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育兒知識:寶寶餵養中最容易忽略的6大錯誤,媽媽早知道、早預防

科學餵養寶寶, 是每位寶媽每天的必修過程, 在餵養寶寶的路上, 雖然不斷學習, 但總是避免不了犯各種各樣的錯誤。 今天為大家總結寶媽們容易忽略的錯誤育兒方法, 以及造成的不良後果, 並且指導父母正確餵養寶寶。

寶寶餵養中常犯的6大錯誤

1、 讓寶寶錯過了味覺最佳發育機會

每種沒有吃過的食物, 對於寶寶來說都是新鮮的、好奇的, 他們並不會天生就有什麼成見, 不過, 通常需要媽咪適時地給予, 以此培養出良好的味覺及嗅覺感受。

寶寶的味覺、嗅覺在6個月到1歲這一階段最靈敏, 因此是添加離乳食品的最佳時機,

因為, 寶寶通過品嘗各種食物, 可促進對很多食物味覺、嗅覺及口感的形成和發育, 也是寶寶從流食——半流食——固體食物的適應過程。

在1歲左右時, 已經能夠接受多種口味及口感的食物, 因此而滿足身體生長發育的需要, 順利斷奶。 然而, 在給寶寶添加離乳食品的過程中, 如果媽咪一看到寶寶不願吃或稍有不適, 就馬上心疼地讓寶寶停下來, 不再讓吃, 這樣, 便使寶寶錯過了味覺、嗅覺及口感的最佳形成和發育機會, 不僅造成斷奶困難, 而且導致日後典型的厭食症。

2 對寶寶最初表現的“偏食”採取強制態度

寶寶在8個月時, 對於食物已經能表示出喜厭, 這就是最初的“偏食”現象。 然而, 這種偏食是很天真的, 不能同大一點的孩子的偏食相提並論。 因為寶寶在這個月齡不喜歡吃的東西, 很有可能到了下個月就又愛吃了, 這種事對於這一階段的寶寶是常有的。 而媽咪並不瞭解這一點, 生怕寶寶缺了營養, 因此, 對寶寶不吃的行為非常在意, 十分“較真”,

以致採取強硬的態度, 結果給寶寶的腦海中留下十分不良的印象, 以後很難再接受這種食物, 從而導致真正的偏食習慣。

3 、對於寶寶的營養攝取過於關注和擔心

媽咪總是按照自己對於營養知識的瞭解, 去給寶寶安排膳食, 從來不允許寶寶按照自己的欲望去喜好某種食物, 認為這樣才能保證營養的攝取。 然而, 兒科醫學專家表明, 只要寶寶的味覺、嗅覺及對食物的口感發育正常, 正常的寶寶是完全可以從愛吃的各種搭配得當的食物中, 選擇出有益健康的飲食組合。 雖然寶寶的食欲可能會經常變化, 但這是自然的, 只要不過分受到人為偏見的影響, 從長遠看他們的飲食一般是能夠達到平衡的。

因此, 媽咪應該允許寶寶按照自己的願望去喜厭某種食物,

不必大驚小怪的, 過分的關注和擔心反而會起反作用。 再者, 如果媽咪對於米飯、牛奶、肉類、蛋類、蔬菜、水果等各種食品的營養價值不太瞭解, 也不能為寶寶提供能夠滿足身體生長發育需要的均衡營養。

4、 在飲食上總是嬌縱寶寶

通常寶寶都是碰到喜歡吃的食物, 就沒完沒了地吃個不停, 而媽咪卻對此不以為然, 一味地嬌縱寶寶。 然而, 小孩子的消化器官還很嬌嫩, 如果一味地嬌縱, 就會使寶寶傷了脾胃, 結果造成傷食, 以後一碰到這種食物, 就感到十分厭惡, 從此再也不吃了, 由此導致營養攝取不均衡, 發生“營養不良”。

5、 糾正寶寶偏食、厭食習慣過於心急

當寶寶不愛吃某種東西時, 媽咪一著急, 就常常採取強迫、誘惑、收買或威脅等做法, 硬要寶寶往肚子裡吃, 結果造成不良的心理影響。 時間一長, 就會使寶寶對這種不愛吃的食物形成條件反射, 即一見到便感到噁心。 長此以往, 也會影響營養的均衡攝取。

6、 媽咪自己有不良飲食習慣

寶寶偏食、厭食,往往受媽咪的影響,如對媽咪對自己不愛吃的飯菜,懶於很好地去做,也不注重口感和色澤;常常在言語之中經常流露出對這些食物的偏見。這樣,就會使寶寶先入為主,對某些食物沒等進口就感到厭惡了。或是一種飯菜只要自己認為有營養,便讓寶寶上頓吃完下頓又吃,最終使寶寶對這種飯菜倒了胃口,以後再也不吃了。

容易引起哪些不良後果

寶寶正處於快速的生長發育時期,身體需要既充分又均衡的各種營養素,如果偏食或厭食,或媽咪飲食上營養安排得不均衡,勢必會影響某種營養的攝取,導致寶寶成為現代“營養不良兒”,從而引發以下後果:

1 、反復呼吸道感染或腹瀉

如果寶寶經常不喝牛奶,不吃肝、蛋或蔬菜,身體就會缺乏VA。目前,我國VA處於亞缺乏狀態的兒童有2000-3000萬左右,表現為寶寶經常患感冒、支氣管炎、肺炎或腹瀉,有的寶寶一年患病十幾次甚至幾十次,這是身體缺乏了VA所致,如果VA缺乏嚴重,身體的免疫力就會非常低下。

近年來國內外的許多研究都表明,VA 與呼吸道的反復感染關係密切。因為VA可以維持呼吸道、消化道上皮細胞的正常分化,一旦缺乏,就會使上皮細胞的組織結構受到損傷,因而防禦病菌的能力下降,使病菌經常趁虛而入。

除此,VA 對維持身體的正常免疫功能也是必須的,當VA 缺乏時,即使是輕度缺乏,也可使免疫球蛋白功能受損,對感染的敏感性增加,因而抗病能力下降。同時,由於細胞免疫功能的降低,而使身體攻擊病菌的能力被削弱,因而發生反復呼吸道感染或腹瀉。

2、 身高體重增長緩慢

如果寶寶經常只吃穀類食物,而不願吃肉、肝、蛋黃、魚蝦等動物性食物及豆製品等,就會導致身體缺乏微量元素,如對生長發育非常重要的鋅和鐵。目前,我國大約有60%的兒童缺鋅,40%的兒童缺鐵,而鋅和鐵對寶寶的生長發育非常重要。

寶寶的新陳代謝反應離不開鋅,因為它們需要很多酶及激素參與才能進行的。鋅不僅是100多種酶和激素的重要組成成分的重要組成物質,而且還是建造器官組織蛋白質的結構成分。所以,寶寶對鋅特別敏感,一旦缺乏,由於味覺的減退經常胃口不佳,儘管媽咪給吃了很多“開胃藥”或“助消化藥”也沒什麼效果。

表現出個子和體重比同齡的寶寶低很多,嚴重者甚至導致侏儒症,還經常容易感冒發燒;寶寶身體缺了鐵,也會使生長發育的速度減慢,而且,由於抗病力的下降,容易反復發生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病情常常表現出遷延不愈。

指導父母正確餵養寶寶

方法1: 科學合理餵養,以防養成偏食、厭食習慣

及時適時添加離乳食品,促進寶寶對多種食物的口感及味覺、嗅覺的形成和發育;正確對待寶寶最初出現的“偏食”表現,切不可態度生硬,也不可嬌縱寶寶的不良飲食習慣,如碰到愛吃的食物,就不加以節制地過食,最終導致傷食,而不喜歡吃的東西一點也不吃;

媽咪要以身作則,不要在寶寶面前表現出對食物的喜或厭,也不要對於食物妄加評論。

方法2: 飲食安排注意各種營養素的均衡

按照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膳食平衡指導,為寶寶安排飲食,即食物要多樣化,主食粗糧與細糧及副食葷與素搭配要合理;讓寶寶每天喝奶,經常吃魚、蛋、瘦肉、禽類、豆類及豆製品;多吃各種蔬菜、水果及薯類,保證膳食纖維的攝取。

方法3: 注意培養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

包括不偏食、挑食、暴食、過食,不過度吃零食。然而,這並非是件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需要媽咪每時每刻都要注意培養,也取決於媽咪對寶寶進食的態度是否重要。首先媽咪要尊重寶寶的個性,讓他覺得吃飯是自己的願望,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既要注意營養素的均衡,也要考慮到寶寶的口味,同時還要講究食物的色、香、味及食物的花樣,不可因為只講究營養而忽視寶寶對食物的感官需求。

向兒童保健專家請教糾正寶寶偏食、厭食等不良飲食習慣的方法,及時去醫院治療營養不良,避免加重寶寶由於不良飲食習慣引起的偏食、厭食。

這6個錯誤你忽略了幾點呢?

家有孩子的值得收藏。

寶寶偏食、厭食,往往受媽咪的影響,如對媽咪對自己不愛吃的飯菜,懶於很好地去做,也不注重口感和色澤;常常在言語之中經常流露出對這些食物的偏見。這樣,就會使寶寶先入為主,對某些食物沒等進口就感到厭惡了。或是一種飯菜只要自己認為有營養,便讓寶寶上頓吃完下頓又吃,最終使寶寶對這種飯菜倒了胃口,以後再也不吃了。

容易引起哪些不良後果

寶寶正處於快速的生長發育時期,身體需要既充分又均衡的各種營養素,如果偏食或厭食,或媽咪飲食上營養安排得不均衡,勢必會影響某種營養的攝取,導致寶寶成為現代“營養不良兒”,從而引發以下後果:

1 、反復呼吸道感染或腹瀉

如果寶寶經常不喝牛奶,不吃肝、蛋或蔬菜,身體就會缺乏VA。目前,我國VA處於亞缺乏狀態的兒童有2000-3000萬左右,表現為寶寶經常患感冒、支氣管炎、肺炎或腹瀉,有的寶寶一年患病十幾次甚至幾十次,這是身體缺乏了VA所致,如果VA缺乏嚴重,身體的免疫力就會非常低下。

近年來國內外的許多研究都表明,VA 與呼吸道的反復感染關係密切。因為VA可以維持呼吸道、消化道上皮細胞的正常分化,一旦缺乏,就會使上皮細胞的組織結構受到損傷,因而防禦病菌的能力下降,使病菌經常趁虛而入。

除此,VA 對維持身體的正常免疫功能也是必須的,當VA 缺乏時,即使是輕度缺乏,也可使免疫球蛋白功能受損,對感染的敏感性增加,因而抗病能力下降。同時,由於細胞免疫功能的降低,而使身體攻擊病菌的能力被削弱,因而發生反復呼吸道感染或腹瀉。

2、 身高體重增長緩慢

如果寶寶經常只吃穀類食物,而不願吃肉、肝、蛋黃、魚蝦等動物性食物及豆製品等,就會導致身體缺乏微量元素,如對生長發育非常重要的鋅和鐵。目前,我國大約有60%的兒童缺鋅,40%的兒童缺鐵,而鋅和鐵對寶寶的生長發育非常重要。

寶寶的新陳代謝反應離不開鋅,因為它們需要很多酶及激素參與才能進行的。鋅不僅是100多種酶和激素的重要組成成分的重要組成物質,而且還是建造器官組織蛋白質的結構成分。所以,寶寶對鋅特別敏感,一旦缺乏,由於味覺的減退經常胃口不佳,儘管媽咪給吃了很多“開胃藥”或“助消化藥”也沒什麼效果。

表現出個子和體重比同齡的寶寶低很多,嚴重者甚至導致侏儒症,還經常容易感冒發燒;寶寶身體缺了鐵,也會使生長發育的速度減慢,而且,由於抗病力的下降,容易反復發生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病情常常表現出遷延不愈。

指導父母正確餵養寶寶

方法1: 科學合理餵養,以防養成偏食、厭食習慣

及時適時添加離乳食品,促進寶寶對多種食物的口感及味覺、嗅覺的形成和發育;正確對待寶寶最初出現的“偏食”表現,切不可態度生硬,也不可嬌縱寶寶的不良飲食習慣,如碰到愛吃的食物,就不加以節制地過食,最終導致傷食,而不喜歡吃的東西一點也不吃;

媽咪要以身作則,不要在寶寶面前表現出對食物的喜或厭,也不要對於食物妄加評論。

方法2: 飲食安排注意各種營養素的均衡

按照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膳食平衡指導,為寶寶安排飲食,即食物要多樣化,主食粗糧與細糧及副食葷與素搭配要合理;讓寶寶每天喝奶,經常吃魚、蛋、瘦肉、禽類、豆類及豆製品;多吃各種蔬菜、水果及薯類,保證膳食纖維的攝取。

方法3: 注意培養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

包括不偏食、挑食、暴食、過食,不過度吃零食。然而,這並非是件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需要媽咪每時每刻都要注意培養,也取決於媽咪對寶寶進食的態度是否重要。首先媽咪要尊重寶寶的個性,讓他覺得吃飯是自己的願望,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既要注意營養素的均衡,也要考慮到寶寶的口味,同時還要講究食物的色、香、味及食物的花樣,不可因為只講究營養而忽視寶寶對食物的感官需求。

向兒童保健專家請教糾正寶寶偏食、厭食等不良飲食習慣的方法,及時去醫院治療營養不良,避免加重寶寶由於不良飲食習慣引起的偏食、厭食。

這6個錯誤你忽略了幾點呢?

家有孩子的值得收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