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車禍、跌打損傷所致的骨折,農村隨處可見的這東西效果這麼好!

現在很多農村已經通上了自來水, 水井逐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 那些以前人們使用的水井, 由於井壁上空氣濕度大, 強光直射少, 成了各種苔蘚和蕨類植物的生長樂園。 其中就有一種蕨類植物十分顯眼, 叫做槲蕨, 不要看它的學名似乎十分高大上, 其實它還有很多別名, 譬如:崖薑、飛蛾草、岩連薑、爬岩薑等。

其實這種植物還是一個中藥, 作為中藥它有一個十分接地氣的名字, 叫做骨碎補。 相信你從它的名字中就已經知道這味藥可以用於治療骨折了吧。 準確來說, 骨碎補是槲蕨的乾燥根莖, 這味藥物味苦、性溫,

歸腎、肝經, 具有續傷止痛、補腎強骨的作用。 可用於治療腎虛腰痛、耳鳴耳聾、牙齒鬆動、跌撲閃挫、筋骨折傷等病症, 此外骨碎補外用對於斑禿、白癜風等病症也有一定的消風祛斑作用。 煎服用量一般為10-15g, 還可以用來泡酒服用, 外用適量。

骨碎補在中藥當中屬於活血化瘀藥,

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筋傷。 因為跌打損傷、骨折筋傷都會導致局部出現瘀血阻滯, 進而導致瘀血腫痛, 此時用骨碎補不論是內服, 還是外敷都有很好的效果。

《太平聖惠方》中就記載了一個骨碎補散, 對於金創外傷導致的骨折疼痛難忍, 有不錯的治療效果, 方子用到了骨碎補、自然銅、虎脛骨、敗龜各半兩, 沒藥一兩等藥物, 搗碎後做成散劑, 每次服用一錢, 合著半個胡桃仁嚼爛用溫酒調下。 對於一般的外傷, 腰背扭傷、關節酸痛等, 也可用補骨脂炒掉去毛, 直接水煎服, 也有一定效果。

在骨碎補的功效當中並沒有補腎的說法, 但是骨碎補實際上是有補腎的作用的。 清代大醫家陳士鐸在《本草新編》就指出, 骨為腎之餘, 接骨就是補腎的一種表現。 有些人認為, 腎中之水是無形的, 腎中的火也是無形的, 但是骨碎補能補充有形的骨骼牙齒, 卻不能補益五行的水火。 陳士鐸認為有形之骨骼牙齒那是無形的水火化生而來, 骨碎補補益骨骼牙齒,

對於腎是一種間接的補益。

因此, 骨碎補還可以用於腎虛腰痛、足膝痿弱、耳鳴耳聾、牙痛、久瀉等病症的治療。 《本草匯言》記載了一個治療腎虛耳鳴耳聾、齒牙鬆動、疼痛難忍的方子, 用到了骨碎補四兩, 懷熟地、山茱萸、茯苓各二兩, 牡丹皮一兩五錢, 澤瀉八錢。 將這些藥物研末後, 用煉蜜做成丸劑, 每次服用五錢, 在飯前用米湯服下, 可有不錯的效果。

最後需要提到的就是骨碎補的消風祛斑的作用, 這個作用僅限外用。 《福建中草藥》一書中記載, 用鮮槲蕨五錢、斑蝥五隻, 用燒酒三兩浸泡十二天后, 過濾出藥渣, 將藥酒塗抹患處, 一天二到三次, 可有一定療效。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獨家出品, 圖片來源於網路, 作者柳池,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