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宿遷文化產業從重要產業邁向支柱性產業

宿遷網訊 文化產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個城市的綜合發展水準。 2月2日, 記者從宿遷市委宣傳部獲悉, 2017年宿遷市文化產業增加值預計達104.9億元, 增幅達11.2%, 位居全省前列, 文化產業占GDP比重達4.03%, 文化產業正由重要產業向支柱性產業邁進。

去年, 市委宣傳部將補齊“文化產業發展總量不大”這個短板作為重點事項貫穿年度工作始終,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正蘭高度重視, 先後於2月和7月召開專題會議部署推動“補短板”工作, 並制定下發了《2017年全市文化產業工作要點》, 明確年度發展目標、工作重點,

同時, 將“短板”突破納入全市宣傳思想文化重點工作、納入市委宣傳部部機關目標考核、納入月度例會重點彙報內容, 定期開展督查, 確保工作推進有力有序。

一年來, 圍繞“短板”突破, 市委宣傳部重點在文化產業增量提質、產業集聚、融合發展等方面找對策、補措施、強落實, 全市文化產業發展成效顯著, 受到省主管部門高度肯定, 也給群眾帶來了穩穩的實惠。

“我們把壯大產業規模和提升發展品質作為核心任務, 一手抓存量優化, 一手抓增量擴張。 ”據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張淩宇介紹, 去年以來, 我市實施“文化+”行動計畫, 打造專案對接、融資擔保、人才服務、展示交易“四大服務平臺”, 同時深入實施年度“百企升級”計畫, 年內推動95個企業提檔升級,

排定“一對一”幫辦事項135件。 與此同時, 加強文化企業引導扶持, 組織申報2016、2017年度市級文化產業引導資金, 指導23個項目申報省級現代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 2個專案申報中央文產資金。 此外, 以群眾需求為導向, 我市還加大對“文化四季”“舞臺藝術精品演出季”補貼扶持, 讓一線舞臺劇碼走進宿遷, 為群眾送上高雅藝術的“文化盛宴”。

圍繞"1+3"重點產業體系, 去年, 市委宣傳部組織人員多次赴深圳、寧波等地有針對性地開展招商, 全年新增“三上”文化企業57個。

為加快產業集聚發展, 我市還修訂了《宿遷市市級文化產業園區(基地)認定管理辦法》, 並開展第二批市級文化產業園區評選申報, 中國沭陽國際圖書城獲批“省級重點文化產業園區”。

去年, 市委宣傳部積極組織沭陽縣、宿豫區申報省級文化金融合作試驗區, 並面向全國舉辦2017首屆“金鼎獎”文化創意設計大賽, 來自北京、上海、臺灣等16個省市1100餘件作品參賽, 引起廣泛關注。 同時組織相關人員參加省第四屆紫金獎文創大賽, 獲“組織促進獎”;組織7家企業參加南京文交會, 被省委宣傳部評為“最佳組織獎”, 中新社、江蘇衛視等數十家媒體對宿遷展區進行現場報導。

張淩宇表示, 2018年, 市委宣傳部將進一步創新文化產業發展思路, 實施"1234"工程, 以“強短板”為工作主線, 以壯大產業規模和提升發展品質為核心任務, 以“百企升級”計畫、產業園區打造、“三上”企業培育為主要抓手, 優化提升項目對接、融資擔保、人才服務、展示交易“四大服務平臺”,

努力推動全市文化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成為全市經濟發展新亮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