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動力電池如何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跨過轉捩點

【電池中國網2月2日北京訊 曹武佳】2月2日, “2018中國新能源動力電池暨儲能產業大會”新聞發佈會在北京舉行。 會議現場, 國家工業和資訊化部賽迪研究院總工程師烏寶貴、國家“863”計畫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專案總體專家組專家肖成偉、華泰新能源研究院院長楊偉斌, 以及泰州市海陵區相關領導等就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趨勢進行展望。

圖為會議現場

有專家表示, 當前,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處於發展的關鍵轉捩點。 隨著“雙積分政策”的實施, 業界更是將2018年譽為“新能源汽車爆發元年”, 這些無疑給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產業帶來了新的機遇, 也提出了新的挑戰。

中汽協發佈的最新統計資料顯示, 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超預期完成目標, 分別為79.4萬和77.7萬輛, 同比分別增長53.8%和53.3%。 而根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研究部對外發佈的資料顯示,

2017年國內動力電池全年裝機總量約36.27GWh, 同比增長超過20%。

但在新機遇背後, 我國動力鋰電池行業也存在一些問題, 動力電池產品性能、品質和成本仍然難以滿足新能源汽車推廣普及需求, 尤其在基礎關鍵材料、系統集成技術、製造裝備和工藝等方面與國際先進水準仍有較大差距。

圖為工業和資訊化部賽迪研究院總工程師烏寶貴致辭

“為此需要業界共同努力, 全面提升動力電池產業技術創新和市場競爭力”, 烏寶貴表示, 首先要加快標準體系建設, 提升品質水準, 保證產品安全;其次要加快人才培養, 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同時發揮產業聯盟作用, 促進動力電池及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 並鼓勵國內企業與國外高水準企業的互利合作, 支持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走出去。

圖為國家“863”計畫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專案總體專家組專家肖成偉致辭

對於未來動力電池產業發展態勢, 肖成偉認為, “要實現2020年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的目標, 我個人覺得這個難度還是非常大。 但2020年實現單體能量密度300Wh/kg和系統能量密度210Wh/kg動力電池的產業化是比較容易的。 ”他同時強調, 2020年希望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達到350Wh/kg, 系統達到260Wh/kg只是一個目標, 而不是一個指標。 需要企業去努力達成, 達不成也會對技術有比較好的提升。 當然, 安全性、迴圈壽命和成本也要達到整車的要求。

圖為華泰新能源研究院院長楊偉斌致辭

楊偉斌則坦言, 新能源汽車與動力電池是魚和水的關係。 正由於近幾年動力電池性能的快速提升, 才促進了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 因此, 未來新能源汽車、儲能要和動力電池緊密聯繫, 協同發展。

面對機遇與挑戰,即將召開的“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推進大會”將給業界提供一個“論劍”的大舞臺。電池中國網瞭解到,以“把握趨勢·攜手共建”為主題的“2018中國新能源動力電池暨儲能產業大會”定於4月在江蘇泰州舉行。本屆大會由工業和資訊化部賽迪研究院與泰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

大會將就動力電池產業的技術發展路線、電池安全、產業困局等話題進行深度研討,力圖加強上游電池材料、中游電芯和電池組製造以及下游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聯動,加快企業對關鍵技術的攻關,提升我國動力電池產業的核心競爭。值得關注的是,大會組委會還將組織行業推薦、企業自薦、網路投票和專家組評審等方式,評出“2018中國十大動力電池品牌”以及“中國動力電池技術創新”兩大獎項。

此外,本次大會舉辦地江蘇泰州市海陵區是泰州市主城區,東西分別承接上海、南京兩大經濟圈,區位優勢突出,集散功能明顯。目前海陵區及泰州市新能源產業園區依託現有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鏈優勢,加快培育和發展了一批具有持續創新能力的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如春蘭新能源、智航新能源等。目前正在形成全新的動力電池產業聚集區,為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協同發展。

面對機遇與挑戰,即將召開的“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推進大會”將給業界提供一個“論劍”的大舞臺。電池中國網瞭解到,以“把握趨勢·攜手共建”為主題的“2018中國新能源動力電池暨儲能產業大會”定於4月在江蘇泰州舉行。本屆大會由工業和資訊化部賽迪研究院與泰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

大會將就動力電池產業的技術發展路線、電池安全、產業困局等話題進行深度研討,力圖加強上游電池材料、中游電芯和電池組製造以及下游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聯動,加快企業對關鍵技術的攻關,提升我國動力電池產業的核心競爭。值得關注的是,大會組委會還將組織行業推薦、企業自薦、網路投票和專家組評審等方式,評出“2018中國十大動力電池品牌”以及“中國動力電池技術創新”兩大獎項。

此外,本次大會舉辦地江蘇泰州市海陵區是泰州市主城區,東西分別承接上海、南京兩大經濟圈,區位優勢突出,集散功能明顯。目前海陵區及泰州市新能源產業園區依託現有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鏈優勢,加快培育和發展了一批具有持續創新能力的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如春蘭新能源、智航新能源等。目前正在形成全新的動力電池產業聚集區,為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