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麻陽山野,那些酸酸甜甜的記憶

我的家鄉在西晃山脈的山腳下, 到縣城還有五十多公路。 童年時光是在山野裡、溪水裡渡過的。 像那時大多數同輩一樣, 小時候的生活艱苦但很快樂, 放牛時, 坡上的紅薯、花生…應有盡有, 山野裡頭到處都是野果, 一年四季裡, 最使我難忘的, 還是-茶苞!

故鄉的茶萢茶苞

成熟的茶苞白得就像是初春的雪, 美得象盛夏的蝶, 很好看, 也很好吃。

茶樹, 在我們家鄉也叫茶子樹, 茶子叫茶子, 茶油叫茶油, 正規稱呼則仍以茶貫之, 山茶科山茶屬。 油茶樹一般有三四米高, 常綠喬木.

茶苞長在山裡, 其實是一種茵類, 結在青枝綠葉的油茶樹上。 成熟的茶苞白得就像是初春的雪, 美得象盛夏的蝶, 很好看, 也得耐看。

生吃起來有股樹葉的清香, 甜甜桑桑的感覺。

兒時, 屋後的山坡上也有一大片油茶林, 一到春天, 當布穀鳥在賣弄歌喉催促大人們“播種插田”時, 便是我們小孩上山摘茶苞的時候了, 油茶樹林子裡就成了我們的天堂。

這款稚氣未脫, 吃起來肯定有點酸。

成熟的茶苞白得就像是初春的雪,

美得象盛夏的蝶, 很好看, 也得耐看。 最誘人的是它挺好吃, 雖說城裡人有錢, 有錢也買不到茶苞, 買不到山裡人那份口福……。

好東西, 都需細細嚼, 才能品出甜的感覺。

茶樹上為什麼會長茶苞, 我至今也沒有弄明白。 這玩意不是花也不結籽, 起先有點象茶籽,

慢慢地如氣球般吹漲開來, 小的如丸, 大的如桃, 形狀各異。

青春, 叛逆, 有點點二楞。

長到一定的時候, 茶苞外的青紅色表皮裂開, 翻皮, 脫落。 幾天後, 茶茶裂開, 成為蟻蟲的美餐。 翻皮的茶苞才好吃。 兒時沒有什麼零食, 茶苞是當然的佳餚。 茶苞肉質鬆散, 入口如海綿,細細嚼,才能品出甜的感覺。

喏,這就是烙皮茶萢。

茶萢是生在油茶樹新枝上,一般以樹腰上的新枝為多;茶苞就懸在樹冠上,多是樹冠的中央,也有懸在邊緣枝頭上的,茶苞蘋果大小,白色,內是空的,正底有一小孔,遠看像是一隻白的汽燈罩。

翻皮的茶苞才是上品,好吃。

和茶苞一樣長在油茶樹上的,還有一種叫茶耳的東西,我們叫它茶蔓,它的樣子長得有點像狗的耳朵。它也是油茶樹的一種變態體,長得白嫩晶亮,肉感乎乎的。

茶萢的妹妹,茶蔓。

茶樹的花期長,約有二月左右,頭一年的十月下旬開花,第二年春天結果,摘茶子又是十月。摘茶子的時候,茶樹枝上已經有了花蕾。滿山的油茶開滿了晶瑩芬香的花朵,在暖暖的陽光下,引來群群蜜蜂。兒時,我們學著蜜蜂,折來一根粗壯的蘆萁梗,抽去其芯當吸管,去嘬吸花芯裡的天然糖水,甜絲絲地好煞癮頭。

紅色的茶蔓,吃起來反而有點酸,有點徒有其表。

茶萢現在也是一道美食,曾在飯店吃過一道炒茶萢 ,有一股茶叢中特有的清香,童年記憶會打開,吃的就不單是一道菜肴,滿滿地是一種久違了味道。

童年記憶中的茶苞,你記起了嗎?

入口如海綿,細細嚼,才能品出甜的感覺。

喏,這就是烙皮茶萢。

茶萢是生在油茶樹新枝上,一般以樹腰上的新枝為多;茶苞就懸在樹冠上,多是樹冠的中央,也有懸在邊緣枝頭上的,茶苞蘋果大小,白色,內是空的,正底有一小孔,遠看像是一隻白的汽燈罩。

翻皮的茶苞才是上品,好吃。

和茶苞一樣長在油茶樹上的,還有一種叫茶耳的東西,我們叫它茶蔓,它的樣子長得有點像狗的耳朵。它也是油茶樹的一種變態體,長得白嫩晶亮,肉感乎乎的。

茶萢的妹妹,茶蔓。

茶樹的花期長,約有二月左右,頭一年的十月下旬開花,第二年春天結果,摘茶子又是十月。摘茶子的時候,茶樹枝上已經有了花蕾。滿山的油茶開滿了晶瑩芬香的花朵,在暖暖的陽光下,引來群群蜜蜂。兒時,我們學著蜜蜂,折來一根粗壯的蘆萁梗,抽去其芯當吸管,去嘬吸花芯裡的天然糖水,甜絲絲地好煞癮頭。

紅色的茶蔓,吃起來反而有點酸,有點徒有其表。

茶萢現在也是一道美食,曾在飯店吃過一道炒茶萢 ,有一股茶叢中特有的清香,童年記憶會打開,吃的就不單是一道菜肴,滿滿地是一種久違了味道。

童年記憶中的茶苞,你記起了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