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組合插畫《蘇羆故事》

蘇羆(1966.7-2017.11.11), 男, 漢族, 籍貫屏南壽山, 大學學歷, 1986年7月參加工作, 1993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生前系屏南縣代溪鎮黨委書記, 寧德市第四屆黨代表。 2017年11月11日下午, 在前往代溪鎮加班途中, 不幸發生車禍, 因公殉職, 年僅51周歲。

赤腳蘇羆

在山間小路上, 蘇羆背著破舊的書包, 提著一雙嶄新的解放鞋, 赤腳走路。

幼小時的貧寒家境使蘇羆比許多同齡孩子更體諒家庭的難處, 從小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優秀品德。 念初中時,出生在壽山鄉壽山村的蘇羆常常徒步數十公里到雙溪鎮的屏南二中上學。 “家裡給我買了雙嶄新的解放鞋,捨不得穿,去上學的路上我又把它脫下來, 手提著, 赤腳走路。 ”代溪鎮的幹部多次聽過蘇羆的憶苦思甜故事,接受他的節儉教育。

在鎮裡, 幹部們都在食堂吃團餐, 由於蘇羆常常加班誤了飯點, 到食堂時只有剩菜剩飯, 他叫食堂師傅熱熱也就將就一餐。

46元的襯衫、褪色的褲子, 蘇羆用克勤克儉經營著一方土地。 在就任代溪鎮長、書記的六年間, 蘇羆從並不寬裕的財政中節省出100多萬還清了鎮裡的債務。

八字遺言

在蘇羆的辦公桌上,方格稿紙上“忠誠履職 勇於擔當”成了他留下的最後八個字。

2017年11月8日,副鎮長包豔青被蘇羆叫到了辦公室。

她看到書記寫在方格子稿紙上的“忠誠履職 勇於擔當”。

“豔青,你這兩天抓緊找街上的刻字店,把這八個字刻好了,貼在大樓的大門上,讓鎮裡的幹部一上班就看到自己的責任。 ”“書記交待好這事就出差去屏南了,我第二天就把字刻好了貼在大門上, 可書記卻連一眼都沒看到。 ”包豔青哽咽道。

“忠誠履職 勇於擔當”。 這八個字不僅僅是蘇羆對鎮裡幹部的要求, 也是他一貫踐行的工作作風。 以身作則, 率先垂範, 為群眾做實事, 為幹部樹榜樣, 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引領著全體幹部認真履職, 擔當責任, 為民實事。

書記送羊

蘇羆牽著一隻羊, 正送給扶貧戶。

泮地村鄭德新一家三口,母親白內障、兒子因幼時疾病喪失勞動能力, 家庭重擔壓在了60多歲的鄭德新肩上, 生活十分艱辛。 蘇羆看到他家後山青草遍地, 適合養羊, 便親自送了5只羊供其飼養。 看到簡陋的環境, 甚至手把手教他做羊圈, “用毛竹做羊圈,毛竹底下還得留下空間,方便清理羊圈,做好羊圈衛生,

羊不會得病,就好養啦。 ”

“我去貧困戶家裡一趟, 貧困戶就成了我的親戚, 親戚有困難, 我一定會幫他。 ”這是蘇羆對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辦公室主任柳緒清說過的一句話。

脫貧,一個都不能少。 送羊、協調蓋房、辦理低保……蘇羆心裡始終牢記著鎮裡貧困戶的脫貧大事。 在代溪六年, 鎮裡幾乎所有的貧困家庭, 他都走訪過。

蘇羆賣酒

蘇羆正在跟鄉村釀酒坊主人交談。

“黛水酤鎮”是蘇羆眼中代溪的“詩和遠方”。屏南是“中國紅粬黃酒之鄉”,用代溪的優質水,釀造代溪優質的酒,再把代溪優質的酒賣出去。這就是蘇羆要建造的特色小鎮“黛水酤鎮”。

北墘紅糟製作技藝在2007年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北墘老酒更是為周邊縣(市)群眾所喜愛。2016年12月,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屏南縣人民政府主辦的屏南縣黃酒民俗文化節在北墘的成功舉辦更是給了蘇羆莫大的信心。

經營著村裡最大酒坊的吳孝彭直到蘇羆去世,才知道多次到自家酒坊走訪的那個鎮幹部原來是鎮裡的書記;54歲的吳善果對酒文化有著特殊的愛好,多年來一共收集了7000多件酒類民俗文物。在蘇羆的鼓勵指導下,在村裡租用四棟房子辦起了黃酒文化展示館。“蘇書記對展示館很關心,連挑選展櫃都幫著出謀劃策。”

黛水有情

在河暢、水清、岸綠的黛溪畔,三三兩兩的群眾正在散步。

“要做就要做最好的。”副鎮長鄭朝陽一直記得蘇羆常說的這句話。代溪鎮防洪工程,從電竿遷移到景觀壩設計、從溪邊路面鋪設到植物選擇,蘇羆把追求完美的做事風格體現在工程的方方面面。

如今,已經二期完工的防洪工程不僅保障著代溪群眾的生產生活,還靚麗成河暢、水清、岸綠的生態母親河,代溪百姓心中的詩和遠方。

黛水有幸伴忠魂!

策劃/吳道鍔 文字/吳道鍔 葉朝玉 編繪/王勝燁 陳瑞清

蘇羆正在跟鄉村釀酒坊主人交談。

“黛水酤鎮”是蘇羆眼中代溪的“詩和遠方”。屏南是“中國紅粬黃酒之鄉”,用代溪的優質水,釀造代溪優質的酒,再把代溪優質的酒賣出去。這就是蘇羆要建造的特色小鎮“黛水酤鎮”。

北墘紅糟製作技藝在2007年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北墘老酒更是為周邊縣(市)群眾所喜愛。2016年12月,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屏南縣人民政府主辦的屏南縣黃酒民俗文化節在北墘的成功舉辦更是給了蘇羆莫大的信心。

經營著村裡最大酒坊的吳孝彭直到蘇羆去世,才知道多次到自家酒坊走訪的那個鎮幹部原來是鎮裡的書記;54歲的吳善果對酒文化有著特殊的愛好,多年來一共收集了7000多件酒類民俗文物。在蘇羆的鼓勵指導下,在村裡租用四棟房子辦起了黃酒文化展示館。“蘇書記對展示館很關心,連挑選展櫃都幫著出謀劃策。”

黛水有情

在河暢、水清、岸綠的黛溪畔,三三兩兩的群眾正在散步。

“要做就要做最好的。”副鎮長鄭朝陽一直記得蘇羆常說的這句話。代溪鎮防洪工程,從電竿遷移到景觀壩設計、從溪邊路面鋪設到植物選擇,蘇羆把追求完美的做事風格體現在工程的方方面面。

如今,已經二期完工的防洪工程不僅保障著代溪群眾的生產生活,還靚麗成河暢、水清、岸綠的生態母親河,代溪百姓心中的詩和遠方。

黛水有幸伴忠魂!

策劃/吳道鍔 文字/吳道鍔 葉朝玉 編繪/王勝燁 陳瑞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