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自稱替宮裡陶真人辦事,連雲南沐王府都搶著給他送錢

嘉靖三十四年。

雲南。

定邊縣。

一個道士模樣的人, 帶著四個隨從, 闖入縣衙。

縣令大驚, 哪裡來的道士, 如此大膽, 竟敢擾亂公堂秩序, 正要喝令衙役們拿下, 卻覺得這道士似笑非笑, 一點也不怕。

他倒是有點怵了。

為何?

當今皇上篤信道術, 道士陶仲文炙手可熱, 加官進爵, 賞賜無算。 難道, 這個膽大包天的道士, 也是宮裡出來辦事的?

(道士劇照 圖片來源網路, 感謝原作者, 若有侵權, 請聯繫刪除)

想到此層, 他放下驚堂木, 凜然問到, 你是何人, 為何闖衙門?

道士哈哈大笑。

我闖衙門?是你自己不懂事啊。 我辦的是皇差, 你不來出迎就算了, 竟然反問起我來了?難道你沒有接到上級行文嗎?

行文?什麼行文?縣令沒接到。 但他隱隱覺得這個傢伙, 好像不簡單。

於是起來, 走到堂中, 問, 本縣並無接到行文, 不知你所來何事。

道士手一揮, 手下便送上來一張黃紙, 上寫著, 為皇上治藥之需,

到雲南採集龍涎, 請各地衙門相助。 署名處寫著很大三個字——陶仲文!

縣令一看, 知道來的是大人物, 慌忙拱手, 說您有何需要我們做的, 儘管開口。

道士說, 大人, 別急, 您還沒接到行文呢。 等接到了, 再說不遲。

縣令急忙陪著笑說, 不必不必。 陶真的人事, 就是我們的事, 絕不敢怠慢。 那文書嘛, 肯定是在哪個地方耽擱了。 沒關係, 那上面的章, 沒有陶真人的字好用啊。

道士說, 也不必你們幫什麼, 只要派幾個人帶我們去采龍涎就行了。

縣令說, 簡單, 簡單。 來人啊, 快去找幾個采藥的來, 看真人要去哪裡采龍涎。

不一會, 來了幾個常在山裡采草藥的, 供道士差遣。 道士也不客氣, 帶著人就往大山裡走。 這一去, 就是半個月, 他們“至梯懸崖而上,

從石乳隙中, 取物三條, 雲是龍涎, 見鱗甲異物風雲之狀”, 收穫不小。

花開兩朵, 各表一枝。 道士一走, 縣令急忙報告知府, 知府又報告巡撫, 連世鎮雲南的沐王府黔國公都知道了。 他們聚在小小的定邊縣, 爭相給道士進貢, 求他在陶真人面前說說他們的好話, 請陶真人能在皇上面前提一提他們就行了……

道士連連點頭, 說必須的必須的……

然假扮的, 終究會露出狐狸尾巴。 這些道士拿著大把銀子, 喝酒吃肉, 被人看到了, 覺得不像修道之人, 一眾官員才回過神來。 如夢初醒一般, 說這也不像那也不像……道士被抓, 一審, 什麼都招了。 原來他是麻城人, 叫吳尚堯。 陶仲文的手書什麼的, 都是假冒的……

事情報到朝廷, 嘉靖皇帝大怒, 吳尚堯被處死。

與背時的吳尚堯不同, 之後數年, 龍虎山道士汪得洋以及一個叫梁廷材的傢伙相繼借宮中事行騙且得逞, 最終未被抓到, 逃過一劫。

記載這些事的明朝沈德符感慨, “佞幸用事, 奸人輩因而矯詔託名, 無忌憚至此, 今古蓋一轍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