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春運期間別只知道坐車了,你也要知道為啥火車硬座和站票一個價

2月1日正式開啟了2018年的春運, 春節也馬上就要來臨了, 春運一開始, 想必大家應該都有因為買不到座位票只能買站票一路站回去的經歷吧。 而如果是家近的還好點, 如果在火車上面站十幾個小時, 怕是得花上幾天時間才能恢復。

​可是, 面對硬座和無座相同的票價, 讓人不禁想問, 為什麼我花一樣的錢卻獲得了差別極大的乘車體驗?為什麼無座的票價就不能降低一點呢?最近, 有網友就在網上指出了這個問題, 引起了網友討論。

​那位網友說, 從下圖的上海南到深圳的火車票價為例, 可以看到硬座, 硬臥, 軟臥, 每一個檔次價格都加價接近一倍, 可為什麼無座的票價要和有座位的一樣, 更何況有座位和沒座位的乘車體驗差距實在是太大, 因此, 無座的價格必須調低。

小編看到了以後, 去查了下資料發現, 有一些網友對於票價相同給出了下面兩個理由:

“站票與坐票一個價”體現的是機會均等的原則面對潮水般的購票者, 如果說前面的人都買坐票, 而剩下的都是站票, 那麼, 後買票的肯定是不服氣的, 所以, 先買的有位置坐, 後買的就沒位置坐。 “站票與坐票一個價”體現的還是一個公平的原則。

我們不能保證買站票的永遠站著, 買坐票的非得坐到終點, 實際上, 很多人買了站票, 卻在途中找到了座位。

​舉個例子, 從北京到天津的火車, 總運行時長也就兩個小時, 如果是硬座和站票價格不一樣的話, 肯定會有人買站票, 也就站兩個小時的時間,

這樣導致硬座車票沒有銷售完, 到最後開車的時候, 好多買了無座車票的乘坐就坐到了硬座上, 這對鐵路運營都是一個損失。

只有無座和硬座票價一樣了, 所以在花同樣錢的情況下, 票量充足時優先選擇硬座, 乘車按座位號入座也便於鐵路管理, 這樣子也不會導致資源浪費。

不知道大家懂了嗎?不懂的話歡迎留言提問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