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越戰中的煉獄——貓耳洞,殘酷得難以想像,老兵:死好受,苦難熬

貓耳洞最早是為了躲避日軍的空襲, 後來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大量使用。 老兵們常說, 在洞裡待一年, 就把一輩子的苦都吃完了。 今天我們來瞭解一下, 先輩們為了保衛祖國, 經受了多少常人難以忍受的苦難。

這是高約一米, 寬則幾十釐米, 縱深長度不等, 小的僅供一人容身, 大則可納三五人的簡易戰地掩蔽工事。 戰士們進出貓耳洞都需要低頭彎腰, 即便是在洞中躺下休息, 也需要蜷縮成一團。 就是這樣的小洞, 戰士們一待就是數月, 甚至長達一年, 簡直比受刑還難受。

貓兒洞最可怕的不是它的狹窄, 而是高溫和潮濕。 老兵們曾有一句話廣為流傳“死好受, 苦難熬”。 要知道, 當地是亞熱帶氣候, 貓兒洞溫度要比地面高出十幾度, 有些貓耳洞內的溫度甚至高達50度。

而且, 當地濕度極大, 地勢高的貓耳洞還好, 如果是在地勢低的位置, 一旦碰上下雨, 洞內都是漫過膝蓋的污水,

蹲著都困難, 躺下休息簡直就是奢望。 戰士們只能將用過的彈藥箱壘起來, 輪流坐在上面休息片刻。

高溫高濕的狹小洞內, 戰士們待久了之後, 身上的衣物就會和皮肉爛一起, 一扯就是血肉模糊的一片。 戰士們只好將身上的衣物都脫掉,

但是這又引來另一個問題。

在那樣的戰爭環境下, 戰士們的資源極其匱乏, 衛生條件差, 很容易滋生各種蚊蟲。 叢林的蚊蟲, 可不是我們平時見到的那麼弱不禁風, 戰士們被蚊蟲叮咬之後, 瞬間腫成大包, 洞內高溫潮濕很容易就發炎潰爛, 一碰就是鑽心的疼。

不只是身體上的病痛, 戰士們還要忍受精神上的折磨。 敵人隨時都有可能摸到附近, 冷不丁地扔進一顆手雷。 又或是趁夜色, 順著電話線摸進洞內偷襲。

即便是這麼艱苦的環境, 戰士還是堅定不移地守護自己的陣地, 沒有後退半步, 因為他們知道, 自己的身後就是祖國。 如今中國的強大, 正是這麼一群人, 用自己的鮮血換來的。 我們應該時刻銘記他們的愛國精神, 努力讓我們的祖國更強大, 讓他們在另一個世界知道自己的犧牲是值得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