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寵物>正文

最古老的犬科動物,古代中國人不喜歡它,歐洲人也對它下格殺令

大家應該都學過一個成語“一丘之貉”, 比喻彼此都是壞傢伙。 貉其實是一種犬科動物, 但是估計很多人不認識它, 因為它外形像狐狸又像小狗, 還有很多人把它錯認為浣熊。

貉, 又稱貉子和狸, 是犬科一非常古老的物種, 被認為是類似犬科祖先的物種, 原產東亞地區。 貉一般體長在50~70公分, 跟中等體型的狗差不多, 但腿短且身體肥胖, 應該算是整個犬科家族中行動最笨拙的成員了。 在我國有南貉、北貉之分, 也有些地方也把貉叫做“土狗”。

因為有點胖而且笨拙, 所以為了提高生存能力, 敏捷不夠技能來湊, 貉一般都會爬樹和游泳, 而已它們的胃口超好, 可以說是無所不吃了, 有時還會翻垃圾找東西吃。 貉也是犬科唯一“冬眠”的動物, 不像其他冬眠動物, 貉只是在天冷的時候睡長覺而已, 氣溫回升就出來。

貉不僅能吃, 還能生。 母貉一胎平均可以產下9只左右的幼崽, 最高紀錄甚至達到了15只, 這也是後來遭到歐洲人滅絕的原因之一。

貉雖然看起來有些萌, 但古代的中國人不喜歡貉, 連歐洲人也討厭它。 貉原是東亞特有動物, 20世紀初引入歐洲後氾濫, 但因貉自身攜帶很多病毒, 歐洲一些國家頒佈格殺令。 如芬蘭在2009~2010年就滅殺了30多萬隻貉。

由於貉的皮毛品質非常好, 跟狐皮毛一樣, 都是製作毛皮衣物的常見材料。 因又輕又軟又保暖又耐用,

遭到瘋狂偷獵, 許多貉被剝了皮拋屍荒野。 目前我國基本上已經沒有野生貉的存在了, 目前世界上貉數量最多的是日本。

貉家族裡偶爾會有白色變異的個體……網友表示:你確定你不是薩摩耶?……臣妾真的是白……貉!生存不易且珍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