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拿到孩子成績單時,家長應該反思什麼?幫孩子提高成績可以這樣做

最近, 很多學校都準備放假了, 家長們也開始準備直面孩子的成績單了。 對很多學生來說, 期末考試是對一個學期所學知識的檢閱, 多少還是會有些緊張的情緒。 不僅是考生, 家長們也會覺得緊張。 當期末成績揭曉的時候, 又少不了“幾家歡喜幾家愁”。

當孩子的成績不太理想時, 很多家長會因此而苦惱, 怎樣做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 學會學習呢?

其實, 家長們在見到孩子成績單時應該反思, 除了尋找孩子的問題, 家長自己又應該做些什麼呢?身為家長, 又應該有哪些成長呢?

學習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今天中教君向您介紹華中師範大學兼職教授胡敏對於英語學習的看法。 胡敏說, 在他從事英語教學的三十多年裡, 無數孩子用他們的成功故事證明了:家長在孩子英語學習路上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他們是孩子英語學習的發現者、培養者、參與者, 更是激勵孩子勇敢前行的陪伴者和引導者。

各位家長, 您在陪伴孩子學習的道路上遇到過什麼困難嗎?如果有的話, 不妨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胡敏老師的建議吧。

“發現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父母要主動挖掘孩子的興趣和潛能

2013年1月, 一則標題為“熟練掌握4門外語12歲少年想環游世界”的消息在網上不脛而走。 這位少年10歲時就獲得了新概念英語大賽全國總決賽冠軍, 同時通過了PETS-4(全國英語等級考試四級)考試, 更令人稱奇的是他還熟練掌握了法語、義大利語、日語這3門外語。

楊宇燁在語言上的天賦可以歸結於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 對語言有興趣。 第二, 心中有理想。 第三, 堅持不懈地練習。

楊宇燁上幼稚園小班時,

一次和父親逛街, 第一次無意間聽到了街邊反復播放的英語。 英語碟片發出的獨特聲音, 仿佛有一種磁力, 深深地吸引了他。 細心的楊爸爸發現了兒子對英語的興趣後, 當即買下碟片, 每天堅持和孩子一起聽英語碟片。 3歲時, 楊宇燁便掌握了碟片中的所有英語。 為了保持兒子學英語的興趣, 楊爸爸又不失時機的買了更多的英語碟片。 小學低年級時, 為小宇燁買了《彩繪法語》《彩繪義大利語》《彩繪德語》《彩繪韓語》《彩繪英語》等少兒彩繪書, 著重培養他的閱讀興趣。

對於幾歲的小孩子, 他們不會像大人那樣急功近利, 學英語不是為了考高分, 評職稱, 而是源于內心最純真的、最原始的動機:對英語學習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一旦孩子對英語產生興趣, 不用父母“威逼利誘”, 就會像玩遊戲一樣沉迷其中。

每個孩子都能成為英語天才, 天才的語言潛能不是汪洋大海, 而是沙漠中的地下暗流, 父母們要做一個“發現者”, 把握正確的時機喚起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渴望, 英語學習就成功了一半。

“培養者”:科學的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至關重要!

去年在河北參加優加青少英語組織的一次家長交流會, 面對幾百名來為孩子找英語學習方法的家長, 我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要讓孩子學英語?”家長們的回答大同小異:為了提高考試成績, 為了以後出國讀書、為了讓孩子更好地瞭解世界……

我繼續追問:“你願意陪著孩子一起學英語嗎?”我發現, 很多家長的臉上露出了猶豫的表情。

一位媽媽說:“最後一次上英語課都是幾十年前的事了, 單詞早都忘光了!”另一位爸爸調侃道:“我從小學的是‘啞巴英語’, 發音不標準, 一開口就被孩子取笑。 ”更有家長乾脆表態:“工作這麼忙, 哪有時間啊!”正當大家表達著各種沒辦法陪伴孩子一起學習的理由時, 一位媽媽舉起了手:“胡老師,我願意!”

說實話,對於之前家長們的種種反應我有所預料。可是,當這位媽媽在眾目睽睽之下大聲地說出“我願意”這三個字時,我頓時對她的故事產生了好奇。

這位媽媽說,她女兒對英語的興趣始於4歲,有一天全家人一起看電視,螢幕上播放出一首英文兒歌。平時活潑好動的女兒突然安靜了,盯著螢幕一動不動。歌曲播完了,女兒還要聽,聽不到就哇哇大哭。父母沒辦法,只好用手機在網上找到這首歌,女兒就像著了魔似的,單曲迴圈了無數遍,跟著一起唱,唱著唱著就學會了……這件事之後,她開始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學英語。

這位媽媽生活在一個小縣城,那裡的英語教育培訓機構非常少,書店裡很難買到英語原版書籍,街上也很難碰到外國人,為了給孩子營造學習英語的氛圍,她先從英語動畫片和兒童節目入手,激發孩子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與大多數家長不同,她並沒有“把孩子扔給動畫片”就完事,而是跟孩子約定把英語動畫片或兒童節目作為一種獎勵,每天只能看上一集。如果孩子覺得不夠,她會將視訊轉換成音訊,讓孩子繼續聽。平時和孩子玩遊戲時也會鼓勵孩子模仿動畫片場景用英語表達。

當孩子有了一定的詞彙積累後,這位媽媽又開始讓孩子英文閱讀。她給女兒挑選的啟蒙讀物分為兩類:一類是原版繪本,另一類是分級讀物和橋樑書。繪本往往以故事為中心,圖畫精美,用詞簡單。閱讀繪本鞏固孩子閱讀英語的興趣,分級讀物和橋樑書則是循序漸進地提高閱讀難度,讓孩子獲得更多語言學習的成就感。

從興趣引入,配合科學的方法,加上不懈地堅持……在缺乏語言環境的小城市,這位媽媽為孩子營造出了一種浸泡式的英語學習氛圍。這位媽媽的故事也讓我更加堅定在青少年中推行“學以致用,高能高分”的英語教育理念。英語是一門語言,更是交流的工具,英語能力並不只是會聽、會讀、會說、會寫,它還包括綜合英語語言能力、英語思維能力、英語跨文化溝通能力,以及英語批判性思維能力,只有從英語核心素養作為突破口,孩子的英語學習才能真正回歸到語言學習的本質。

如今,這位媽媽的女兒已經上了小學三年級,英語水準遠遠超過同齡人,可以嫺熟地和外國人聊莎士比亞戲劇,讀原版英文書,寫英文詩歌。誰說英語好是大城市孩子的專利?找到科學的方法,小城市的孩子同樣可以逆襲!

“參與者”:家長適度參與,能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王國維說在《人間詞話》中提到,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英語學習想獲得成功,同樣需要經歷這三重境界。

當家長帶領著孩子一路跌跌撞撞闖入英語世界時,初識英語的新鮮、好奇很快就會被沖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重複的練習,記單詞、背語法、讀課文……枯燥的訓練可能會削減孩子對英語的興趣,對學習目標產生動搖。如何讓孩子繼續保持對英語的興趣,激發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家長的適度參與尤為重要。

2014年12月,上海市格致中學一名叫李書言的學生成功拿到了在美國有“南哈佛”之稱的埃默里大學的提前錄取通知書。從準備標準化考試到提交申請材料,她只花了短短四個月的時間便一戰告捷。李書言之所以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實現自己的留學夢想,與她出色的英語能力是分不開的。

李書言的英語功底很大程度得益于中學時期的媽媽的影響。初中時,李書言一度學習成績不太穩定,精力渙散。為此,當高中英語老師的媽媽特地將家裡辦公的地方挪到了女兒的房間,每天晚上,女兒在一張桌子前做作業,媽媽則在另一張桌子前備課。媽媽創造的學習氛圍感動了李書言,她專心投入到學習中,成績很快沖了上去。為了提高她的英語成績,李書言媽媽經常讓她複述英語故事。每聽完外國經典作品中一段精彩內容、一個故事,李書言都會自己回憶其中的精彩句子、動人細節,複述給媽媽聽。

作為一名英語老師,李書言媽媽深諳英語學習的關鍵:從大量的輸入開始,多接觸、多模仿、多練習,最終實現學習從量變到質變。在孩子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她適度參與,發現孩子的興趣,並想辦法把這種興趣轉化為學習內在驅動力,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實現了英語能力的飛躍。

“陪伴者”: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導師,要起好帶頭作用

小學四年級,拿下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小學組全國冠軍;12歲時,出版一本英文科幻小說《時空穿越者》;託福裸考108分;拍攝英語新聞紀錄片……這是14歲的上海男孩張洲晨一份漂亮的英語學習成績單。作為一名英語小達人,張洲晨的英語學習也離不開父母的一路陪伴。

張洲晨對英文閱讀的興趣源于5歲時看的電影《冰河世紀3:恐龍的黎明》。電影中危險的龐然大物——恐龍,並沒有讓小洲晨感到恐怖,反而讓他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後來他又漸漸迷戀上了BBC紀錄片《恐龍星球》,反反復複看了好幾遍原聲版電影。當電影中的臺詞能夠大段背下來之後,饒有興趣地開始創作關於恐龍的英文故事,並從此愛上了英語。

從張洲晨開始英文寫作起,他的父母都會認真保存他的每一份“作品”。父母還經常帶他去國外一些風貌獨特的地質公園遊玩,在大自然中尋找創作的靈感。旅行中,一家三口會進行“家庭寫作大賽”,寫的最長最好的“作品”作為家庭遊記的末尾壓軸文章。在父母的激勵和誘導下,每次旅行下來,張洲晨的遊記都會匯成厚厚一本書,旅遊儼然變成了“副產品”,英語水準也由此突飛猛進。當張洲晨的英語水準達到“託福裸考過關”之後,父母又開始鼓勵他做英語新聞小視頻。

寫旅行遊記、做新聞視頻……父母一些看似無心之舉,卻成為張洲晨英語學習的突破點,陪伴著他不顯山露水地完成英語學習的“闖關”、進階。真正聰明的父母,是善於放養孩子,平時“遁形”,關鍵時候給出點晴之筆的那些人,他們是孩子的第一導師。

“引導者”:做孩子成功路上的陪跑者,而不是看客

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一個智慧的家長要善於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去影響孩子,和孩子一起學習、共同成長,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引導者。

新航道有這樣一位家長,2013年她的女兒到加拿大讀8年級,後來又轉到美國讀10年級,留學3年時間這個女孩子學會了四種語言,所有的成績幾乎全都是A,到美國以後又學了西班牙語和AP美國歷史,還有AP英語文學等最具挑戰的課程。

女兒如此優秀,作為媽媽也不能落後,這位媽媽一方面抓住一切機會學英語,用英語,保持跟女兒學習和生活上的無障礙;另一方面積極參加女兒學校裡所有志願者活動,每一場都沒有落下。為了讓轉學到美國的女兒能夠繼續練習法語,她自己買了幾本幼兒少兒讀本,還有音訊資料進行學習模仿,背了幾千個法語單詞,現在她已經基本能用法文和女兒進行簡單的交流。

這麼大年紀了為什麼還要繼續學習?這位媽媽的回答十分精彩,她說:在陪伴孩子向前奔跑的過程中,我不想簡單粗暴地做一個高高在上的驅使者、鞭策者,也不想只做一個督導和喝彩的看客,我要求自己是一個陪跑者,能陪跑多久就陪跑多久,能跑多遠就跑多遠,在陪跑的過程中,我更能夠深度理解、體會孩子的苦與樂,體諒孩子的不容易,會更加珍惜她點點滴滴的進步。

多麼樸素而簡單的道理。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自己先成為那樣的人:希望孩子喜歡讀書,你先拿起書開始閱讀;希望孩子喜歡運動,你帶著他去爬山、打球,自己保持健身的習慣;希望將來孩子懂得如何愛人,家庭美滿,你先好好地關愛自己所愛的人……如果每一位父母都能永葆學習的熱情,始終在追求自己夢想的路上努力前行,他們便是孩子最崇拜和信任的榜樣。

英語學習之路漫漫,成功只屬於那些勤奮努力,用執著和堅持一次次突破自我的人。作為孩子學習之路的見證人,家長們更要扮演好發現者、培養者、參與者、陪伴者、引導者這五重角色,用愛和智慧搭建起孩子成長堅實的階梯,成為影響他們一生的重要力量!

作者簡介:

胡敏,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董事長兼CEO,華中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等多所大學兼職教授,代表作品有《最棒的方法學英語》、《家有兒女要留學》和《奮鬥成就夢想》等。

實習編輯 | 李芹

責任編輯 | 杜潤楠

一位媽媽舉起了手:“胡老師,我願意!”

說實話,對於之前家長們的種種反應我有所預料。可是,當這位媽媽在眾目睽睽之下大聲地說出“我願意”這三個字時,我頓時對她的故事產生了好奇。

這位媽媽說,她女兒對英語的興趣始於4歲,有一天全家人一起看電視,螢幕上播放出一首英文兒歌。平時活潑好動的女兒突然安靜了,盯著螢幕一動不動。歌曲播完了,女兒還要聽,聽不到就哇哇大哭。父母沒辦法,只好用手機在網上找到這首歌,女兒就像著了魔似的,單曲迴圈了無數遍,跟著一起唱,唱著唱著就學會了……這件事之後,她開始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學英語。

這位媽媽生活在一個小縣城,那裡的英語教育培訓機構非常少,書店裡很難買到英語原版書籍,街上也很難碰到外國人,為了給孩子營造學習英語的氛圍,她先從英語動畫片和兒童節目入手,激發孩子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與大多數家長不同,她並沒有“把孩子扔給動畫片”就完事,而是跟孩子約定把英語動畫片或兒童節目作為一種獎勵,每天只能看上一集。如果孩子覺得不夠,她會將視訊轉換成音訊,讓孩子繼續聽。平時和孩子玩遊戲時也會鼓勵孩子模仿動畫片場景用英語表達。

當孩子有了一定的詞彙積累後,這位媽媽又開始讓孩子英文閱讀。她給女兒挑選的啟蒙讀物分為兩類:一類是原版繪本,另一類是分級讀物和橋樑書。繪本往往以故事為中心,圖畫精美,用詞簡單。閱讀繪本鞏固孩子閱讀英語的興趣,分級讀物和橋樑書則是循序漸進地提高閱讀難度,讓孩子獲得更多語言學習的成就感。

從興趣引入,配合科學的方法,加上不懈地堅持……在缺乏語言環境的小城市,這位媽媽為孩子營造出了一種浸泡式的英語學習氛圍。這位媽媽的故事也讓我更加堅定在青少年中推行“學以致用,高能高分”的英語教育理念。英語是一門語言,更是交流的工具,英語能力並不只是會聽、會讀、會說、會寫,它還包括綜合英語語言能力、英語思維能力、英語跨文化溝通能力,以及英語批判性思維能力,只有從英語核心素養作為突破口,孩子的英語學習才能真正回歸到語言學習的本質。

如今,這位媽媽的女兒已經上了小學三年級,英語水準遠遠超過同齡人,可以嫺熟地和外國人聊莎士比亞戲劇,讀原版英文書,寫英文詩歌。誰說英語好是大城市孩子的專利?找到科學的方法,小城市的孩子同樣可以逆襲!

“參與者”:家長適度參與,能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王國維說在《人間詞話》中提到,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英語學習想獲得成功,同樣需要經歷這三重境界。

當家長帶領著孩子一路跌跌撞撞闖入英語世界時,初識英語的新鮮、好奇很快就會被沖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重複的練習,記單詞、背語法、讀課文……枯燥的訓練可能會削減孩子對英語的興趣,對學習目標產生動搖。如何讓孩子繼續保持對英語的興趣,激發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家長的適度參與尤為重要。

2014年12月,上海市格致中學一名叫李書言的學生成功拿到了在美國有“南哈佛”之稱的埃默里大學的提前錄取通知書。從準備標準化考試到提交申請材料,她只花了短短四個月的時間便一戰告捷。李書言之所以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實現自己的留學夢想,與她出色的英語能力是分不開的。

李書言的英語功底很大程度得益于中學時期的媽媽的影響。初中時,李書言一度學習成績不太穩定,精力渙散。為此,當高中英語老師的媽媽特地將家裡辦公的地方挪到了女兒的房間,每天晚上,女兒在一張桌子前做作業,媽媽則在另一張桌子前備課。媽媽創造的學習氛圍感動了李書言,她專心投入到學習中,成績很快沖了上去。為了提高她的英語成績,李書言媽媽經常讓她複述英語故事。每聽完外國經典作品中一段精彩內容、一個故事,李書言都會自己回憶其中的精彩句子、動人細節,複述給媽媽聽。

作為一名英語老師,李書言媽媽深諳英語學習的關鍵:從大量的輸入開始,多接觸、多模仿、多練習,最終實現學習從量變到質變。在孩子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她適度參與,發現孩子的興趣,並想辦法把這種興趣轉化為學習內在驅動力,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實現了英語能力的飛躍。

“陪伴者”: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導師,要起好帶頭作用

小學四年級,拿下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小學組全國冠軍;12歲時,出版一本英文科幻小說《時空穿越者》;託福裸考108分;拍攝英語新聞紀錄片……這是14歲的上海男孩張洲晨一份漂亮的英語學習成績單。作為一名英語小達人,張洲晨的英語學習也離不開父母的一路陪伴。

張洲晨對英文閱讀的興趣源于5歲時看的電影《冰河世紀3:恐龍的黎明》。電影中危險的龐然大物——恐龍,並沒有讓小洲晨感到恐怖,反而讓他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後來他又漸漸迷戀上了BBC紀錄片《恐龍星球》,反反復複看了好幾遍原聲版電影。當電影中的臺詞能夠大段背下來之後,饒有興趣地開始創作關於恐龍的英文故事,並從此愛上了英語。

從張洲晨開始英文寫作起,他的父母都會認真保存他的每一份“作品”。父母還經常帶他去國外一些風貌獨特的地質公園遊玩,在大自然中尋找創作的靈感。旅行中,一家三口會進行“家庭寫作大賽”,寫的最長最好的“作品”作為家庭遊記的末尾壓軸文章。在父母的激勵和誘導下,每次旅行下來,張洲晨的遊記都會匯成厚厚一本書,旅遊儼然變成了“副產品”,英語水準也由此突飛猛進。當張洲晨的英語水準達到“託福裸考過關”之後,父母又開始鼓勵他做英語新聞小視頻。

寫旅行遊記、做新聞視頻……父母一些看似無心之舉,卻成為張洲晨英語學習的突破點,陪伴著他不顯山露水地完成英語學習的“闖關”、進階。真正聰明的父母,是善於放養孩子,平時“遁形”,關鍵時候給出點晴之筆的那些人,他們是孩子的第一導師。

“引導者”:做孩子成功路上的陪跑者,而不是看客

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一個智慧的家長要善於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去影響孩子,和孩子一起學習、共同成長,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引導者。

新航道有這樣一位家長,2013年她的女兒到加拿大讀8年級,後來又轉到美國讀10年級,留學3年時間這個女孩子學會了四種語言,所有的成績幾乎全都是A,到美國以後又學了西班牙語和AP美國歷史,還有AP英語文學等最具挑戰的課程。

女兒如此優秀,作為媽媽也不能落後,這位媽媽一方面抓住一切機會學英語,用英語,保持跟女兒學習和生活上的無障礙;另一方面積極參加女兒學校裡所有志願者活動,每一場都沒有落下。為了讓轉學到美國的女兒能夠繼續練習法語,她自己買了幾本幼兒少兒讀本,還有音訊資料進行學習模仿,背了幾千個法語單詞,現在她已經基本能用法文和女兒進行簡單的交流。

這麼大年紀了為什麼還要繼續學習?這位媽媽的回答十分精彩,她說:在陪伴孩子向前奔跑的過程中,我不想簡單粗暴地做一個高高在上的驅使者、鞭策者,也不想只做一個督導和喝彩的看客,我要求自己是一個陪跑者,能陪跑多久就陪跑多久,能跑多遠就跑多遠,在陪跑的過程中,我更能夠深度理解、體會孩子的苦與樂,體諒孩子的不容易,會更加珍惜她點點滴滴的進步。

多麼樸素而簡單的道理。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自己先成為那樣的人:希望孩子喜歡讀書,你先拿起書開始閱讀;希望孩子喜歡運動,你帶著他去爬山、打球,自己保持健身的習慣;希望將來孩子懂得如何愛人,家庭美滿,你先好好地關愛自己所愛的人……如果每一位父母都能永葆學習的熱情,始終在追求自己夢想的路上努力前行,他們便是孩子最崇拜和信任的榜樣。

英語學習之路漫漫,成功只屬於那些勤奮努力,用執著和堅持一次次突破自我的人。作為孩子學習之路的見證人,家長們更要扮演好發現者、培養者、參與者、陪伴者、引導者這五重角色,用愛和智慧搭建起孩子成長堅實的階梯,成為影響他們一生的重要力量!

作者簡介:

胡敏,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董事長兼CEO,華中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等多所大學兼職教授,代表作品有《最棒的方法學英語》、《家有兒女要留學》和《奮鬥成就夢想》等。

實習編輯 | 李芹

責任編輯 | 杜潤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