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沁園春·長沙賞析 給自己和孩子收藏假期學習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注釋】

沁園春:詞牌名。 相傳東漢大將軍竇憲仗勢奪走沁水公主的園林,後人寫詞詠唱其事,歌名是《沁園春》,以後依其格式填寫的詞都稱“沁園春”。

寒秋:帶陣陣寒意的深秋季節。

橘子洲:橘俗寫作“桔”。

洲:水中陸地。 橘子洲又名水陸洲,在長沙市西南的湘江中,南北長約6公里,東西寬約0.5公里,因盛產橘子而得名。

看:獨立遠眺。 詞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萬山:指群山。

層林:重重疊疊的樹林。

染:像染上紅色。

漫:滿。

碧透:碧綠透明。

百舸:許多大小船隻。

舸:船隻。

爭流:爭先疾駛。

翔:本意是盤旋飛行。 詞中指魚像鳥兒飛翔那樣遊動。

淺底:清澈見底的水下。

萬類:萬物。

霜天:秋天。

競:爭取。

悵:原意“惆悵”,這裡指由於深刻的考慮而產生的激昂慷慨的思緒。

寥廓:廣闊高遠的宇宙天空。

蒼茫:曠遠迷茫,渺無邊際。

沉浮:升沉,盛衰的轉變,發展變化。

攜來:手挽手同來。

攜:攙扶,牽帶。

百侶:許多戰友。 侶:同伴。

崢嶸:原指山勢高峻奇特,豐盛的時期。

書生:讀書人,詞裡指革命青年知識份子。

意氣:氣概

揮斥:意氣風發,豪情奔放。

方:正在。 遒:強勁有力,鬥志昂揚。

指點江山:評論國家大事。

激揚文字:發表文章揭露批判黑暗的舊社會, 宣揚革命真理。

糞土:名詞作動詞用,是意動用法,即“把……·看作糞土一樣”。

萬戶侯:統治萬戶的爵位。

侯:詞中指大軍閥、大官僚。

中流:水深流急的江心。

【寫作背景】

九二五年初,毛澤東自上海中央機關回到故鄉韶山,一面養病,一面從事農民運動工作。 八月底,他避開軍閥趙恒惕追捕,秘密到達長沙。 九月,去當時的革命策源地廣州。

在長沙逗留期間,毛澤東重游了嶽麓山,橘子洲。 他站在橘子洲頭,看岳麓諸峰,楓林紅遍,湖江碧濤,片片征帆,仰望蒼鷹盤空,俯視錦鱗游泳……,他面對這壯麗的景色,置身于充滿生機的山川,既心曠神怡,豪情滿懷,又感物起興,浮想聯翩,眼前的景物與往日的情景相疊映,近來的鬥爭與深沉的思索相交錯,不禁詩情蔚然,隨誦該篇。

【賞析】

這首詞在寫作上的特點是層次分明,情景交融, 感人至深。

上闋開頭“獨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頭”寫出了這次重遊的時間和地點。 這次毛澤東是一個人來故地重遊的,所以用“獨立”一詞。

以下幾句, 寫的就是獨立在橘子洲頭上的見。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這裡,詩人從向高處望,到向低處看,再到往上看,寫來層次明瞭清楚,把秋天色彩斑斕,生機勃勃的景色寫得逼真動人這裡運用象徵手法,借景抒情,表現了詩人對當時蓬勃發展的革命形勢的深切感受。

“悵寥廓, 問蒼茫大地,誰主浮?”面對著無邊的蒼穹,“萬類霜天競自由”,由此想到中國人民仍處在帝國主義、封建軍閥的重重壓迫之下,那誰能掌握事物的發展變化,使中國人民得到自由呢?毛澤東在1926年3月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中就明確指出:“工人無產階級是我們革命的領導力量。這裡用反問句提出這個問題,引讀者深思,更有韻味。

由今日之遊自然而然引起了詩人對往日同遊的回憶,下闋就寫昔日之遊。“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毛澤東先後在長沙生活、習、工作共達十年之久,在進行革命活動中,曾經結識了很多同志,並積極引導他們與廣大工人農民相結合。這期間國內外發生了“十月革命”、“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等大事,這裡僅以嶸歲月稠”一語來概括表達,形象而簡練。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這裡用豪邁揚、節奏鏗鏘的詞語描繪出毛澤東和他的那些同學們個個胸懷大志,奮發圖強,憂國憂民,對當時豺狼當道的黑暗社會進行了最無情、最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他們評論國事,寫出了許多激揚文字”,對當時那些禍國殃民的封建軍閥一概視為糞士,嚴厲地痛斥和鄙視他們的行為。這的“萬戶侯”是用以借指當時先後盤踞湖南的反動軍閥湯薌銘、傅良佐、張敬堯之流,也可以大而化之指代當時中國境內的一切大小封建軍閥。在當時日湖南開展的很多次反軍閥鬥爭中,毛澤東都是主要的組織者與領導者,例如1919年底毛澤東領導了有名的“驅張”運動,最終迫使張敬堯滾出湖南。

毛澤東和他的同學們敢於把這些反動的傢伙看作糞土,並與之展開鬥爭,這表現了他們對人民的敵人勇於反抗的精神,也可說早後來毛澤東所提出的“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思想在這裡得到了最早的形象的體現。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呢?從上面幾句所頌所斥的問題看來,答案自然不言而喻了。這裡使用反問句,留下空間讓讀者思考,頗有吸引力。

詞的最後:“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這裡把當年他們到激流的江心游泳所激起的水浪,將行駛如飛的船隻都阻擋住了的情景寫得有聲有色,既照應“曾遊”,使之渾然一體,也增加了生活情趣,更表現了豪情壯志。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這裡,詩人從向高處望,到向低處看,再到往上看,寫來層次明瞭清楚,把秋天色彩斑斕,生機勃勃的景色寫得逼真動人這裡運用象徵手法,借景抒情,表現了詩人對當時蓬勃發展的革命形勢的深切感受。

“悵寥廓, 問蒼茫大地,誰主浮?”面對著無邊的蒼穹,“萬類霜天競自由”,由此想到中國人民仍處在帝國主義、封建軍閥的重重壓迫之下,那誰能掌握事物的發展變化,使中國人民得到自由呢?毛澤東在1926年3月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中就明確指出:“工人無產階級是我們革命的領導力量。這裡用反問句提出這個問題,引讀者深思,更有韻味。

由今日之遊自然而然引起了詩人對往日同遊的回憶,下闋就寫昔日之遊。“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毛澤東先後在長沙生活、習、工作共達十年之久,在進行革命活動中,曾經結識了很多同志,並積極引導他們與廣大工人農民相結合。這期間國內外發生了“十月革命”、“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等大事,這裡僅以嶸歲月稠”一語來概括表達,形象而簡練。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這裡用豪邁揚、節奏鏗鏘的詞語描繪出毛澤東和他的那些同學們個個胸懷大志,奮發圖強,憂國憂民,對當時豺狼當道的黑暗社會進行了最無情、最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他們評論國事,寫出了許多激揚文字”,對當時那些禍國殃民的封建軍閥一概視為糞士,嚴厲地痛斥和鄙視他們的行為。這的“萬戶侯”是用以借指當時先後盤踞湖南的反動軍閥湯薌銘、傅良佐、張敬堯之流,也可以大而化之指代當時中國境內的一切大小封建軍閥。在當時日湖南開展的很多次反軍閥鬥爭中,毛澤東都是主要的組織者與領導者,例如1919年底毛澤東領導了有名的“驅張”運動,最終迫使張敬堯滾出湖南。

毛澤東和他的同學們敢於把這些反動的傢伙看作糞土,並與之展開鬥爭,這表現了他們對人民的敵人勇於反抗的精神,也可說早後來毛澤東所提出的“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思想在這裡得到了最早的形象的體現。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呢?從上面幾句所頌所斥的問題看來,答案自然不言而喻了。這裡使用反問句,留下空間讓讀者思考,頗有吸引力。

詞的最後:“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這裡把當年他們到激流的江心游泳所激起的水浪,將行駛如飛的船隻都阻擋住了的情景寫得有聲有色,既照應“曾遊”,使之渾然一體,也增加了生活情趣,更表現了豪情壯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