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被稱為“當代呂布”,被人嘲笑五姓家奴,燒掉少林寺後被活埋

在中國人心中, 生命固然重要, 可有很多東西遠比生命重要得多, 例如忠義和原則, 屈原寧願放棄自己的生命也要喚醒世人, 他的這種精神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 文天祥以死明志, 至死也不願接受投降, 成為了忠義的代表, 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 願意放棄生命而取義的人受人稱讚, 反之則受人唾棄, 遺臭萬年。

三國時期的呂布武力超群, 在那個尚武的年代他理應成為時代的榜樣, 可是他為了利益不斷認主, 變換立場, 於是被人嘲笑“三姓家奴”, 無獨有偶, 在千年之後, 中國又出現了這麼一個不斷變化立場的人,

他甚至比呂布還要過分, 被人嘲笑是“倒戈將軍”, “五姓家奴”。

這個人叫石友三, 他生於1891年, 他的父母都是吉林省的普通農民, 或許是從小吃了太多的苦, 石友三拼命讀書, 迫切地想要改變現狀, 十七歲時他毅然決然地去參軍, 石友三知道像他這樣的平民,

去建功立業是翻身的唯一機會, 當時石友三加入的吳佩孚帶領的清軍, 兵變之後他逃亡北京, 再度從軍, 投在馮玉祥部下。

石友三是個聰明的人, 他在軍中不僅能幹, 還很會做人, 很快就取得了馮玉祥的信任, 馮玉祥將石友三當成自己的親信, 後來提拔他為營長, 之後石友三認馮玉祥為自己的乾爹, 我想當時的石友三對馮玉祥肯定是忠心的, 因為馮玉祥讓他從一個平民成為了人上人。

馮玉祥

馮玉祥對這個乾兒子也很好, 石友三後來還成為了馮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 可是石友三的野心太大, 對權力十分渴望, 在忠誠和權勢之間, 石友三選擇了後者, 1926年, 馮玉祥赴蘇聯考察, 石友三沒有一起前往, 此時, 閻錫山看中了石友三的能力, 閻錫山給石友三很高的待遇, 石友三毅然決然地加入閻錫山的陣營。

可石友三並不是一個深謀遠慮的人, 他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 等到馮玉祥回國後, 立馬發動了北伐戰爭, 此時石友三才發現馮玉祥的強大, 他害怕自己遭到馮玉祥的報復, 在戰爭還沒爆發之前就來到了馮玉祥面前, 跪在地上大哭, 馮玉祥對此並沒有追究, 只說了一句:“過去的事, 一概不談”, 於是石友三脫離閻錫山的晉軍, 再次加入馮玉祥陣營。

然而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石友三並沒有因此改掉自己牆頭草的本性,

1929年, 馮蔣戰爭爆發, 看著馮玉祥軍隊落入下風, 石友三果斷地帶著部隊前往許昌投蔣, 帶兵駐紮山東。

同年秋, 石友三接到命令南下討伐張發奎和桂系, 可是這個任務有困難, 石友三不願意去拼命, 於是就拒絕南下, 轉而去投靠唐生智, 帶兵炮轟南京, 兵敗後逃往河南新鄉, 當唐生智被蔣打敗後, 為了躲避懲罰, 石友三又再次投靠閻錫山, 後來馮玉祥和閻錫山聯合反蔣, 張學良明確擁蔣。

石友三權衡雙方實力之後立馬率部割據河南北部地方擁護張學良, 張學良任他為國民革命軍十三路軍的總指揮, 可石友三此時的野心是奪取整個華北的政權, 所以僅僅一年不到, 石友三就投靠汪精衛, 出兵反張, 這讓張學良忍無可忍,張學良南北出兵夾擊石友三,將其打敗,但石友三成功逃跑,跑到了韓複渠的麾下。

1932年,石友三為了野心竟然跑去投靠日軍,在東北組織軍隊殘害中國同胞,不過後來他又再次叛變,終於在1940年,他被部下秘密抓捕,將他活埋在黃河岸邊,這位倒戈將軍就這麼痛苦地死去。

石友三除此之後,在1928年還曾經帶著手下,一把大火將少林寺給燒了幾天幾夜,少林寺裡的古跡被全部燒毀,很多古老的建築也被這一把火燒成灰燼。

這讓張學良忍無可忍,張學良南北出兵夾擊石友三,將其打敗,但石友三成功逃跑,跑到了韓複渠的麾下。

1932年,石友三為了野心竟然跑去投靠日軍,在東北組織軍隊殘害中國同胞,不過後來他又再次叛變,終於在1940年,他被部下秘密抓捕,將他活埋在黃河岸邊,這位倒戈將軍就這麼痛苦地死去。

石友三除此之後,在1928年還曾經帶著手下,一把大火將少林寺給燒了幾天幾夜,少林寺裡的古跡被全部燒毀,很多古老的建築也被這一把火燒成灰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