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怕別人笑話不願走動,爸爸媽媽這樣做讓孩子重新走出家門

悅悅原本是一個活潑好動、乖巧可愛的女孩子。 可是7歲那年, 她跟奶奶回鄉下玩, 在摘杏兒時不小心從牆上摔下來, 導致右腿骨關節嚴重脫落。 儘管做過一次大手術, 但悅悅的腿已經不能像從前那樣靈活了, 走路也有一些跛。 從那以後, 悅悅就變得鬱鬱寡歡, 不僅不喜歡出去玩, 而且連話也不愛說了。

悅悅變成這樣, 爸爸媽媽看在眼裡, 疼在心裡。 不管悅悅做什麼, 媽媽都會在她身邊陪著她, 生怕她再出什麼意外或者遭到他人的嘲笑。 爸爸覺得媽媽這樣做屬於過度保護, 並不利於悅悅的成長, 於是就和媽媽商量能夠説明悅悅從陰影中徹底走出來的對策。

在悅悅8歲生日那天, 媽媽送給她一件很特別的禮物——一隻天生跛足的小狗。 悅悅打開箱子看見小狗的那一刻, 激動得都快哭了, 因為她特別想養一條屬於自己的小狗。 但她馬上發現了小狗的一條腿是跛的, 臉上的神色立即有喜轉悲:我連自己都照顧不好, 該怎樣照顧它呢?被放到地上的小狗一直在試圖努力地站起來, 摔倒了一次又一次, 但它始終沒有放棄。 看到這一幕的悅悅深有感觸, 這時, 媽媽走到悅悅身邊對悅悅說:“悅悅, 你看這只小狗, 跌倒了它還是會繼續站起來, 這就是生命的力量。 你知道嗎?其實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的蘋果, 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一點缺陷,

有缺陷並不要緊, 要緊的是人們接下來要怎麼選擇。 ”

聽了媽媽的話, 悅悅流下了眼淚:“我總是怕我這樣別人會笑話我, 所以我才不願意走動。 ”

“傻孩子, 你要學會不去在意別人的目光, 人生是自己的, 路也要自己去走, 走得好、走得差跟別人沒有關係。 你只要記住一點:不管你變成什麼樣子, 也不管你走得好與差, 你都是爸爸媽媽最愛的悅悅。 ”媽媽鼓勵著悅悅。

“媽媽, 我想帶著小狗去公園裡練習走路, 您陪我吧!”一年以來, 這是悅悅第一次主動提出外出, 媽媽心裡非常激動。

父母愛孩子, 不是要成為孩子時時刻刻的守護者, 而是要讓孩子充滿生命的力量, 鼓勵孩子敢於奮力向前行。 面對意外致殘的悅悅,

媽媽時刻對悅悅的守護並沒有讓悅悅從陰影中走出來, 幸好爸爸及時提醒, 告訴媽媽對悅悅的照顧要適度, 否則很難培養她的自信心和自立能力。 媽媽以一隻跛足的小狗為橋樑, 與悅悅開啟了針對缺陷孩子的親子溝通, 讓悅悅解開了心結, 學會了勇敢面對人生。

每一個身患殘疾的孩子, 情況不同, 程度也不相同, 但在心理特點上總有一點共性, 比如自尊心強、依賴心理嚴重、容易自卑等。 父母可以通過及時溝通, 幫助孩子養成穩定和健康的心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