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慈禧提拔此人,希望能輔佐溥儀,臨終前曾預言:只有他能挽救中國

在滿清王朝統治中國兩百多年的時間裡, 既出現過為後人稱道的康乾盛世, 又有過割地賠款, 賣國求榮的屈辱與不堪。 特別是在清王朝統治後期, 出現了一系列的統治危機, 多次面臨滅頂之災, 面對內外交困的局面, 在鴉片戰爭後折騰了半個多世紀最終走向滅亡。

在晚清, 慈禧能夠掌權近半個世紀, 在她掌握大清政權的幾十年間, 中國與西方國家的差距越拉越大, 最終成為清政府滅亡的罪魁禍首。 一生多次垂簾聽政長達四十七年, 是清朝後期的實際掌權者, 被稱為中國第二任"女皇帝"。 慈禧對中國近代歷史的走向影響巨大。

1908年11月15日, 慈禧去世。 慈禧去世的前一天, 光緒帝也駕崩了。 所以慈禧早就定好了後事, 一是命醇親王載灃為攝政王, 二是立年僅兩歲的溥儀為帝。 除此之外, 慈禧臨死前還曾預言, 能挽救中國於水火之中的人, 唯有袁世凱。 慈禧何出此言?

慈禧和袁世凱的淵源始于戊戌變法, 袁世凱背叛維新派, 像光緒高密, 最終得到了慈禧的賞識和信任, 把他當成忠臣對待, 自此, 袁世凱也開始走向了仕途。 受到了慈禧十分的恩寵。 1899年1月, 慈禧接見了袁世凱, 賞其在西苑門內騎馬, 後又將袁世凱的新建陸軍改為武衛右軍, 成為慈禧的心腹部隊。

慈禧在臨死前為了維持大清朝的統一, 希望袁世凱輔佐年僅三歲的溥儀, 因為她知道還是孩童的溥儀, 是沒有能力挽救水深火熱的國力羸弱的清朝政府, 為了大清的一線希望只能討好袁世凱。 後來的事實證明, 慈禧的預言是對的。 辛亥革命後, 也正是由於袁世凱的存在, 溥儀才能和平退位, 使得清朝免於戰火, 而且還享受了一系列優待條件, 這對清朝、對中國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所以說, 慈禧說只有袁世凱才能救中國並不是信口胡說, 袁世凱的這一輩子, 提出了不少西方先進的前衛觀點, 但最後都毀滅在他的"稱帝救國"的欲望中, 但是我們也不能磨滅他曾經對中國做出的貢獻!現在很多學者對袁世凱犯的錯誤進行了推翻和澄清, 而且對他當時對中國做出的貢獻給予了肯定的態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