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是漢武帝的錢袋子,最後被滅族(漢書拾遺19)

李大嘴 大嘴讀史

打仗打的是財力, 漢武帝打了44年的仗, 立下赫赫武功, 能撐下來, 沒有把國家社稷賠進去, 實在是個奇跡。 連《漢書》都說, 漢武帝做了亡秦之事, 卻避免了亡秦之禍。

這其中, 有一個人的功勞不容忽視, 這個人就是桑弘羊。

應該說, 漢武帝接手國家的時候, 經濟狀況還是很不錯的。

《史記·平准書》說, “都鄙廩庾皆滿, 而府庫餘貨財。 京師之錢累巨萬, 貫朽而不可校。 太倉之粟陳陳相因, 充溢露積於外, 至腐敗不可食。 ”穿錢的繩子都爛了, 官倉裡的糧食都變質了。

這可是從漢高祖劉邦開始的幾代皇帝節衣縮食、休養生息換來的。

但幾場大戰打下來, 倉庫就空了, 糧倉裡的老鼠都瘦了。 “賦稅既竭, 猶不足以奉戰士”。

怎麼辦?人頭稅、農業稅不能加, 即使要加, 幅度也有限, 這是直接會導致民變的稅種。

漢文帝把農業稅降到三十稅一, 還時不時免征, 現在如果一下子升到十稅一,

五稅一, 老百姓不跳起來才怪。

漢武帝為了把對外戰爭進行到底, 也是豁出去了, 先後推出用錢買爵位和用錢抵罪的政策。 布衣百姓可以花錢買到爵位, 罪犯也可以花錢贖買自己的罪過。 著名的李廣、蘇建、張騫都曾經花錢抵罪。

但即使這樣, 國家財政還是捉襟見肘。

桑弘羊的出現可以說讓漢武帝長出一口氣。

桑弘羊出身商人家庭, 有著極強的商業天賦。 當年, 年僅十三歲的桑弘羊以“精於心算”名聞洛陽, 被選入宮中陪伴還是太子的漢武帝讀書, 長時間的相處使兩人知根知底, 信任度很高。

當漢武帝遭遇財政危機的時候, 桑弘羊站了出來, 在數年中, 接二連三推出了一系列措施, 成了漢武帝的錢袋子。

為了讓錢袋子裡始終拿得出錢, 桑弘羊可以說是費盡心機。

簡單羅列一下桑弘羊的各種攬錢手段, 這些手段有的並不是桑弘羊提出的, 但他是絕大部分政策的操盤手。

——鹽鐵專賣;

漢朝初年, 山林水澤, 礦山鹽田, 關卡市場, 通通開放, 連鑄錢都交給民營經濟去幹。

現在到了收歸國有的時候。

漢武帝任命大鹽商東郭咸陽、大冶鐵商孔僅為大農丞, 專門負責鹽鐵專賣。 桑弘羊不久後加入主持工作。

這是老前輩管仲做過的事情, 雖說不是原創, 但效果是立竿見影的。 至於國家專營之後, 鹽鐵的品質下降, 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算緡、告緡

算緡簡單來說, 就是財產稅和車船稅。 具體徵收辦法是:商人的財產每二千錢繳納120錢, 稅率6%, 手工業者的財產每四千錢繳納120錢, 稅率3%。 同時, 一般私人運輸工具徵收車船稅, 普通人一部車繳納120錢, 商人繳納240錢, 五丈以上的船隻每艘也須繳納120錢。

告緡是算緡的衍生政策。 因為不少商人對算緡拒不配合, 隱瞞財產, 所以, 政府鼓勵平民互相揭發偷稅行為, 以偷漏稅款的一半作為賞賜額。

——均輸、平准

均輸、平准就是平穩物價。

簡單的說, 均輸就是國家成立國營公司, 統購統銷;平准就是根據市場情形, 設立專門的機構, 賤買貴賣, 平抑物價。

國家以行政手段強勢介入市場, 壟斷經營, “貴則賣之, 賤則買之”, 民營資本哪兒涼快就哪兒呆著去吧。

除此之外,還有幣制改革、酒類專營等等,桑弘羊幹得風生水起,國家財政狀況大為好轉,只是商人的財富大大縮水,民間的財富都轉移到國家的手中。

桑弘羊各項經濟政策的核心內容可以一言以蔽之:“國進民退”,或者確切地說“國進商退”,與此前“文景之治”藏富於民、休養生息截然相反。

畢竟社會財富就這麼多,羊毛最終還是出在羊身上,所以,桑弘羊的名聲臭了大街,以至於天降大旱,都有所謂“烹弘羊,天乃雨”的說法,這是何等的切齒仇恨啊!

桑弘羊在漢武帝心中的地位很高,是漢武帝臨終前為兒子指定的輔政大臣之一。

不過,桑弘羊並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也沒有與時俱進的眼光,和托孤重臣霍光發生了政見上的分歧。

當時,一些大臣認為,很多經濟政策可以調整一下,讓老百姓休養生息,霍光表態支持,但桑弘羊堅決不肯。

於是,中國經濟史上一場重要的會議——鹽鐵會議召開了。

在這次會議上,各路大佬、各路儒生對漢武帝時期推行的各項政策進行了全面總結和辯論,結果是取消酒類專賣和部分地區的鐵器專賣。

桑弘羊覺得自己的專業領域被侵犯,很鬱悶,跟霍光之間產生了隔閡。

繼而,桑弘羊又捲入了上官桀父子策動的政變,事發後慘遭誅殺,全族被滅。

唐代柳宗元在《招海賈文》中有這樣的文字——

“膠鬲得聖捐鹽魚,范子去相安陶朱。

呂氏行賈南面孤,弘羊心計登謀謨。”

商人介入政治,進入官場,要像膠鬲、範蠡那樣,知進退才能保長遠,不然的話,下場就和呂不韋、桑弘羊一樣。

除此之外,還有幣制改革、酒類專營等等,桑弘羊幹得風生水起,國家財政狀況大為好轉,只是商人的財富大大縮水,民間的財富都轉移到國家的手中。

桑弘羊各項經濟政策的核心內容可以一言以蔽之:“國進民退”,或者確切地說“國進商退”,與此前“文景之治”藏富於民、休養生息截然相反。

畢竟社會財富就這麼多,羊毛最終還是出在羊身上,所以,桑弘羊的名聲臭了大街,以至於天降大旱,都有所謂“烹弘羊,天乃雨”的說法,這是何等的切齒仇恨啊!

桑弘羊在漢武帝心中的地位很高,是漢武帝臨終前為兒子指定的輔政大臣之一。

不過,桑弘羊並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也沒有與時俱進的眼光,和托孤重臣霍光發生了政見上的分歧。

當時,一些大臣認為,很多經濟政策可以調整一下,讓老百姓休養生息,霍光表態支持,但桑弘羊堅決不肯。

於是,中國經濟史上一場重要的會議——鹽鐵會議召開了。

在這次會議上,各路大佬、各路儒生對漢武帝時期推行的各項政策進行了全面總結和辯論,結果是取消酒類專賣和部分地區的鐵器專賣。

桑弘羊覺得自己的專業領域被侵犯,很鬱悶,跟霍光之間產生了隔閡。

繼而,桑弘羊又捲入了上官桀父子策動的政變,事發後慘遭誅殺,全族被滅。

唐代柳宗元在《招海賈文》中有這樣的文字——

“膠鬲得聖捐鹽魚,范子去相安陶朱。

呂氏行賈南面孤,弘羊心計登謀謨。”

商人介入政治,進入官場,要像膠鬲、範蠡那樣,知進退才能保長遠,不然的話,下場就和呂不韋、桑弘羊一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