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絕版評書《宮門掛玉帶》,這個故事有點,嗯,有點飄

絕版評書《宮門掛玉帶》, 這個故事有點, 嗯, 有點飄

評書大家單田芳, 曾經說過一個《宮門掛玉帶》的故事, 現在已成絕版, 而這個故事情節曲折,

耐人尋味, 離奇的過程還是吸引了許多聽眾, 在其他文藝形式上也有不同的版本, 比如二人轉, 皮影戲等等, 可見受歡迎程度不低。

故事並不複雜, 也算是唐朝宣武門之變的序幕。

武德年間的一天, 秦王李世民有天傍晚路過他老爹的兩個失寵妃子門口, 聽見裡面有風月之聲。 趴在門縫裡一看, 竟然是太子和齊王在裡面亂搞。 正義感爆棚的秦王真是又氣又怕呀。 為了不動聲色地警告兄弟, 就把他老爹賞賜的那條玉帶掛在了宮門口。

第二天早上, 一夜風流的太子和齊王嚇傻了, 那倆聰明的妃子倒有主意, 拿著玉帶去告禦狀, 說秦王對她們“百般調戲”, “現扯下玉帶為證”。 皇帝大怒。 馬上宣秦王來問, 秦王顧全大局,

家醜難言啊!不肯在眾人面前說出真相。 於是皇帝暴怒, 把他打入天牢。 直到後來劉黑闥河北起兵, 太子他們搞不定, 皇帝才不得不把受冤的秦王放出來戴罪立功。

這也是玄武門之變前夕最驚心動魄的一幕鬥爭。 故事的口味很重, 善惡、陰謀、隱忍、忠誠、蒼涼, 還有隱約的色情意味, 都在我心裡中留下了十分深刻印象, 其分量遠勝於當年任何一部武打片或者瓊瑤劇。 以至於很多年後, 當我在觀看歷史劇《貞觀之治》的間隙, 居然還能依稀地想起“掛玉帶秦王惹禍, 入天牢敬德施威”。

現在, 歷史觀和世界觀都有長進,不那麼容易被騙了, 也有了自己的認知, 甚至從故事裡跳出來考慮問題。 秦王不是忠孝仁義的完人。 說太子齊王穢亂後宮, 更像是對“敗者為寇”潑髒水。 即使排開所有考據, 這樣的狗血劇情也實在缺乏說服力。 最起碼的, 把鐵證自動上繳給對頭, 是一個有正常政治思維的人幹得出來的事情麼?更何況精明強悍殺伐決斷有如小李, 生生把他編排成了一個道學腐儒。

純粹是後世閒人以村野鄉願來揣度遙遠年代的英雄傳說, 類似於“皇上家裡可闊了, 頓頓都要吃一大碗肥肉”。 不過, 這樣類似的劇情太多, 以訛傳訛也就接受了, 真正的歷史誰又能辨別明白?

就算這個故事確實存在, 也能看出李世民確確實實夠陰險。 這個故事裡, 李世民就像你說的他可以不管, 但是他為什麼非要管?說好聽了這是為國為民, 為了皇家的臉面, 說不好聽了, 這就是李世民自己導演的一場鬧劇。 他們哥仨的矛盾他很清楚。 他為什麼要那麼做?把玉帶掛在宮門上, 他難道就不知道自己會授人以柄?建成元吉哥倆把他害了, 李淵要殺他。 你看起來我們這位明君二主唐王為了父親考慮, 自己不說實話。 實際上, 他比誰都清楚,

在自己的家裡, 李淵永遠偏袒著倆兒子建成元吉。 自己如果說了實話, 父親不可能會輕易相信, 自己的話很可能被建成元吉繼續倒打一耙。 所以乾脆沉默是金。

可能你要說, 他如果沉默真死了怎麼辦?這就是李世民的高明之處。 他知道自己死不了。 因為當時大唐朝的真正主力軍還是瓦崗寨的人馬。 而這些人恰恰都是李世民的死黨。 李淵雖然偏袒倆兒子, 但是他作為一個皇帝他很清楚自己朝庭中的狀況, 他很清楚一旦把瓦崗的人馬得罪了, 他自己的江山難保, 甚至頃刻倒塌。 所以當李淵要殺李世民的時候, 李世民什麼都不說。 因為他知道, 崗山的弟兄不可能看著他掉腦袋而不管。 所以當群臣問李世民到底怎麼回事的時候, 李世民始終閉口不談。既保全了國體又保全了自己的生命。

單田芳,聽過他評書的太多了,所謂有井水處,皆聽單田芳;對於他的作品大家也耳熟能詳,可他曾經上過大學的事情,知道的人就不多了。1953年,單田芳畢業于瀋陽第二十七中學,考進了東北工學院。入學不久患病,曾兩次住院,動過三回手術,因此耽誤了學業。後來,這個大學新生輟學下海,拜師學藝,原名單傳忠,取藝名“田芳”。

李世民始終閉口不談。既保全了國體又保全了自己的生命。

單田芳,聽過他評書的太多了,所謂有井水處,皆聽單田芳;對於他的作品大家也耳熟能詳,可他曾經上過大學的事情,知道的人就不多了。1953年,單田芳畢業于瀋陽第二十七中學,考進了東北工學院。入學不久患病,曾兩次住院,動過三回手術,因此耽誤了學業。後來,這個大學新生輟學下海,拜師學藝,原名單傳忠,取藝名“田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