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多爾袞與濟爾哈朗的權力之爭

皇太極一生四處征戰, 並且勤於政事, 事必躬親, 導致積勞成疾, 所以宸妃死後, 皇太極開始心力憔悴, 身體急轉直下, 最終猝死。 年幼的福臨繼承皇位, 國家大事全委託給了多爾袞和前文所述的濟爾哈朗。 自此, 開始了多爾袞與濟爾哈朗長達12年的權力之, 同樣是濟爾哈朗的性格決定了他的命運。

皇太極積勞成疾

福臨即位時, 濟爾哈朗45歲, 多爾袞32歲, 濟爾哈朗比多爾袞大13歲, 擁有崇高的軍功、威望和地位, 但因為受父親舒爾哈齊與哥哥阿敏慘死命運的影響, 濟爾哈朗為人低調, 遠不像阿敏那樣鋒芒畢露、狂妄放肆, 加上年事已高, 不宜四處奔波征討。

為人低調的濟爾哈朗

所以, 多爾袞統率清軍, 一路勢如破竹, 所向披靡, 衝破了山海關, 逐漸開始入主中原, 卓著的軍功使得多爾袞成為了眾人心中萬分景仰的大英雄、大清王朝無往不勝的象徵。 而濟爾哈朗負責在後方默默無聞地處理日常性工作, 久而久之, 兩人在眾人心目中的差距也開始變得越來越大。

濟爾哈朗也深知自己鬥不過勢力強大的多爾袞集團, 因此, 福臨繼位以後, 他在表面上主動示弱, 要求將自己的名次調換到多爾袞之下, 並提出諸王大臣商討國事時,

只報告多爾袞即可, 不必報告自己。 多爾袞在外帶兵打仗, 他在盛京盡心輔佐幼帝, 塑造自己只會辦事、膽小懦弱的形象, 讓多爾袞兄弟可以更放心大膽、毫無後顧之憂地率領大軍攻明, 繼續開疆拓土, 為清朝入主中原做準備。

濟爾哈朗

濟爾哈朗的一再退讓, 甚至阿諛奉承, 逐漸助長了多爾袞的野心, 促使他不斷以合法方式加強自己的權力。 順治四年, 濟爾哈朗領銜其他王公, 聯名上書多爾袞, 溜鬚拍馬稱:“國家已經安定, 四海升平, 我們能享有這種安定的生活, 都是蒙受攝政王的福澤。 考慮到攝政王素有風疾, 跪拜不便, 請求在皇上面前免於跪拜。 ”

多爾袞獨攬大權

濟爾哈朗這樣的做法顯然有點“賤”, 已經全然沒有了帶兵打仗之人該有的浩然之氣。 這樣的濟爾哈朗, 除了會讓多爾袞看不起, 並不能博得他絲毫的好感!儘管如此, 在濟爾哈朗的一再縱容下, 多爾袞的地位和待遇卻在不斷提升, 一路從叔父攝政王, 發展到皇叔父攝政王, 再到最後變成皇父攝政王, 大權獨攬、專擅自恣, 甚至連皇帝的印璽也搬到了自己的家中。

多爾袞執掌玉璽

多爾袞執掌玉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