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關注|中央文明辦專職副主任夏偉東看望慰問時代楷模、全國道德模範黃大發

時代楷模、全國道德模範黃大發在北京參加相關活動。 2月3日, 中央文明辦專職副主任夏偉東專程趕到黃大發住地看望慰問, 關切詢問他的身體狀況和生產生活情況, 並祝福他新年快樂、健康長壽、生活幸福。

夏偉東說, 老支書黃大發面對艱難險阻不退縮, 面對挫折不氣餒, 用一個共產黨員堅強的毅力和執著的信念, 不等不靠不要、積極主動作為, 幾十年如一日組織發動帶領群眾修渠, 引導群眾自發解決生產生活困難, 改善了鄉親們的生產生活條件, 讓鄉親們共用改革發展成果, 與群眾一同勤勞致富, 事蹟感人, 黨和政府不會忘記他所做的貢獻。

夏偉東囑咐相關部門人員要關心黃大發的生產生活, 讓他充分感受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

夏偉東說, 黃大發是農村黨支部書記的傑出代表, 是黨員幹部學習的楷模。 大家要進一步迅速掀起學習黃大發同志先進事蹟和崇高精神的熱潮, 學習他不忘初心、忠誠為民的精神, 學習他勇於擔當、攻堅克難的優良作風, 學習他克己奉公、苦幹實幹的清廉品德。 讓黃大發精神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與全國同步小康的精神動力。

黃大發

1935年11月出生, 是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團結村半坎組人, 1959年11月, 黃大發加入中國共產黨, 曾任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草王壩大隊大隊長、村長、村支部書記, 現任團結村名譽村支書。

20世紀60年代起, 他帶領200多名群眾, 歷時30餘年, 靠著鋤頭、鋼釺、鐵錘和雙手, 硬生生在絕壁上鑿出一條長9400米、地跨3個村的“生命渠”, 結束了當地長期缺水的歷史, 使草王壩每年糧食產量從原來的6萬斤增加到近百萬斤, 這條生命渠也被當地群眾親切的譽為“大發渠”。

不僅如此,水渠修好後,為了兌現“帶領村民致富”的諾言,黃大發把精力又放在脫貧致富上。他帶領群眾修村路、建學校、架電線、“坡改梯”,先後帶頭搞起養殖業、種植業,徹底改變了當地貧窮落後的面貌,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新時期的愚公移山精神。

2017年4月25日,中央宣傳部授予黃大發“時代楷模”榮譽稱號;5月13日,貴州省委授予黃大發“全省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稱號;9月,獲得“2017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2017年11月,榮獲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誠實守信類)。

黃大發同志是艱苦貧困山區中苦幹實幹引領群眾奮力脫貧的傑出代表,以堅定的信仰和不屈的精神,展現了貧困山區黨員百折不撓的魅力。

不僅如此,水渠修好後,為了兌現“帶領村民致富”的諾言,黃大發把精力又放在脫貧致富上。他帶領群眾修村路、建學校、架電線、“坡改梯”,先後帶頭搞起養殖業、種植業,徹底改變了當地貧窮落後的面貌,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新時期的愚公移山精神。

2017年4月25日,中央宣傳部授予黃大發“時代楷模”榮譽稱號;5月13日,貴州省委授予黃大發“全省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稱號;9月,獲得“2017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2017年11月,榮獲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誠實守信類)。

黃大發同志是艱苦貧困山區中苦幹實幹引領群眾奮力脫貧的傑出代表,以堅定的信仰和不屈的精神,展現了貧困山區黨員百折不撓的魅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