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今日立春,送你一套最美的二十四節氣動態圖,萌翻了!

今天立春了, 也意味著春天來了。 俗話說, 一年之計在於春。 那麼, 這一年如何才能更健康呢?當然是隨著時令而養生。 今日為您送出一年24節氣的動畫圖, 供您欣賞。

1

春季

立春(2月3-5日)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 象徵著春天正式開始!人們經常用這天的天氣來預期未來一年的收成。

雨水(2月18日-20日)

立春之後, 東風解凍, 雪水溶化, 降雨開始增多, 春雨綿綿。

驚蟄(3月5-7日)

立春雷初響, 萬物萌發, 蟄伏在地下冬眠的蟲類也將開始出土活動。

春分(3月20日-21日)

立春季過了一半, 白晝漸漸增長, 由於陽光直射赤道上方, 春分這天晝夜平分。

清明(4月4-6日)

春暖花開, 大地呈現氣清景明的現象, 因此以【清明】為節名。 這個時節先是白桐花開, 接著喜陰的田鼠不見了, 然後雨後的天空中可以見到彩虹。

穀雨(4月19-21日)

剛春耕完的水田秧苗正需要大量雨水灌溉滋潤, 【穀雨】也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

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 播種移苗, 垵瓜點豆的最佳時節到了。

2

夏季

立夏(5月5日-7日)

夏季開始!經過春風吹拂、雨水滋潤的植物已逐漸成長茁壯。

小滿(5月20日-22日)

這時全國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農民有了豐收的希望,所以叫小滿。

芒種(6月5-7日)

有芒作物開始成熟,稻麥此時皆已吐穗結實,長出細芒。“芒種”二字諧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種”了。是農民朋友在散播播種。

夏至(6月21日-22日)

陽光直射北回歸線,晝長夜短,也表示颱風季節即將來臨。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將近一倍。

小暑(7月6-8日)

天氣逐漸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全國大部分地區基本符合。

大暑(7月22-24日)

氣候炎熱達到最高峰!大暑前後,是一整年中最熱的時期。

3

秋季

立秋(8月7-9日)

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宋時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裡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

處暑(8月22日-24日)

處暑的“處”是指“終止”,處暑的意義是“夏天暑熱正式終止”。

白露(9月7-9日)

天氣漸漸轉涼,會在清晨時分發現地面和葉子上有很多露珠,這是因為夜晚水汽凝結在上面,故名。

秋分(9月22-24日)

日光直射點又回到赤道,形成晝夜等長。

寒露(10月8日-9日)

寒露是氣候從涼爽到寒冷的過渡。

霜降(10月23-24日)

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

4

冬季

立冬(11月7-8日)

水始冰,地始凍,雉入大水為蜃,冬季來臨。

小雪(11月22-23日)

氣溫下降,逐漸降到零度以下,但大地尚未過於寒冷,雖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

大雪(12月6-8日)

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並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冬至(12月21-23日)

蚯蚓結、麋鹿解、水泉動。在中國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

小寒(1月5-7日)

雁北向、鵲始巢、雉始雊。對於中國而言小寒標誌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大寒(1月20日-21日)

1月20日前後,是中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中的最冷時期。

聲明:圖文來源於網路,若有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

小滿(5月20日-22日)

這時全國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農民有了豐收的希望,所以叫小滿。

芒種(6月5-7日)

有芒作物開始成熟,稻麥此時皆已吐穗結實,長出細芒。“芒種”二字諧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種”了。是農民朋友在散播播種。

夏至(6月21日-22日)

陽光直射北回歸線,晝長夜短,也表示颱風季節即將來臨。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將近一倍。

小暑(7月6-8日)

天氣逐漸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全國大部分地區基本符合。

大暑(7月22-24日)

氣候炎熱達到最高峰!大暑前後,是一整年中最熱的時期。

3

秋季

立秋(8月7-9日)

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宋時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裡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

處暑(8月22日-24日)

處暑的“處”是指“終止”,處暑的意義是“夏天暑熱正式終止”。

白露(9月7-9日)

天氣漸漸轉涼,會在清晨時分發現地面和葉子上有很多露珠,這是因為夜晚水汽凝結在上面,故名。

秋分(9月22-24日)

日光直射點又回到赤道,形成晝夜等長。

寒露(10月8日-9日)

寒露是氣候從涼爽到寒冷的過渡。

霜降(10月23-24日)

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

4

冬季

立冬(11月7-8日)

水始冰,地始凍,雉入大水為蜃,冬季來臨。

小雪(11月22-23日)

氣溫下降,逐漸降到零度以下,但大地尚未過於寒冷,雖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

大雪(12月6-8日)

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並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冬至(12月21-23日)

蚯蚓結、麋鹿解、水泉動。在中國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

小寒(1月5-7日)

雁北向、鵲始巢、雉始雊。對於中國而言小寒標誌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大寒(1月20日-21日)

1月20日前後,是中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中的最冷時期。

聲明:圖文來源於網路,若有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