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水滸傳》中“水滸”是何意?《詩經》中一句話道出真相

導讀:《水滸傳》是中國古代四大古典名著之一, 一直以來被多次搬上螢幕, 大家肯定對裡面的108位好漢非常熟悉了, 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水滸”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西方第一個翻譯水滸傳的人是賽珍珠, 由於不懂“水滸”的真正含義, 所以就出現了尷尬, 賽珍珠翻譯為“四海這內皆兄弟:獵豹的血”, 一看這翻譯就讓人覺得不倫不類, 所以當時魯迅也站了出來對賽珍珠進行了批評。

當然了, 至今還有其他的一些翻譯, 比如說:水泊中的不法之徒、水邊, 從字面上來看也算說得過去。 但是, 類似於“一百零五個男人和三個女人在山上的故事”和“先做強盜、後做士兵”之類的譯名就難免令人啼笑皆非了。

那麼, “水滸”一詞的真正含義到底是什麼呢?

這還要從中國古代的典籍中去查找真相, “水滸”一詞第一次出現是在《詩經》之中:古公亶父, 來朝走馬, 率西水滸, 至於岐下。

亶父是中國古代周王朝的一個先祖, 想當初殷商時期, 周部落只是黃土高原西北邊陲的一個小部落, 由於受到周邊戎狄民族的侵擾而不得不選擇了遷徙, 在商朝武丁在位的時候, 周部落出現了一位傑出的領袖——古公亶父。 在亶父的率領下, 周部落歷盡艱險, 終於遷徙到了周原, 就是現在的陝西寶雞一帶。

所以說《詩經》中“古公亶父, 來朝走馬, 率西水滸, 至於岐下”這一句很明顯是為了紀念亶父為周部落遷徙所做的貢獻, 因此對於“水滸”一詞, 真正的解釋應該是“出路”或者“安身之地”。

這樣一來, 再來看《水滸傳》就講得通了, 宋江、林沖、魯智深、武松等眾好漢在正常的社會生活中無法安身立命, 他們只得上梁山, 尋找一個“出路”或是“安身之地”, 也就是“水滸”。

不曾想到的是, 雖然他們暫時有了一處“安身之地”——水泊八百里梁山, 但是那卻並不是他們的真正“出路”, 縱然可以暫時逍遙快活, 娶妻生子, 但是出於長遠考慮, 他們又不得不向現實妥協, 最終接受朝廷的“招安”。 其實, 梁山的勢力對大宋王朝根本構不成多大的威脅, 即使他們能夠沖出梁山, 建立朝廷, 也不過是再建立一個王朝統治下的不平等社會而已, 到了那時,相信這些好漢們就不會稱呼宋江一聲“哥哥”了吧?

到了那時,相信這些好漢們就不會稱呼宋江一聲“哥哥”了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