回日本國內。

1937年七七事變後, 日軍侵佔北平後, 強佔了天壇公園西南角原國民黨中央防疫處生物製品所, 開始籌建細菌戰基地“華北派遣軍防疫給水部”。

1855部隊總人數1500人, 除北平總部外, 天津、太原、濟南、石家莊、張家口、鄭州、開封、青島、包頭、徐州等城市都有其分支機搆。

1855部隊與731部隊一樣, 都犯下了對人體進行細菌和解剖在實驗的罪行, 只不過在華北地區的廣大城鄉, 這種罪行更加隨意和喪心病狂。 1855部隊把“當作動物做實驗”的活人稱為“猿”, 時常在華北進行“掃蕩”和製造“無人區”時,

就對俘虜的抗日戰士和平民百姓“自由”解剖。

從七七事變到抗戰勝利的8年間, 1855部隊在華北地區散播霍亂、鼠疫、傷寒等細菌約70次, 造成大量中國軍民傷亡。

廣州8604部隊

8604部隊直屬于侵華日軍“南支那派遣軍”, 1938年9月, 該部隊前身在日本國內編成。

1939年4月, 日軍佔領廣州後, 改稱“南支那防疫給水部”。 因為“南支那派遣軍”代稱為“波”集團, 所以該部隊又稱“波”字8604部隊。

8604部隊在廣州的駐地是當時中山大學的醫學院, 中山大學醫學院有現成的實驗室、化驗室、解剖室、教學室, 十分適合作為細菌戰基地。

8604部隊配備1200人, 除廣州本部外, 在廣東、福建、廣西、香港等地都有支部。 8604部隊的第三任部隊長佐藤俊二在1930年代初與731部隊部隊長石井四郎同在日本陸軍軍醫學校擔任教官, 此人後來又調任另外一支日軍在華中地區的細菌戰部隊1644部隊擔任部隊長。

由於資料稀少, 8604部隊是侵華日軍五大細菌戰部隊裡, 罪惡面貌被揭露最不充分的一支部隊。 史學界一直懷疑福建鼠疫、廣西霍亂、東莞天花大流行與8604部隊有關。

南京1644部隊

1937年,南京陷落,731部隊部隊長石井四郎開始以南京為基地,進一步擴大細菌戰的研究網路。

1939年4月18日,榮字1644部隊成立,對外名稱叫“中支那防疫給水部”,石井四郎同時兼任1644部隊首任部隊長。

1644部隊本部設在南京中央陸軍醫院,在上海、蘇州、常州、杭州、九江、南昌、安慶、漢口等地設立了12個分部,總部與各分部的工作人員總數達1500多人。731部隊主要生產化學毒氣,而1644部隊則側重霍亂、鼠疫等細菌生物試驗,研究、生產大量鼠疫跳蚤是他們的特長。

1644部隊除在動物身上做實驗外,還進行了慘無人道的活人試驗。活體的來源主要是戰俘,當時大多數是從老虎橋監獄獲得。當時駐南京的日軍部隊也極少知道1644部隊的真相,被抓去作試驗的人更沒有一個能活著出來。

1644部隊的細菌生產能力十分驚人,日軍投降後,將南京這家細菌戰劑生產廠尚存的細菌培養原料——瓊脂、蛋白腖和牛肉膏等約數十噸運回上海江灣的國防醫學院,竟裝了十節火車廂,國防醫學院又將這批原料轉給上海生物製品所應用,據說用了十多年還未用完。

原創文章寫之不易,還請各位多多支持、多多點贊、多多轉發,小編在此謝過了!

南京1644部隊

1937年,南京陷落,731部隊部隊長石井四郎開始以南京為基地,進一步擴大細菌戰的研究網路。

1939年4月18日,榮字1644部隊成立,對外名稱叫“中支那防疫給水部”,石井四郎同時兼任1644部隊首任部隊長。

1644部隊本部設在南京中央陸軍醫院,在上海、蘇州、常州、杭州、九江、南昌、安慶、漢口等地設立了12個分部,總部與各分部的工作人員總數達1500多人。731部隊主要生產化學毒氣,而1644部隊則側重霍亂、鼠疫等細菌生物試驗,研究、生產大量鼠疫跳蚤是他們的特長。

1644部隊除在動物身上做實驗外,還進行了慘無人道的活人試驗。活體的來源主要是戰俘,當時大多數是從老虎橋監獄獲得。當時駐南京的日軍部隊也極少知道1644部隊的真相,被抓去作試驗的人更沒有一個能活著出來。

1644部隊的細菌生產能力十分驚人,日軍投降後,將南京這家細菌戰劑生產廠尚存的細菌培養原料——瓊脂、蛋白腖和牛肉膏等約數十噸運回上海江灣的國防醫學院,竟裝了十節火車廂,國防醫學院又將這批原料轉給上海生物製品所應用,據說用了十多年還未用完。

原創文章寫之不易,還請各位多多支持、多多點贊、多多轉發,小編在此謝過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