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LG手機退出中國了,但這未必是國產品牌的鍋

在長達兩年多沒有在中國市場發佈新機之後, LG近日終於以某種“近似官方”的口徑, 確認了其手機業務退出中國的消息。 據稱消息來自於一位元LG北京辦事處的代表, 內容就只有一句話“LG智慧手機業務退出中國了”。

消息來得很突然, 但並不令人意外——畢竟, 現在在LG手機的中國官網上, 掛著的還是發佈於2016年初的G5, 這種怠惰的態度已經足以說明LG手機部門當前的無所作為。 但是, 對於LG手機為何會選擇退出中國市場, 不同的人卻有不同的看法。 比如說, 一種很流行的說法就是“中國手機品牌崛起, LG無力與之競爭, 所以敗亡……”

老實說, 這樣的說法是很吸引眼球, 也很“民粹”。 但是如果仔細思考一下LG手機部門近兩年的種種作為, 再與它的競爭對手們對比一下就不難發現, 其實LG手機完全是自己把自己給“作”死了。 和國產品牌的崛起什麼的, 貌似並沒有太大關係。

LG手機, 想說愛你不容易

2015年, 在其他廠商都飽受“火龍810”困擾的時候, LG與高通聯合研發了規格降低、但發熱也大為改善的驍龍808主控, 並在自家當年旗艦G4上首發。

老實說, 筆者自己就用過LG G4, 它那驚豔的量子點螢幕、極高準確度的拍照白平衡表現至今讓我印象深刻。

但是, 某天當我將其以待機狀態放置的時候, 它突然自動黑屏, 然後就再也無法開機了……

上網一搜, 這種現象並非個例:原因出自G4的做工和散熱不佳, 導致長時間使用之後驍龍808主控脫焊或燒毀——也就是業界俗稱的“燒字形檔”。

尷尬的是, 作為本就是為了解決驍龍810過熱問題而推出的型號, 驍龍808的發熱情況已經是業界公認的優秀了——在當時來說, 除了LG, 還沒有聽說有其他廠商發現同樣的問題。 何況LG還是驍龍808的首發品牌, 本身就和高通有著更深的合作關係……

燒字形檔之後的LG V10, 永遠卡在開機畫面

更加令人尷尬的是, 不只是G4, 之後LG推出的定位更高的新旗艦V10同樣採用驍龍808主控, 同樣發生了主控燒毀/脫焊的故障——這不由得令人懷疑LG的設計水準以及其總結問題和做出改進的反應速度之慢。

在那之後, “故障”和“做工問題”, 就仿佛纏上了LG的旗艦手機們:V10的繼任者V20(並未在國內上市)原本是Android 7.0系統的首發手機。 但這款配置極高、影音硬體堪稱完美的手機, 居然在海外被連續曝出疑似閃光燈位置設計不合理, 導致攝像頭蓋板玻璃受熱爆裂的故障。

同為OLED螢幕 LG的V30嚴重色彩不均

於困境中作死,這樣還能不死?

為什麼LG的手機故障如此多發?是設計人員水準不夠還是產品經理怠忽職守?是工廠生產流程不嚴謹還是是質檢存在問題?這一答案我們現在還未可知,但是很顯然,早在2017年甚至更早的時候,LG手機在業界的就已經不那麼受待見了。

2017年,LG手機發佈了旗下G系列的最新旗艦G6,它是繼小米MIX之後,業界的第二款全面屏手機,同時也是國際品牌的第一款全面屏手機,更是如今流行的“18:9全面屏”最早的創始型號。以這樣來看,它本該有著不錯的口碑和銷量,是麼?

但是,事實上在G6發佈之後,無論是專業媒體還是消費者都是一片吐槽之聲。因為這部發佈於2017年的手機,使用的還是前代的驍龍821主控;同時,G6的“18:9全面屏”只是很普通的平面螢幕造型,既沒有窄邊框,更不是曲面屏;此外,它的相機CMOS採用的是早已過時的索尼IMX258(1300萬圖元)雙攝,在DxOMARK的評測中,其成像素質甚至不如上一代的G5……

主控和相機CMOS使用舊型號、“全面屏”設計平庸——從這兩點其實不難看出,當時的LG已經得不到來自上游供應商的優先照顧,而這正是業界直接看衰LG手機的證明。即便如此,LG也沒有停下自己作死的腳步:G6採用了非常奇葩的按照地區區分配置的做法,即韓國版本配備HiFi硬體但缺少無線充電,美國版本有無線充電但取消HiFi晶片。結果,又引來一陣口誅筆伐,最終LG不得不在幾個月之後發佈配齊全部功能的“G6 Plus”,也未能平息消費者的不滿。

就在前不久,坊間傳聞LG高管對原本準備延遲到3月發佈的新旗艦手機G7嚴重不滿,責令團隊立即停止研發工作,並“從頭開始審查新產品”。而與此同時,LG卻又發佈了數款新配色的G6手機,並透露可能給V30加上AI助手功能,小升級之後改名“V30+α”在即將到來的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展出,以“抗衡”三星的Galaxy S9家族……

事已至此,稍有常識的人都能看出,LG手機的失敗,已經不是一國一地的市場競爭格局的問題,事實上LG過去在中國市場的定價也遠沒有三星、蘋果、索尼那麼高——但是後者們現在都還活得好好的,它們的旗艦產品銷量依然不算差,而LG卻已經撐不住了。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人作死、就會死”吧!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同為OLED螢幕 LG的V30嚴重色彩不均

於困境中作死,這樣還能不死?

為什麼LG的手機故障如此多發?是設計人員水準不夠還是產品經理怠忽職守?是工廠生產流程不嚴謹還是是質檢存在問題?這一答案我們現在還未可知,但是很顯然,早在2017年甚至更早的時候,LG手機在業界的就已經不那麼受待見了。

2017年,LG手機發佈了旗下G系列的最新旗艦G6,它是繼小米MIX之後,業界的第二款全面屏手機,同時也是國際品牌的第一款全面屏手機,更是如今流行的“18:9全面屏”最早的創始型號。以這樣來看,它本該有著不錯的口碑和銷量,是麼?

但是,事實上在G6發佈之後,無論是專業媒體還是消費者都是一片吐槽之聲。因為這部發佈於2017年的手機,使用的還是前代的驍龍821主控;同時,G6的“18:9全面屏”只是很普通的平面螢幕造型,既沒有窄邊框,更不是曲面屏;此外,它的相機CMOS採用的是早已過時的索尼IMX258(1300萬圖元)雙攝,在DxOMARK的評測中,其成像素質甚至不如上一代的G5……

主控和相機CMOS使用舊型號、“全面屏”設計平庸——從這兩點其實不難看出,當時的LG已經得不到來自上游供應商的優先照顧,而這正是業界直接看衰LG手機的證明。即便如此,LG也沒有停下自己作死的腳步:G6採用了非常奇葩的按照地區區分配置的做法,即韓國版本配備HiFi硬體但缺少無線充電,美國版本有無線充電但取消HiFi晶片。結果,又引來一陣口誅筆伐,最終LG不得不在幾個月之後發佈配齊全部功能的“G6 Plus”,也未能平息消費者的不滿。

就在前不久,坊間傳聞LG高管對原本準備延遲到3月發佈的新旗艦手機G7嚴重不滿,責令團隊立即停止研發工作,並“從頭開始審查新產品”。而與此同時,LG卻又發佈了數款新配色的G6手機,並透露可能給V30加上AI助手功能,小升級之後改名“V30+α”在即將到來的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展出,以“抗衡”三星的Galaxy S9家族……

事已至此,稍有常識的人都能看出,LG手機的失敗,已經不是一國一地的市場競爭格局的問題,事實上LG過去在中國市場的定價也遠沒有三星、蘋果、索尼那麼高——但是後者們現在都還活得好好的,它們的旗艦產品銷量依然不算差,而LG卻已經撐不住了。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人作死、就會死”吧!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