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蔣捷這首詞,把憂愁寫絕了,後人稱為“長短句之長城”

到了宋末, 江河日下的不僅是時局, 連一時蔚為壯觀的宋詞也好像走向了衰落, 為什麼說是好像呢?因為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人, 扛起了宋詞的大旗, 使其再度輝煌。 這個人就是蔣捷。

南宋亡, 南宋深懷亡國之痛, 隱居不仕, 人稱“竹山先生”、“櫻桃進士”, 其氣節為時人所重。 長於詞, 與周密、王沂孫、張炎並稱“宋末四大家”。 其詞多抒發故國之思、山河之慟 、風格多樣, 而以悲涼清俊、蕭寥疏爽為主。 尤以造語奇巧之作, 在宋季詞壇上獨標一格。 古人評論蔣捷的詞, 曾說它:“語語纖巧, 字字妍倩”(毛晉語), 又說它“洗煉縝密,

語多創獲”(劉熙載語)。

其中《梅花引》是最好的代表作:

梅花引·荊溪阻雪

宋代:蔣捷

白鷗問我泊孤舟, 是身留, 是心留?心若留時, 何事鎖眉頭?風拍小簾燈暈舞, 對閑影, 冷清清, 憶舊遊。

舊游舊遊今在否?花外樓, 柳下舟。 夢也夢也, 夢不到, 寒水空流。 漠漠黃雲, 濕透木棉裘。 都道無人愁似我, 今夜雪, 有梅花, 似我愁。

白鷗棲落水濱, 默然地望著我, 好似在問:夜泊溪畔是被風雪所阻, 不得以停泊;還是無所去處, 情願留下?如若是自願, 又為了何事眉頭緊鎖?夜風襲來, 掀起艙簾, 吹得艙內燈火閃爍。 孤處江舟, 只有身影為伴, 對著孤影, 不禁懷念起與舊友歡聚和悠遊的情景。

昔日一同悠游的舊友, 今日在哪裡?回想當時, 樓外一片盎然春色, 相攜漫步錦簇的花叢中。 湖中綠波蕩漾, 系舟在堤邊的柳樹下。 夢啊, 夢啊, 讓我在夢中重溫一下舊遊。 可是在夢中卻難尋舊遊, 只有眼前的寒水空自流。 艙外飛雪漫天, 凝望濃密的陰雲, 任憑飛雪落在身上, 浸透了棉衣。 都說沒有人的憂愁, 有我這般深沉, 今夜, 雪中的梅花,

一身素白, 憂愁似我。

南宋滅亡後, 詞人便開始了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活, 時間轉眼到了冬天, 詞人乘舟沿荊溪而行, 或者是離家外出, 或者是從外地返回家鄉, 途中為雪所阻, 泊舟荒野, 空寂無聊, 懷舊之情油然而生, 於是寫了這首詞, 描述當時的心境。


詞中以悠揚的節奏、活潑的筆調, 在冷清的畫面上, 織進了熱烈的回憶和灑脫的情趣;在淡淡的哀愁中, 展示了一個清妍瀟灑的藝術境界。 吟誦起來, 給人的感受, 如同欣賞一支優美的隨想曲, 它即興抒情, 旋律自由又富於幻想。

清代詞評家劉熙載對此詞推崇備至,

曾稱之為“長短句之長城”。 整個宋朝, 還未曾有哪一首詞得到過這麼高的評價, 或許正應了那句話“國家不幸詩家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