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美國政府一個月內三次出手,華為手機進軍美國市場將更加坎坷

在一個月之前的文章(為什麼美國會阻止華為手機進入美國市場?)中, 我們提到過就在華為Mate系列手機在美國發佈的前一天, “美國第二大電信運營商AT&T突然宣佈臨時取消與華為的合作, 不在美國售賣華為智能手機”, 這使得華為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然而儘管手段如此卑劣, 我們還是低估了美國政府的下限。 就在1月30日上午, 據悉美國第一大電信運營商Verizon也宣佈放棄銷售華為Mate系列智慧手機, 原因大致相同, 也是出於美國政府的壓力。 雖然到目前為止華為的官方尚未回應, 但是據澎湃新聞的報導, 華為的一位內部人士已經證實了這一事情。

可以說, 這是新的一年裡華為在美國市場遭受的又一次打擊。

我們曾在上一篇的文章中簡單地說過美國政府阻止華為手機的原因, 一方面是出於對美國本土企業的保護, 另一方面則是擔心華為手機使用的“麒麟晶片”會危及美國的政治安全。

因此美國政府強烈阻止華為手機在美國通過運營商的途徑進行銷售, 擔心其在美國大賣。

當時評論中有很多人提問到“華為手機在美國不是還可以走電商管道進行銷售嗎?”這個問題。 其實答案當然是可以的, 但是又是十分不現實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美國和中國的電信環境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美國, 大約有90%的手機銷售都是通過電信運營商管道來實現的, 而且美國合約機的補貼比例要遠高於中國, 所以運營商管道非常重要。 對於高端機, 主流管道是運營商補貼賣鎖網機, 而不是像現在中國這樣全網通的裸機大賣。 這裡面最大的四家運營商分別為:Verizon Wireless、AT&T Wireless、Sprint Nextel、T-Mobile USA。 其中:前述Verizon公司佔據41.06%的市場份額, 擁有8500萬後付費簽約用戶, 此類用戶也最為富有;AT&T擁有7000萬用戶, 佔據33.82%的市場份額;Sprint和T-Mobile遠遠落後於前兩家, 市場份額分別為13.04%、12.08%, 其中低利潤預付費用戶占多數。 可以說, Verizon和AT&T這兩家運營商就相當於是中國的移動和聯通, 擁有著龐大的用戶管道, 而這兩家運營商宣佈放棄與華為合作,

無異於是扼住了華為的喉嚨, 堵死了華為在美國的手機銷售之路。

其實, 這已經是這一個月中美國政府對華為的第三次出手了。 第一次是在1月9日, 美國第二大電信運營商AT&T突然宣佈臨時取消與華為的合作, 據騰訊科技爆料,

其原因是由於18名美國議員向聯邦通信委員會(FCC)聯名告狀導致;第二次是在1月15日, 美國國會兩位重量級議員發起一項議案, 擬禁止政府機構採購華為、大唐以及中興的產品和服務, 稱其“與中國軍方關係密切”;第三次則是這一次的1月30日美國第一大電信運營商 Verizon 放棄銷售華為Mate 10 Pro手機。

美國政府竟然在一個月內三次阻撓中國的一家民營科技企業進軍美國市場, 說美國沒有採取貿易保護措施小編是不相信的。 唯一的解釋只能是美國內部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以及對中國高科技企業崛起的恐懼。 如果說華為手機進入美國市場真的是因為其內部晶片威脅了美國的國家安全, 那麼直接宣佈禁售華為手機就好了。 但實際上美國政府只是在運營商管道阻止了與華為手機的合作,並沒有禁止華為手機在電商管道的銷售,並且華為手機仍然可以支援這兩大運營商的網路。這麼說來原因只能是出於美國對自家的貿易保護了。

事實上自從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以來,他就提出了“美國優先”的貿易保護政策,並一直想要扭轉美國與中國之間長期貿易逆差的態勢。除此以外,特朗普政府還考慮由政府牽頭建設美國的5G網路,而華為則是未來5G標準的制定者之一,並且正致力於成為最早一批推出5G手機的廠商。所以美國政府對於華為公司的防備之心也就可想而知了。

無論未來的情況如何,華為手機入美受阻這一事件,輸的不只是華為。正如餘承東在美國CES大會所言:“這對我們來說是巨大的損失,對運營商同樣如此。但消費者的損失更大,因為消費者得不到最好的選擇。”

但實際上美國政府只是在運營商管道阻止了與華為手機的合作,並沒有禁止華為手機在電商管道的銷售,並且華為手機仍然可以支援這兩大運營商的網路。這麼說來原因只能是出於美國對自家的貿易保護了。

事實上自從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以來,他就提出了“美國優先”的貿易保護政策,並一直想要扭轉美國與中國之間長期貿易逆差的態勢。除此以外,特朗普政府還考慮由政府牽頭建設美國的5G網路,而華為則是未來5G標準的制定者之一,並且正致力於成為最早一批推出5G手機的廠商。所以美國政府對於華為公司的防備之心也就可想而知了。

無論未來的情況如何,華為手機入美受阻這一事件,輸的不只是華為。正如餘承東在美國CES大會所言:“這對我們來說是巨大的損失,對運營商同樣如此。但消費者的損失更大,因為消費者得不到最好的選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