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終於明白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原因了,日本的信條決定日本的本性!

通史裡說, 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 日本人, 特別是日本的領導人就有一個明確的信條:

每個民族必須為自己去掠奪, 軟弱和膽小者將一無所獲。

他們的文職官員並進一步解釋了這一觀點,說:“這就象乘坐三等火車一樣;最初這裡有足夠的座位, 但是, 當更多的旅客擁進來後, 這裡就沒有位子給他們坐了。 假如你在肩肩相擦、用雙臂支撐自己時失去了自己的地方, 那麼, 你就不可能再恢復原來的位置。 ……必然的邏輯要求人們既要站穩腳跟, 又要將雙肘伸向任何可能出現的空間;如果你不這樣做,

別人就會佔據這塊空間。 ”

有了上述信條, 日本人的好戰好侵略就十分容易理解了。

日本人還有一個更厲害的信條, 這需要從柏拉圖的烏托邦說起。

古希臘的哲學家柏拉圖在他的烏托邦理想國裡, 有“一種高貴的謊話”, 他希望這種謊話能夠欺騙統治者,

而且無論如何一定要欺騙整個城邦的人民。 哲學家羅素說, 這個“謊話”編造得相當詳細。 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 神創造了三種人的這一教條:最好的一種是用金子作成的, 次好的是用銀子作成的, 而普通群眾則是用銅和鐵作成的。 用金子作成的人適於作衛國者(掌握政治權力的人), 用銀子作成的人應該是兵士, 而其餘的人則從事體力勞動。 孩子們通常(但不是永遠)都屬於他們父母的那一等級;如果他們不屬於那一等級的話, 那末他們就必須相應地升級或者降級了。

怎樣才能使“整個城邦的人民”都能相信這個神話呢?柏拉圖那麼聰明的人也覺得很難, “他認為使目前這一代人相信這種神話是不大可能的, 但是下一代的人以及以後的一切世代,

卻都可以教育得使他們並不懷疑這種神話”。

哲學家羅素感慨萬端, 說“柏拉圖認為對這種神話的信仰可以在兩個世代之內培養起來, 這一點是很正確的”。 關於這個神話, 英國的羅素先生在寫他的《西方哲學史》時, 卻從遙遠的東方遴選了一例,

那就是關於日本天皇的傳說:

“日本人被教導說, 天皇是由日神誕生的, 並且日本的建國要比全世界的一切國家都更早。 任何一個大學教授, 哪怕是在一部學術著作裡, 如果懷疑了這些教條, 就會因反日活動的罪名而被開除的。 ”(羅素《西方哲學史》卷一.第二篇.第十四章.柏拉圖的烏托邦)

不過, 對於柏拉圖的神話, 羅素還是保留了他的意見, “但柏拉圖所似乎未能認識到的則是, 強迫別人接受這種神話卻是與哲學不相容的, 並且它包含著一種足以損害人類理智的教育”。

儘管如此, 關於日本天皇的傳說, 還是成了“政府所諄諄教誨的某些神話”, 變成了日本人的信條。 “柏拉圖明確地說過, 撒謊是政府的特權, 猶如開藥方是醫生的特權。 ”人們常說, 謊話重複一千遍就會變成真的, 神話的傳說恐怕就更是如此了。

十九世紀的最後30年, 明治維新使得日本從一個落後的亞洲國家變成了強國, 於是, 它便把自己的鄰居們當作“惡鄰”, 開始了它的侵略生涯。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它與希特勒德國一起戰敗了。不過,善於思辨的德國人卻能把自己與法西斯區分得清清楚楚,但日本人卻不行,軍國主義好象是他們的民族靈魂,正如史家所說,“在完成自身的現代化之後,日本開始了向亞洲大陸擴張的生涯。只要看看日本的好戰傳統,看看它的軍事領導人從最古時代起就享有的巨大威望,這一點也就毫不奇怪了。”據說,到了1978年,他們竟然秘密地把14個二戰中的甲級戰犯供到了他們的靖國神社,這些戰犯都是被遠東軍事法庭宣判並處決了的。

有意思的是,既然是“秘密”存放,就說明日本人自己也覺得這事做得不地道。不過,按照日本人的信條,若是假以時日,可能會發生柏拉圖“高貴的謊話”效應,發動侵略戰爭,禍害亞洲鄰國的戰犯們,慢慢地就會變成日本人的民族英雄。怎奈是,戰爭才剛剛過去幾十年,被害的鄰居們還是記憶猶新,南京大屠殺,日本人滅絕人寰的屠城,使得中國人刻骨銘心。慰安婦,日本人對佔領國人民殘暴野蠻的蹂躪,使得朝鮮半島的人們刻骨銘心。

無奈,日本人的信條使他們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矢口否認,什麼戰爭罪行,什麼南京大屠殺,沒有的事兒,一概不予承認,這倒乾脆俐落!日本人還是牢記他們的信條,慢慢來,柏拉圖“高貴的謊話”“可以在兩個世代之內培養起來”的!

日本人的這種不切實際的信條,與他們的政府和政治領袖人物有極大關係,他們不僅教育培養了國民們的這種信仰,而且可能正是他們在利用這種信條,來實現所謂的民族凝聚力。

日本人的這種信條,帶來了很不好的後果,它使得日本的鄰居們認為日本人不可信,感到有一種始終存在的危險。也使得日本人不能與鄰為善,與鄰為友,自己也覺得不安全。一個國家的鄰居又是不能選擇的,一個民族的發展,也是陰陽交替,勝衰有時,為此日本人不得不從遠方尋找靠山。作為一個普通的中國人,我不理解,日本人為什麼不能從自身著手,自立于東亞,與鄰居們友善相處、共同發展呢?

本文摘自天涯社區,作者woxinsihaiyang 原標題:日本人的信條

它與希特勒德國一起戰敗了。不過,善於思辨的德國人卻能把自己與法西斯區分得清清楚楚,但日本人卻不行,軍國主義好象是他們的民族靈魂,正如史家所說,“在完成自身的現代化之後,日本開始了向亞洲大陸擴張的生涯。只要看看日本的好戰傳統,看看它的軍事領導人從最古時代起就享有的巨大威望,這一點也就毫不奇怪了。”據說,到了1978年,他們竟然秘密地把14個二戰中的甲級戰犯供到了他們的靖國神社,這些戰犯都是被遠東軍事法庭宣判並處決了的。

有意思的是,既然是“秘密”存放,就說明日本人自己也覺得這事做得不地道。不過,按照日本人的信條,若是假以時日,可能會發生柏拉圖“高貴的謊話”效應,發動侵略戰爭,禍害亞洲鄰國的戰犯們,慢慢地就會變成日本人的民族英雄。怎奈是,戰爭才剛剛過去幾十年,被害的鄰居們還是記憶猶新,南京大屠殺,日本人滅絕人寰的屠城,使得中國人刻骨銘心。慰安婦,日本人對佔領國人民殘暴野蠻的蹂躪,使得朝鮮半島的人們刻骨銘心。

無奈,日本人的信條使他們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矢口否認,什麼戰爭罪行,什麼南京大屠殺,沒有的事兒,一概不予承認,這倒乾脆俐落!日本人還是牢記他們的信條,慢慢來,柏拉圖“高貴的謊話”“可以在兩個世代之內培養起來”的!

日本人的這種不切實際的信條,與他們的政府和政治領袖人物有極大關係,他們不僅教育培養了國民們的這種信仰,而且可能正是他們在利用這種信條,來實現所謂的民族凝聚力。

日本人的這種信條,帶來了很不好的後果,它使得日本的鄰居們認為日本人不可信,感到有一種始終存在的危險。也使得日本人不能與鄰為善,與鄰為友,自己也覺得不安全。一個國家的鄰居又是不能選擇的,一個民族的發展,也是陰陽交替,勝衰有時,為此日本人不得不從遠方尋找靠山。作為一個普通的中國人,我不理解,日本人為什麼不能從自身著手,自立于東亞,與鄰居們友善相處、共同發展呢?

本文摘自天涯社區,作者woxinsihaiyang 原標題:日本人的信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